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渐浓,步入11月份的邮市,在失去了秋季行情机遇的背景下,无奈地显示出调整态势。从市场演绎来看,跌势基本贯穿整个11月份,且有加重的情况。近年来发行的热点品种市价纷纷回调,而超跌邮票表现相对稳健,加之11月15日平信邮资调升,抑制了超跌票下滑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打折票的交易。
消息面左右走势
邮市在11月份受到三大消息影响,一是2007年新邮预订依然维持今年的格局,因而市场期盼的变化未出现,因此无法燃起投资者的激情。相反,11月上旬部分投资者抽资投入预订,导致热点品种抛压增大。二是国家邮政局的政企分家实施,其中“邮票发行”仍归新成立的“中邮集团”,这种“换汤不换药”的邮票发行模式,让大量投资者感到沮丧。三是平信邮资上调,虽然对打折票的消耗作用不小,但对市场整体的影响力却有限,且由此也造成了2007年新邮面值的整体攀升。总体衡量是短线弊大于利,中线利大于弊。
热点品种价格滑落
市场上表现较强的新邮板块因买盘不济,也在11月初呈下调状态,其中“丙戌狗”全张票和小版张下挫到19元和11.5元。而前期走高的“民间灯彩”小版张、“犬”和“奥运项目(1)”不干胶小版张,其价格滑落到15.1元、14.7元和25元附近;“航天50周年”小版票也创出25元新低。此外,奥运板块也出现下沉,如“会徽和吉祥物”不干胶小版张的运行区间,已回落到60元附近。
另外,今年发行的“武强年画”小全张、“云冈石窟”和“长征胜利”小型张受到抛压,走势转软,11月末的散张价格分别为9元、6.1元和6.4元,但继续在面值上方运行。
小版张重现调整
2003年小版张中的“网师园”、“崆峒山”和“毛泽东”市价分别滑落到46元、51元和50元,“篆书”、“杨柳青”和“青铜器”小版张的价格也小跌至37元、22.5元和33元。2004年小版张中的“隶书”、“城市建筑”和“中国名亭”小版张价格下挫到15.7元、20.5元和20元。而小版票中的“电影百年”、“西藏”、“总工会”和“城头山”的市价,分别滑落到13.3元、10.7元、8.5元和10元;“清明上河图”和“洛神赋图”小版票小跌至12元附近。
编年型张持续阴跌
编年小型张跌势仍延续,跌幅较大的是一些高价品种,如11月底“聊斋(3)”、“步辇图”和“八仙过海”整盒价下挫到1190元、1180元和770元,至于价格偏低的“九寨沟”和“香港回归”小型张均在5.25元盘旋。而“诗歌节”、“世妇会”和“法律大会”邮资片下挫到1.9元、2元和2.65元,“解放军报”和“二炮”则回落至2.5元和1元。
点评:
11月邮市调整与10月下旬相比温和了许多,这也是强势市场的特征,投资者不必过于惊慌失措。展望12月份,邮市总体调整趋势不会改变,但随着2006年新邮发行结束,市场重点将会转移到新邮上。
笔者估计,12月份邮市会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年票行情也将在12月中旬正式拉开帷幕,市场投资新机遇将显现,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