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谈《和谐铁路建设》邮票
国家邮政局12月28日将发行《和谐铁路建设》邮票一套4枚和一枚小型张,图案分别为铁路硬件建设的不同画面:“提速扩能”“重点物资运输”“支农运输”“口岸运输”以及“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下图)。
我国近10年曾3次发行铁路选题的邮票,1996—22《铁路建设》邮票中,就反映了大秦铁路、兰新铁路复线、京九铁路和北京西站的风采;2001—28《青藏铁路开工纪念》和2006—15《青藏铁路通车纪念》则以大视角突显了西部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和谐铁路建设》如何用新的语言、新的创意来反映铁路选题?李志宏从邮票的选题、设计方法、艺术特点和感受四个方面做了阐释。
选题邮票原名为《铁路建设成就》后改为《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现在定名为《和谐铁路建设》,名称的确定表现了主题的内涵十分丰富,画面既要表现铁路建设带来的视角冲击力,又要反映铁路建设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和谐关系,这是邮票选题的切入点和创作的难点。
设计方法首先,邮票采用电脑设计手法,以求更好、更准确地表现科技含量较高的铁路建设成就;其次考虑到全套邮票的统一性,同时为了让4枚图案形成一定的关联,在每一枚邮票中都设计有象征高科技的符号;对于远景的表现采取平面化的手法,与票图的主体构成强烈的对比,增强“跨越式发展”的视觉冲击力。整套邮票的设计语言较为简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特点与已发行的铁路题材邮票相比,这套邮票更注重抽象的表现技法。因为《和谐铁路建设》邮票的主题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铁路建设成就,比如,如何体现“重点物资”,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出“大提速”,这都需要人们思维的参与。因此,邮票出现了没有“火车”画面———第四枚“口岸运输”,这枚邮票需要人们透过画面,透过4枚邮票上统一的图像标识来想象列车驶入轮船中,渡过渤海湾,完成跨海运营。这正是高科技为铁路建设带来的新景象。
感受中国铁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虽然这些成就是用数据来体现,但正是这些成就,使作者在设计中找到一种表现科技的语言,然后再通过图案表现出高科技给铁路带来的跨越式发展。(宋晓文)
相关链接>>>
李志宏,湖南人,从事绘画和设计工作,曾设计2006—11《中国现代科学家》第4组特种邮票,明年发行的《杨尚昆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选用他的设计图稿。现为G2工作室设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