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2008北京奥运②”4款1盎司银质纪念币,最深的感受,就是币面传递出的强烈的“祥和”色彩。《说文》解释,“样,福也。”《尔雅》载,“祥,善也。”有“福”有“善”,“祥和”就有了“同一个世界”的和谐安宁,“同一个梦想”的吉祥安乐。“2008北京奥运②”1盎司银币的设计者,巧妙运用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4种传统建筑,构建了一个也在情理之中也在想像之外的“祥和”平台,完美体现了2008北京奥运的地域特征,鲜明突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
如果从关联性考虑,银币上的长城、颐和园、北海公园和北京民居,与2008北京奥运没有太多的联系。我们可以说长城雄关漫道,气势雄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可以说颐和园布局巧妙,景色秀美,是传统园林文化的结晶;我们可以说北海公园豪华尊贵,霸气十足,是精致而独特的皇家园林;我们可以说北京民居四合而住,相触相济,是最具中国北方特色的建筑。可是“2008北京奥运②”金银币的主题,必定是“2008北京奥运”,如果与主题游离太远,即便设计再有新意,再有特色,也会有“放野马”或“跑题”之嫌。但深层次分析,“人文奥运”的实质在哪里,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于代表中华文化的民族建筑载体。从这个角度,银币设计者绝对是独出心裁的行家,奇思妙想的里手,“2008北京奥运②”1盎司银币在提炼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完全中国风格的奥林匹克。而与“2008北京奥运(1)”1盎司银币相比,它在“儿童体育游戏”的题材上,设计思路有所延续,创作风格有所延续,表现形式有所延续,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拓展了2008北京奥运的主题,从而组合成为一个完美的1盎司银币系列。
设计者的另一个独到之处,就是背面主图上传统“如意”的妙用。如意之名,取“如意”之音,或骨或玉或竹或木,或水晶或珊瑚或翡翠,是寓意“吉祥”的传统器物。旧时高者帝王、豪族,低者文士、僧人,都有执握如意之好。“2008北京奥运②”4款银币以如意布局,将整个画面在1/3处隔断,分左右两个图区,这种做法,既大胆,又新颖,是点睛妙笔。币面上的如意,头如叶,柄略曲,尾端长穗迎风,整个画面因而有了万事如意、万心如意的平安与祥和。如意之左,4款1盎司银币对应各自的主图,分别为中国传统彩陶纹饰(长城)、中国传统琉璃纹饰(颐和园)、中国传统漆艺纹饰(北海公园)和中国传统青花瓷纹饰(传统民居)的民俗装饰局部彩图。
设计者这种独到的“祥和”理念,还表现在4款“2008北京奥运②”1盎司银币的正面图案上。画面正中,是本色2008北京奥运会徽,四周环绕的是两条相互盘绕且有意识无意识构成传统纹饰的浮雕对龙。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图腾形象,但在设计者的手中,又异化为相互飘动的祥云。在古代,祥云多象征祥瑞的云气。民间传说中,天上神仙下凡,总是身驾祥云而来。如果从这一视角,祥云前后簇拥的,是2008北京奥运盛会这一主体。“新北京、新奥运”这一主题,在这之中,得到最大的升华。在银币制作中,底面采用光滑镜面,外环及图案,喷砂制作,上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和下端“2008”年号,又采用反喷砂手法,这种强对比效果,更达到了设计想要表达的“祥和”意图。
4款“2008北京奥运②”1盎司银币的设计,体现了民族精神风貌,表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从情,从形,从神角度,做到了民族性、现代性和原创性的给合。不可否认,这是中国现代金银币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