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盘点2006年新邮零售 张万国

[日期:2007-01-16]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张万国 [字体: ]

  随着12月30日《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2006年新邮发行宣告结束,而31套新邮的零售无不时时牵挂着集邮者的心,新邮零售陷入迷局,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6年国家邮政局对外宣称的新邮零售政策:各地设置1至2个零售点;新邮的发行期是6个月,发行期结束后统一回收未出售的邮票,销毁并公布发行量;零售邮票统一加工成四方连,按4套邮票配1枚小型张的比例放入护邮袋在邮政窗口销售,售完为止;集邮者可以选择按袋、按套购买,每4套邮票才可以购买1枚小型张。以上政策白纸黑字,清晰明了,不过从年初到年末,从各地传来的有关新邮零售的信息不绝于耳,似乎都不尽如人意,以至于让人们对新邮零售政策产生了怀疑。

  就拿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吧。作为省会城市,我们这里只有两个新邮零售点,零售点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邮政通信窗口,只是在集邮台旁边的一个拒台里销售。新邮零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有时无,让人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别是首发日更甚。新邮零售要么缺斤短两,紧俏的新邮就由四方连变成了单套零售,像“丙戌年”和“长征胜利70周年”等;要么有票无张,像“武强年画”和“云岗石窟”等;要么首发日无售而滞后销售,像“全国取消农业税”和“中非合作论坛”等;要么零售断档,根本未见零售,像“早期领导人(2)”和“乌兰夫诞生100年”等。如此这般,全年新邮零售就很不正常,相比较我们这里还算不错的,一些地方全年至今都没有新邮零售,岂不更惨?现实比想像更复杂,新邮零售是常常被打折扣,可市场上成堆成版的邮票又从何而来?甚至预订者一年后才能见到的大版票在市场上也比比皆是,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一方面是集邮者受种种限制买不上新邮,另一方面是一些新邮在市场上打折销售,而国家邮政局又销毁未售出的新邮,如此悖论,新邮零售陷入迷局和怪圈,或许只有当局者清。新邮零售的频频失约,忽悠的是广大集邮者和消费者,挫伤的是他们的积极性,而真正受损失的是邮政的信誉,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保驾护航,新邮零售政策宛如一纸空文,难怪集邮者要怨声载道了。

  2006年已经成为过去,盘点2006年新邮零售,我们似乎不应该总拿它来说事,但2007年新邮零售的政策依然是按照2006年的“既定方针”执行,2006年的新邮零售让集邮者至今心有余悸,那么 2007年新邮零售是否还是换汤不换药呢?其实,增加小本票的零售品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邮零售政策是否真正落实,落实每一套新邮的零售,及时公布每个零售点的额度,增加零售的透明度,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小看新邮零售,它关乎着集邮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关乎着邮政的诚信和荣誉,更关乎着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购邮环境这样的大事。笔者衷心地希望2007年新邮零售能落到实处,不再搞那种令人深恶痛绝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径,真正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广大集邮者和消费者更人性化服务。2007年新邮零售,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他有世上90%的稻谷邮票
下一篇:谁在为炒作“添柴点火”? 许明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