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时的我国老纪、特邮票,在去年不断振荡的邮市行情中,静悄悄地升值,给不少收藏者送来了一份意外惊喜。纪、特邮票没有像新发行的大小版票和奥运题材邮品那样,锋芒毕露,被炒得轰轰烈烈、大起大落,但却以稳健步伐不断向前,展现其蕴含的内在持久升值潜能,给集邮者以丰厚的回报。为了用事实说话,笔者将2008年2月与2007年2月邮市上纪特邮票价格升、降情况作了对比,现并列于后供邮友参考:
(1)纪念邮票:共发行159套(枚),包括小型张6枚,原版、再版、东北贴等多个品种。
2008年比2007年价格下跌 |
19套(枚、下同) |
占11.9% |
2008年比2007年价格持平 |
49 |
30.8% |
2008年比2007年升1%-25% |
33 |
20.8% |
上升26%-50% |
36 |
22.7% |
上升51%-75% |
15 |
9.4% |
上升76%-100% |
6 |
3.8% |
上升100%以上 |
1 |
0.6% |
(2)特种邮票:共发行80枚(套),其中已包含小型张1枚,原版、再版各3枚。一年来价格变动如下:
2008年比2007年下跌 |
1套(枚、下同) |
占1.2% |
价格持平 |
23 |
28.7% |
2008年比2007年价升1%-25% |
19 |
23.8% |
升26%-50% |
26 |
32.6% |
升51%-75% |
10 |
12.5% |
升76%-100% |
0 |
|
升101%以上 |
1 |
1.2% |
上列两组数据中,价格下跌的邮票虽然有20套,但其跌幅都不超过5%,所以没有细列。而升幅中虽然超过76%的仅8套。大多数升幅在50%这一档,如果从绝对值来看,所升价格是相当可观的。比如:1962年8月8日发行的纪94“梅兰芳”有齿邮票,去年初价4500元,今年初是7000元,升2500元。其无齿票则从16500元升至今年25000元,升8500元。至于“梅兰芳”小型张,更从38000元升至48000元,净升10000元。再如1949年11月16日发行纪3“世界工联”1套3枚,东北贴原版邮票,去年初价6500元,今年初价10500元,升4000元。特57“黄山”邮票从3500元升至4500元,升1000元。
纪、特邮票之所以能不断攀升,除了其设计独特、印刷精美之外,最主要是其发行量小。像“梅兰芳”小型张发行量仅两万枚,这对于拥有集邮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来说,要其不升值,难矣!其次是存世量少,“文革”期间大批邮票被销毁,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老纪、特邮票存世量少而身价日益凸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