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榆林日报 一。尘作者:张小华一。尘 时间:2008-6-24 6:16:50 一。尘
我从小就喜欢小打小闹搞写作,一。尘直到今天我仍珍藏着一封30年前的退信。一。尘那时,刚上小学的我突发奇想,希望搞清楚一道课外算术题,于是按照课本扉页上的地址写了封信。一。尘大约三周后,这封信由于“地址不详”被退了回来。牛皮纸糊成的信封上,尽管字迹有点褪色,还能看出落款处“人民公社”的字样。一。尘当年稚嫩的笔迹,开启了我写作、投稿的大门。http://xx007.com一.尘/ 最初投稿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信封好,端端正正地贴上邮票,一。尘再三核对地址之后才塞进邮筒。一。尘之后三天五天、一周两周地计算时间,期待回音。一。尘那时候总是跑邮局和收发室,一。尘甚至一见到邮局、邮车、邮递员就感到莫名的兴奋!到了寒暑假,由于较长时间不能收信,我总感到焦躁不安,一。尘仿佛得了病似的。初中到大学的10年间,平信、挂号信、特快专递等邮局的各项业务我都逐渐熟悉起来,一。尘同时摸索出了一些投寄的诀窍,确实也有不少的收获。各种获奖的荣誉证书、从几元到千余元的稿费单不断从邮局寄来。http://xx007.com一.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尘当各种媒体大谈PC、E-mail的时候,我仍与电脑、网络无缘。1996年,单位的办公室配置了台式电脑,后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开通了因特网。一。尘申请了电子邮箱后,我的通讯录上添加了很多带“@”的新地址。其中既有报刊杂志的投稿邮箱,也有许多同学、朋友的私人邮箱。一。尘此后,去邮局发信的次数明显减少,我更多地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一。尘到2003年,我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上网也不再有限制时间。http://xx007.com一.尘/ 如今,一。尘不管文字还是图片,不分本埠外埠甚至不管国内国外,一。尘只要鼠标一点E-mail地址,邮件迅即到达指定地点。过去经常说写作人是“爬格子”,一。尘现在是敲键盘了;过去盼望着绿色邮政,现在只需随时随地打开翻看电子邮箱。如今,很难想像当年普通信件三四天甚至十几天的邮局投递周期!http://xx007.com一.尘/ 网络e时代,当一张张稿费汇款单接踵而来时,一。尘我的脑海变幻着一张张幻灯片:从笔墨稿纸到电脑键盘,从邮票信封到E-mail……30年来,一。尘“邮递的革命”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http://xx007.com一.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