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钱币报:谈中国金币急需解决的品牌问题

[日期:2009-05-31] 来源:钱币报  作者:李瑾 [字体: ]
问题之一:需要丰富品牌内涵
     中国金币消费,不为衣食住行,不为柴米油盐,更倾向于纯粹的精神慰籍和心灵寄托,是生活诗意化的一个动作。收藏钱币,究其本质,是一种行为艺术――一个有着历史渊源的行为艺术。与所有艺术一样,同属于现实的修饰品而非必需品。方寸之间,上下五千年,天地无限广袤,对于收藏者来说,那是另一个与现实若即若离,直达心灵深处的时间空间。既然中国金币消费有那么多非理性的因素,那么中国金币品牌的表达,应该有更多感性的、艺术的、人文的、精神的内容、符号与手段。中国金币的品牌表达,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中国金币的品牌核心价值的解释。而目前国内中国金币的品牌表达,存在某些过于具象的形象语言,意境直白,内涵单薄。或者单纯停留在贵金属工艺的层面上,扼杀了金币消费应有的超物质的氛围,坦言之,中国金币如果没有了情绪的环境,只剩下含量多少成分多少的金块银块,顿失其本该具有的韵味感和文化感;有些虽然也强调文化感和历史感,但在传播过程中过于千人一面,“深厚的文化内涵”“极富收藏性和投资性”等等都是最常见的宣传词汇,苍白无力,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内心共鸣。
    品牌无非追求两个字:品与质。品即气质、格调;质包括中国金币实体的品质,也包涵品牌内涵的品质。然而当下中国金币的品牌还没有建立明确清晰、表达有力的品牌内涵,也没有统一的精神化品牌符号。中国金币总公司作为中国金币行业的管理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品牌建设被提升到了关系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专业从事中国金币的文化经营,中国金币品牌建设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
问题之二:品牌形象要与时俱进
    目前中国金币的品牌形象,还是显得相对陈旧,缺乏时代的气息。无论是包装设计、品牌口号、宣传形式,都带着沉重的传统枷锁。当然这与中国钱币文化的传统性有关,但内涵的传统性并不意味着品牌形象的陈旧,文化传承历史是没错的,但承担传播功能的语言和行为应该要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势;包括中国金币在传播推广过程中采用的品牌语言,似乎更适合中老年人的口味,过于端着,还有部分口号过于强调形式主义和模式化套路化,没有对品牌内涵进入深入挖掘和个性化演绎,更没有考虑到当下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和喜欢这样的诉求方式。现代的金币市场早就已经不是停留在北京、上海、广东市场摊贩化经营的时期,要以开放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意识包容更多的高端消费者、社会精英型消费者、年轻消费者。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于中国金币的包装设计相对土气,要留住年轻一代消费者谈何容易,他们更注重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这些感性的品牌因素,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要求集藏人永远地忠诚,而自己在品牌形象、品牌品质和品牌建树方面无所作为。当然,中国金币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这样的探索工作要继续深入,跟得上时代的需求。
问题之三:克服技术惰性
时代在进步,消费者对于中国金币的要求当然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文化消费的对象越来越多,中国金币面对的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但近几年中国金币在技术上的进化似乎比较缓慢,90年代的彩色币、全息激光币等新技术均成为激发市场热情的引火索,但这几年除了题材越来越花俏,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似乎并没有呈现蓬勃之势,至少我们的宣传部门对于中国金币的产品研发、产品进步方面用墨过少,使得技术或许是创新了,但消费者对此感触不深。品牌与产品并不是决裂的两个概念,品牌就是广义的产品,产品是品牌最实质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品牌、任何一个产品要征服消费者,最终依赖的还是技术或说产品本身。市场是在蓬勃壮大,影响力大了,金币企业的日子也好过了,但居安思危需要时刻摆在心里,放在头上,只有不断地谋求技术创新和改革,并且及时把信息传递给终端消费者,中国金币的品牌形象才能真正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来源:钱币报 作者:李瑾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谈中国金币急需解决的品牌问题(李瑾)
下一篇:假猴票现身长沙市场 集邮爱好者请留意识别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