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拥 “猴” 入 怀 商子雍

[日期:2006-12-04]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商子雍 [字体: ]

     说起来,我也算个半吊子集邮者,受父亲影响,早在上小学时就进入了这个行当。不过,那时的集邮可真不容易,花钱买新邮票收藏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去找盖销票。一旦发现熟识的大人的来信上贴有纪念或特种邮票,那绝对是惊喜交加,随后就是去讨要时的瑟瑟不安,到终于得手后的心花怒放,如此曲折丰富的感情经历,对于今天的集邮者而言,怕是无法想像的。

  难固然难,但诚如俗谚所云:“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十几年的努力,到上世纪60
年代中期,我拥有的邮票已经很可观了,包括一套十几枚的菊花票、金鱼票在内的许多纪念和特种邮票都被我一张不落地搜集到手,并且绝大多数邮票的品相也还不错。但这一切,随着不久后席卷神州大地的那场凄风苦雨,全都在劫难逃地灰飞烟灭了。

  重又集邮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天,听报社的一位记者讲,他能平价买到最近几年全部的纪念邮票,于是,已经死去多年的集邮之心忽然复苏。好几年的纪念邮票倒是很顺利地买回来了,惟一的遗憾1980年的年册里,少了那枚当时价格已经涨了许多,而且在市场上是有价无货的猴票。

  说到1980年发行的那枚猴票,又是我内心深处一桩不大不小的憾事。我是个家庭观念颇重的人,每逢出差在外,总要不断地和家里沟通信息。20多年前家里没有电话,手机更是连听都没听过,于是面值8分钱的邮票便常有准备。猴票刚面世时,人们对它并非像后来那样趋之若鹜,买到它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出于喜欢,更是为了寄信使用,我曾一次买了12张(给邮局的人1块钱,她没零钱找,又给了我一张面值4分钱的普通邮票———连这么一个具体的细节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这12张在今天的市场上价值不菲的猴票,在当时是被我按照它们的8分钱面值一张一张用掉的。受过去集邮习惯的驱使,也留下了一个方联,顺手夹在一册书里。不过,等到猴票身价倍增,想起自己还有奇货可居时,这4枚猴票却是淹没在我的那间不算太大的,也不是太小的书房里,任我怎么寻找也不肯现身!

  我一直觉得,那4只“猴子”肯定还安静地隐身于我书房的某一册书或某一个本子里,总有一天,它们会跑出来和我重聚,所以,我一直不曾去市场上为我的那本1980年年册补充一枚猴票。当然,猴票越来越贵,也是我不肯掏钱的重要原因。就这样,一直到今年夏天,得知一位朋友能买到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的1980年猴票时,我的心动了。恰好德国世界杯期间我给天津、香港、西安的几家报纸写专栏,挣了不算太少的银子,于是咬咬牙,用高出8分钱面值几万倍的价格买了一枚猴票,得以拥“猴”入怀。

  我的这只“新猴子”能唤醒已经在我书房的某个角落酣睡了许久的那4只“老猴子”吗?我希望它能。

西安晚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错版货币”不宜收藏
下一篇:邮政部门的成本至今是笔“糊涂账”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