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纪特邮票的处境颇为尴尬:有些刚面世就打折,沦为“乞丐”,有些一发行价格则高高在上,尊为“贵族”,天经地仪的正业不能做,却担起了收藏和炒作的重任,落下个“集邮邮票”的“雅号”。用来邮寄信件和包裹总遭到种种限制和刁难,特快专递干脆不让用,让纪特邮票无所适从,迷失了真面目。针对这种情况,有集邮者呼吁应该停止发行《中国鸟》、《保护环境》等普通邮票,让纪特邮票取代普票完全进入通信领域以物尽其用,同时也解决了集邮者买不到纪特邮票而这些邮票又被白白销毁的两难问题。但是真能如此吗?笔者认为结果未必能行。
普通邮票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其优势,那就是相比纪特邮票的设计、印刷、用料、运输等成本都比较低,从而节约了资源,加快了效率。更重要的是纪特邮票有印量限制,设计、印刷周期也比较长。让纪特邮票取代普票,问题是纪特邮票能否及时满足邮政通信需要,要是出现断档可能会引发邮政业务的停滞和混乱,阻碍邮政事业的发展,而纪特邮票恰恰在印量和印刷上存在瓶颈。因此用停发普票的方法解决纪特邮票发行使用问题不是釜底抽薪,而是因噎废食。
其实纪特邮票又是打折又是销毁,不能物尽其用的症结在于邮票发行流通不畅,邮政部门的政策有待调整。首先,要让纪特邮票回归邮资凭证功能,无条件地允许尤其要鼓励大众在通信、邮寄包裹、发特快专递时使用纪特邮票。各邮局要设专门拒台进行宣传,告诉人们通信除了贴用普票,还有纪特邮票可以选择。纪特邮票不但好用,而且具有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第二,邮政报刊的舆论导向需注意,切不可把纪特邮票宣传成只供收藏和炒作的“花纸头”,更不要把邮票股票化,无形中损害了中国邮政的声誉。第三,要合理配置普票、纪特邮票下发到邮局的结算成本,让纪特邮票和普票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才会有竞争优势,邮局才会乐于销售纪特邮票。要是纪特邮票因印刷等原因导致结算成本高于普票,邮政部门应该想办法补贴邮局,这总比纪特邮票销售不出去又销毁,造成资源浪费要好多了吧。如果苛求邮局职工仅凭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自觉向顾客销售结算成本高于普票的纪特邮票,那是不现实的,也是幼稚可笑的。因为问题出在邮政部门政策上,不能怪邮局职工逐利。最后,再不要以假冒伪劣泛滥,难以鉴别为借口拒绝顾客使用纪特邮票了。人民币有假币,银行不可能限制大众使用人民币,改用黄金支付或者干脆以物易物,岂不笑掉大牙!邮票有假在所难免,关键是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除了提高用邮者的识假水平,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多种方法提高邮票的防伪能力,让制假者无机可乘。维护中国邮政的声誉,需要邮政部门和集邮者共同努力,任何一方推诿责任都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