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一个笑话:甲和乙在路上走,看到路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你把这堆狗屎吃了,我就给你10万美元。”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乙终于忍住恶心吃下了这堆狗屎。但是,两人的心里都不舒服,乙认为自己的尊严受损,而甲则认为这么容易就让乙挣去了10万美元,太不甘心。于是,当看到前进的路上又有一堆狗屎时,乙就对甲说:“你把这堆狗屎吃了,我就把10万美元还给你。”甲毫不犹豫地吞下了这堆狗屎,拿回了10万美元,双方的心理都得到了平衡。这时,突然从路旁跳出了一位经济学家,大声说道:“恭喜二位,刚才你们创造了20万美元的GDP。”这确实是个听着有点恶心的笑话,不过在笑过和恶心过之余,仔细想想,笑话中所影射的内容确实还是有些道理的。就目前的邮市而言,我们难道敢说就绝对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吗?
许多人都说炒作区是邮市一道令人激动的“风景线”,二三百人聚集在此,整天围绕着一两个热点品种买进卖出,好不热闹。可是只要你连着观察几天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人也就是揣着几千块钱,手里拿着一二十版(套)邮品,在成本之上加两三块钱就卖,等价格回落之后再买进,如此周而复始,虽然看准时机、决策果断的话,每天多少有所斩获,但如果要将其统计入某些邮评所说的“全天成交数千版”则显然有些牵强:其一,炒作区是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每天的炒家几乎罕有变化,换言之,所谓的成交量也就是在这个圈子里打转,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真正流入集藏和投资群体手中的为数极少;其二,正是由于炒作区的这种封闭性特点,所以部分炒家所赚取的也无非是圈子中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把价格越炒越高,而最后接盘的炒家最终所亏的无非就是前者所赚的,可以说这也是邮市所创造的GDP,但这种GDP与笑话中所说的几乎没有区别,对邮市本身并没有特别积极的现实推动作用,即使邮品价格直线上升,事实上也很难说这就是其真实的价格水平,对市场的真实指导意义并不强;其三,炒作品种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货源的高度集中,因此,炒作区参与者的炒作行为大多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热点邮品的走势和最终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持有大量货源的炒家手里,参与者只有抓住机会“喝点汤”的份,小炒小闹并不影响主力对热点品种的运作,又能为顺利达到目的营造相对较为热闹的气氛,对主力而言正是偷着乐的事情。而炒作的结果是什么,这么多年大家当然看在眼里,十炒九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赢得最多的是主力,输得最惨的也多是主力。而对于打打“擦边球”的小资金炒作群体和广大散户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妙作实际上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实惠,相反倒是市场在这样的巨幅震荡中逐渐低落了下来,大家对市场炒作的恐慌甚至于推及到了邮市投资本身,这种GDP的“神话”无疑成为邮市的梦魔。
至于这些年来市场所表现出的类似无效GDP的情况,仔细想想,确实不胜枚举,比如新邮的发行量尽管一降再降,但新邮的表现却未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根源何在?消耗不畅是也,一方面在做着减量的好事,另一方面却在将减量的积极效果削弱至最低点,虽然这种现象本身可能与GDP无关,但其实其所蕴涵的讽刺意义却与笑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所以说,类似笑话中这样的无效GDP的情况在邮市中并非不存在,许多时候表面上的风光往往会对投资者有误导的作用,让人想当然地以为市场的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从而造成投资决策上的失误,这种无效GDp越多,投资决策的失误越多,对邮市健康运行与发展的威胁就越大,同时也容易造成自我膨胀的意识,削弱大家对邮市客观现状的准确评价,可以说,对市场是弊大于利的。对广大投资者来说,研究邮市的一项“必修功课”恐怕就是对这种无效GDP现象要有所甄别,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落入“无效劳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