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弘扬草原文化,在即将举办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之际,《草原文化》邮票珍藏册新闻布会7月7日在呼和浩特举行。
《草原文化》邮票珍藏册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自治区集邮协会名誉会长任亚平总策划,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以及呼和浩特市政府相关领导参与策划,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邮政公司联合发行。
《草原文化》邮票珍藏册精美大气,既有民族文化的典雅、厚重,又有历史文化的演进和时代气息。
《草原文化》邮票珍藏册,分为文明曙光、古代文化、蒙元文化、崭新篇章4个部分。 “文明曙光”包括远古生物化石、大窑文化遗址、萨拉乌苏遗址、扎赉诺尔遗址、兴隆洼遗址和红山文化,这部分通过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在草原文化发祥地不仅分布有早期人类活动的众多遗迹,而且拥有许多昭示人类文明起源的文化现象。“古代文化”包括岩画文化、青铜器文化、长城遗址、匈奴文化、昭君出塞、北魏文化和辽代文化,这部分大致反映了从夏商周三代到蒙古族走上历史舞台。“蒙元文化”包括元朝建立、马背民族、蒙古族习俗、蒙古族歌舞、蒙古族服饰、召庙文化和清代科技成果,既有历史的纵断面,也有文化的横向结构,体现出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内蒙古自治区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文明的世界性发源地和集成地”。“崭新篇章”包括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打造文化品牌、节庆活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设施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这部分立足于当代民族文化,与前几个部分回顾历史文化相互辉映,集中反映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内蒙古各族人民,作为草原文化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传承发展草原文化的现实状况。
《草原文化》珍藏册以草原文化的发展脉络为编排主线,以相关题材的各种邮票为表现主体,以知名摄影家的文物、风光和民俗摄影作品为辅助,配合导读文字,集中展示草原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各个构成层面的精华。
《草原文化》珍藏册将在呼和浩特市各集邮网点和全区各盟市集邮网点销售。(记者: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