阅读新闻

集邮者都将成为“财主”(大江南收藏)

[日期:2007-08-25]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康国文 [字体: ]

    这几天接待了一位日本邮友——一位年跻八六、一生喜爱集邮的老先生。在邮友间笑逐颜开的交谈和外事顾问的惊诧怪疑中,老先生对比起梅兰芳小型张和无齿票20年前及今天在日本价位的变化,谈论起蓝军邮的神奇,慨叹着奥运会系列在日本的一版难求,评论起集邮者的快乐生活,甚至憧憬起邮票给收藏者带来的收益,在侃侃中老先生孩子般的提出了一个论断——“集邮者都是财主”。   

 

听过翻译,我不禁深有同感,并引发了深思:是啊,集邮者的确都是财主——不仅仅是在财富上,而且在收藏、收益、知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集邮者都是“财主”!   

 

集邮者首先应该是“收藏的财主”!想想吧,“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哪一位收藏者不是见物则喜,不烦其多,只嫌其少?宋代收藏家米芾见友人藏王羲之《王略帖》,竟强求赠送,不同意便以死相逼。南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南逃,宁弃细软衣被也要保全金石藏品。明初贤士杨士奇家道贫穷,却爱书成癖,为换一本《史略》,竟把家中惟一的一只母鸡卖掉。明代藏书家胡应麟,月俸全部买书,不足又以妻子发簪耳环抵充,甚至当场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换钱。清朝藏书家筠圃购书议价不成,拂衣登车怅然离去,但一夜不能寐,次日三倍购回方得心安。当代贾平凹收藏石头,外出常流连忘返于山水之间,徘徊倘徉于河溪之畔,弄回的石头堆得书架、书桌、床边、厕角到处皆是。集邮者也是如此,无须过硬的邮票知识,也不一定有很多的收藏资金,但从喜欢集邮开始,每见邮品,便心跳加快,兴奋不已,甚至茶饭不香,得之而后快。在其收藏的邮品中,有的也许并无价值,有的甚至根本就是垃圾,但仍视其如宝贝、如儿女,那种坐拥至宝的喜悦远非文字所可形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乃至汗牛充栋,车载斗量,于是就成了“收藏的财主”——至少自己如此认为。   

 

有些集邮者成了“经济收益的财主”。邮票作为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收藏品,单就审美角度而言,也许不及绘画大气,也不及玉器、瓷器等古董深沉,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同样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功能,而备受现代收藏者追崇。_一般说来,经历时间上的洗礼,随着岁月的飞逝,日集月累的使用消耗,以及市场的炒作,多数邮票都能逐渐升值。对普通收藏者(而非投机者)而言,一般都能收获高于投入的钞票(至少可邮寄保值)。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集邮界就流行“以邮养邮”的作法。后来,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储蓄性集邮投资开始盛行,人们以基数较小的投资、低度的成本,定期购买一些自己认为有前途的新发行邮品。在资金的投入量上,只需一些零花钱而不致影响家庭生活,但最终却可收到“零存整取”的效应,积累一笔可观的资金收益。那个时代,哪个人只要抱着一本米黄色的集邮册,里面横七竖八地插些邮票,脸上就完全可以洋溢起财主一般富有、圆润的表情。如果说哪位是老集邮家,马上就会有人把他与“家财万贯”联系起来,并投诸羡慕与崇拜的眼神。即使在人们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的今天,集邮也同样深受欢迎。一批集邮知识丰富、长期坚持、有一定资金、重视信息的集邮者在邮市的高峰低潮时都赚钱,这毕竟是少数,不是我们要论述的对象。只是普通集邮者,预订2006年邮票的年收益率就达到了30%,有一家集邮论坛也曾在4月份做过统计,认为邮票的收益率平均应该达到20%,这些统计数据说明集邮者的经济收益远远高出银行存款收益,也是国债、基金等投资项目无法比拟的,即使是与股票相比也同样毫不逊色。可见,从长远角度来看,邮票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于其他领域。那么,集邮者成了“经济收益的财主”也就不是空谈了。   

 

集邮者多数应该是“知识的财主”。集邮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似乎早已成为真理:邮票是“形象的百科全书”,每一枚邮票背后基本都有一个故事,让人了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民族风俗等社会科学知识或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宇航、交通运输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集邮活动是人们增长知识的过程,集邮者在收集、欣赏、鉴别邮票的过程中,培养并激发出越来越强烈的对百科知识的求知欲,从而研究各种邮资票品和邮政用品,研究与邮票有关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美学、社会等领域的知识,通过集邮促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编组邮集同样也是知识获取、巩固与提高的过程,编组邮集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需要了解每一枚邮票上文化信息,在享受集邮乐趣同时增长知识,甚至可以成为某一专题领域的研究家、科学家,成为“知识的财主”。笔者先后接受过林业专业和中文专业的教育,但在专题集邮中却喜欢上了“鸟类”和“图书馆”,经过十数年的收集,拥有了世界各国数以千计的“鸟类”和“图书馆”邮票邮品,分别编组邮集均获得过自治区集邮展览“银奖”。虽然不敢大言“熟知”,但识别一下鸟类说一说某一鸟种的基本特征,谈一谈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现状与趋势,还是自认不会“掉链子”的。现在,每一位家长都愿意给孩子买一本集邮册,希望自己的孩子爱好集邮开阔视野增智广见,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真正的集邮者都是“精神的财主”。邮票从诞生、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200年的历程。当其成为人类思想结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精神的和物质的、理智的和情感的特征,并形成“文化”的时候,就已然成为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于是人们用“集邮文化”来定义这种社会现象,用“人们在收集、鉴赏、研究邮票邮品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来诠释“集邮文化”的内涵。作为一种文化,集邮者收藏的是珍贵的历史文明和民族精粹,传承的是人类社会人文的和物质的结晶。那些带颜色的小纸片,可以让集邮者飞向世界,飞出地球,遨游宇宙;可以寻找人类的足迹,可以探究生物的神奇,可以在山巅与谷底探奇,可以在历史与未来穿梭,并可以收获一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惬意和快乐!因为集邮,人格养成、公德培养、审美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都成了潜移默化的进步;因为集邮,人生也变得厚重、充实、快乐、更有意义。这时你才知道:集邮的确可以带来经济收益,但集邮的真正价值却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是一种特殊的财富——精神财富。于是,你终于理解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妇女为什么刊登广告求购邮票装饰房间,理解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什么每晚临睡前总要抽出半个小时欣赏邮票,理解了马克思流亡英法为什么总要通过女儿给自己提供的邮票进行休息和享受生活。于是你才恍然大悟,现今世界各国数以千万计的人们选择收藏、欣赏邮票这一品位高雅的社会活动,绝大多数不拘泥于参展,认为“经历是财富”、“过程最重要”……甚至有的“自己难为自己”专门收集珍罕品、信销票、趣味戳……原来都是想做一做“精神的财主”!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尊重艺术价值坚持逢低吸纳(大江南收藏)
下一篇:买得进来卖不出去——谨慎对待2003小版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