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白笔者收集到一张包裹单,1983年10月28日由湖北黄陂寄往河北安次县,整张包裹单正反面密密麻麻贴满了邮票,仔细数来,其中普22“天山”20分邮票贴了高达31枚,普21“黄果树瀑布”3分贴了两枚,还有普18“邮电”10分1枚。总计34枚邮票合计面值6.36元,包裹的重量是11200克,到达河北的日期是11月2日,这张包裹单除子必须要填写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空地方了,全贴邮票了。
寄的什么东西竟然贴了这么多邮票?6.36元在1983年应该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仔细查看,发现在两枚邮票的中间写着一个字“糖”,看了让人觉得有点吃惊,尤其是现在的集邮者就更不理解了:一点儿糖至于花这么多钱邮寄吗?有这些邮费什么糖买不了!可是仔细想一想,问一问老辈人也就不难理解了。1983年虽说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各方面仍然是物资匮乏,糖作为特殊类物资,供应十分紧张,要凭票供应的,有钱不一定能买得到,当时的运输条件又有限,通过邮局邮寄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张包裹单贴了34枚邮票,可见20分是当时邮票的最大面值了,从1950年到1990年40年来外埠平信是8分,外埠挂号是20分,当时的20分就是邮局准备的挂号邮资了。
看着这张包裹单,虽说贴的都是普票,可看着密密麻麻的邮票细细品味,也着实让人眼馋,仔细找找说不定会碰上破版变体的普22“天山”“大石头”呢?也真羡慕以前的集邮者,包裹单可以贴邮票,可现在……不过遗憾之余,面对今天日益发达的社会经济、琳琅满目的商品,比比以前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是不是应该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