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张希黄制竹留青“野渡横舟”臂搁以165万元的高价成交。
臂搁,曾经是古代文房中一件极具欣赏价值的文案用具,可如今很多人却不知道它为何物,有什么用途。随着近年来拍卖市场的持续升温,臂搁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拍场上你追我逐的对象。
其实,臂搁只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文人书房里的玩意儿很多,如水呈、镇纸、笔架、墨床、砚滴、印盒、印章、香炉、笔筒等都属于案头文房用品。臂搁不是文房中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不一定每位文人都备有臂搁,笔墨纸砚是书房必备用具,而臂搁可有可无,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说臂搁是书房里的奢侈品。
随着收藏品市场的逐年升温,近年来文房用品也开始大受收藏者的青睐,臂搁的行情也是稳中有升。2002年,北京翰海拍卖了一件清代象牙“竹林七贤”臂搁,成交价19万元;2004年,一件清雍正仿哥窑釉臂搁以40.7万元成交;2005年,一件清浅刻竹纹臂搁以40.7万元成交,而今年,张希黄的竹臂搁拍出了165万元的高价。
张希黄,明代著名竹雕大师,首创了“留青”雕刻技法,工艺绝伦。据了解,他的传世真迹作品不会超过二十件,上海博物馆收藏最丰,共有六件,北京首都博物馆一件,余者流散在海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目前已知的留青臂搁仅三件,一件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山窗竹影”竹臂搁,另一件是藏于台北鸿禧博物馆的“黄鹤书屋”竹臂搁,还有就是嘉德这件以165万元成交的“野渡横舟”臂搁。
臂搁的材质很多,有竹子、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雕的最为常见。竹臂搁一般都是用一节竹子剖开制成,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一尺,宽度大约为七八厘米。
从材质上说,象牙的肯定比竹雕的值钱,但如果是名家雕刻的竹臂搁,价值就会不菲。
明清两代的竹刻工艺发展极盛,有几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值得关注:如以朱氏祖孙三人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为代表的嘉定派竹刻。
清代很多竹雕都沿用了这种技法;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他刻的《滚马图》,那可以说是国宝,一个胡人牵着一匹马,那马在地上打滚,要起来却还没有起来的样子,神态动人,仿佛照相机一般,攫取了瞬间的精彩。
明末“留青”圣手张希黄所刻臂搁,浮凸有致;清道光年间的名家周子岩,他师从王原祁、王等书画大师学过绘画,本身就有这方面的功底,所以在臂搁等竹刻方面颇有建树。
“我在潘家园花1600元买过一个竹雕臂搁,上面刻着一朵荷花和一只蜻蜓,背面有字,当时买的时候天色已晚,黑灯瞎火中以为是清朝的,也没仔细看就掏了钱,回到家拿到灯下仔细观瞧,一眼就看出不对来了,再离近一闻,一股皮鞋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