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资上调三大后遗症 尤亮鑫

[日期:2007-01-18] 来源:中国商报网站  作者:尤亮鑫 [字体: ]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出的通知,自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国内信函、明信片业务资费。信函资费首重100克以内,每重20克本埠由0.6元调整为0.8元,外埠由0.8元调整为1.2元;明信片资费由每件0.6元调整为0.8元。随同邮资上调,新面值邮票也正式发行,而旧面值邮票则可通过拼贴继续使用。相对于客户手中邮票的灵活应变,预印邮资符志的邮资封片要想继续发挥通信功能,更多取决于发行、发售部门,以致产生三大“后遗症”。
难过新关
  为庆贺在湖南省株洲工学院基础上筹建的湖南工业大学于2006年12月2日挂牌成立,国家邮政局10月12日公告为之发行《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细心的集邮者发现,当月流出的此封加印品种的邮资图上竟然破天荒无具体邮资数值,仅标注“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字样(图1)。随即有人猜测是否是邮资标准上调的过渡办法?不久果然得到印证。邮票等各类邮资凭证采用“邮资已付”的模糊标注法应对邮资频繁变动,古今中外不乏先例,某种程度是让利消费者的人性化做法。对中国邮政而言,这是“邮资已付”首次登上邮资封。受此启发,国家邮政局2000年12月1日发行的“国内邮资已付(平信)”XK1《圣诞快乐》、XK2《春节快乐》两种邮资信卡也重新在邮市上活跃起来。不料,部分集邮者购买了《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封在2006年11月15日后投寄,却遭到一些地方邮局以“邮资不足”为由退回,要求补贴邮票。看来,对“国内邮资已付(平信)”的内涵、适用时段的理解,邮政系统内部尚未统一或有关规定贯彻不到位。结果倒霉的惟有消费者!
一图两用
  就在《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封问世前后,邮政有关部门想出了更绝的一招:邮票不是不太好意思明目张胆再版吗?那就从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身上打主意,反正这些邮资封片都挂名“普通”,多次印刷乃“国际惯例”。理由当然冠冕堂皇:以前发行的60分邮资明信片无法单独适用了,80分面值的邮资信封单独适用从外埠变为本埠。于是,2006年11月、12月起,允许前几年已发行旧面值专用邮资图普资封片在不改变原来邮资图的基础上,只改印面值后重新发行使用(图2、3)。这一举措在新中国邮政史、邮资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本已有点滥的专用邮资图普资封片因此至少出现一套2种面值,市场投放量起码翻了一倍。邮政收入肯定增加,邮市能够承受吗?      
擅自减资
  上行下效,地方邮政部门不甘寂寞琢磨着也借邮资上调搞点外快。突出的例子是广西某市集邮公司利用“库存”40分面值的《玫瑰》普通邮资明信片自行加印2007年新邮预定通知单,于2006年11月15日、16日和17日寄给2006年的老预定户,未按规定补贴邮票,而是擅自用电脑在明信片上打印出蓝色“市内寄递符资派送”的标志后寄出(图4)。
    这一行为存在三个明显纰漏:其一,依据现行《邮政法》,明信片资费属全国统一基本邮政资费,其调整需经国务院批准,任何一级地方地方邮政部门无权擅自增减,何况集邮公司这样的邮政下属企业。其二,面值40分的《玫瑰》普资片毫无疑问是“隔代”不适用而本应列入销毁目录的陈货,为何历经数次大张旗鼓的国家邮资品大销毁仍旧安然无恙,并且能够复出发挥“余热”?一个地方漏出的“马脚”使整个邮政系统规范处理邮资品的公信力再度面临挑战。其三,有消息披露,此“减资片”的出笼,纯粹是集邮公司个别人依仗特权的产物。他们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无非是利益驱动。早先亦曾有地方违规制作“减资片”,违规者非但未被罚得倾家荡产,反倒出手获利千百倍。

中国商报网站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司母戊鼎的出土经历
下一篇:生肖票一手遮天难 江南客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