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奥运纪念钞在短期内大幅增值是惯例所致,但奥运会过后,是否仍能受到人们关注就将成为疑问。事实上,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钱币市场远未成为现代人的主流投资渠道。因此现在是“万事沾奥运必火”,但热情过后余温能持续多久就不好说了。
目前收藏界人士普遍认为,从收藏的角度看,600万张的绝对数字并不小,且钞票并不容易损耗,价值还需要再认识,至于价格,不妨等到奥运会之后再看。
谁才是最大黄牛?
“不过现在价格高也可能因为真正流通出来的太少。”一位藏家告诉记者。而根据记者从上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处得到的消息:真正流入银行系统的只有30万张。但央行先前宣布的发行数量是600万张,那么大头哪儿去了呢?
以前也有媒体曾给此次纪念钞发行算了一笔账:以江苏省为例,南京上柜兑换数量不超过4000张,全省13个市总数不过5万多张。而全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按此推算,上柜总量大约100万张,这与官方数字600万张相去甚远。
一时间,奥运纪念钞被“内部人”利益寻租的说法在坊间迅速流传。“因为就目前情况看,此次奥运纪念币的发行被‘内部人控制’的属性分外明显:公众既不知道何时开始兑换,也不知道到底哪些银行网点可以兑换,兑换数量又是多少。”一些藏家自己私下分析,公众与银行之间存在的明显信息不对称,客观上给了银行内部的投机分子可乘之机。
不过银行方面对奥运纪念钞的紧缺也很委屈,毕竟他们不是唯一拦截纪念钞的机构。“大头在人民银行和奥组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两个机构留下来的纪念钞数量甚至大大超过整个银行系统的流量。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解释说,按照以往发行惯例,人民银行会通过装帧公司来发行部分纪念钞,也就是包装成礼品装出售,价格当然也要比单张纪念钞翻上好几倍。
更有意思的是,卢湾邮币卡市场的一位钱币经营老板告诉记者,7月8日就有60多个电话问奥运纪念钞的,而这两天来问的更多的是银行的人。“‘冤大头’多是银行的人,因为许多银行的客户都以为银行肯定像以往一样有办法弄到,都找他们要,银行的人没办法只能转到二级市场买高价货送人。”该老板说的时候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