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商业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中国银监会新闻发言人昨日表示,下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加大了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三农、小企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有效需求和科学发展。 [全文]
可交换债有利于缓解“大小非”抛售压力
针对证监会拟推出的可交换公司债券,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缓解“大小非”的抛售压力。他们建议,可交换公司债券在正式推出时,需充分考虑到发行人能否到期偿债,从而防范发债风险。 [全文]
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应对经济变局
以“变局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为主题的“中证高层圆桌对话”,9月5日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企业负责人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初现减速隐忧等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在调控和经营中积极应对。 [全文]
上海证券报
政府接管“两房” 美启动史上最大救市
在布什签署楼市救援立法后的第五周,美国政府终于实质启动了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救赎行动。 [全文]
数据揭示三大机构上周出现分歧
与8月底连续携手做多不同,机构在9月初指数加速下跌过程中显露分歧,基金整体反手做空,险资逆势继续在金融股上谨慎建仓,QFII积极抄底蓝筹股和行业龙头股。 [全文]
券商:可交换债有利缓解大小非压力
继大宗交易、券商市值管理等创新举措之后,发行可交换债券成为大小非退出的新渠道。上周五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债相关规定发布,引起了市场各界的广泛关注,券商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行可交换债有利于缓解大小非压力,券商产业链也借此得到延展。 [全文]
证券时报
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托管“两房”
美国财长保尔森昨晚11时许(北京时间)宣布,政府将接管美国最大的两家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这意味着,上述两家目前由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将被“国有化”。这也将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救助案例。 [全文]
券商新设营业部低调开闸
让券商翘首多时的新设营业部政策近日低调放行。记者从多方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已正式接受符合条件券商新设营业部的申请材料。业内人士预计,如申请进程顺利,明年上半年可能迎来券商新设营业部的开张大潮。 [全文]
两岸金融合作将取得实质进展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7日在厦门举行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上发表演讲,并受权宣布促进两岸交往新举措。 [全文]
证券日报
7个交易日内8家公司股东动用7亿资金增持
截至上周五,大股东增持新规已经正式实施了7个交易日。在这7个交易日当中,共有8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其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进行了增持。 [全文]
沪市公司高管增持资金达4334万元
在大盘萎靡不振之时,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高管纷纷增持正是稳定投资者信心的常用手段。统计显示,沪市30家公司高管自5月份以来增持了495.54万股,所用资金额度为4334.80万元。 [全文]
明争国通管业(13.53,-1.33,-8.95%,吧):巢湖一塑山东京博意外和解
对于急于减持的大小非来说,上市公司的股权可能仅仅意味着套现,但是对于要一展抱负的产业资本来说,价值低估明显的上市公司股权乃至控股权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全文]
注:以上内容均摘自四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网络版、证券时报、证券日报)更多报纸摘要点击:
新浪外汇 中外名家云集
新浪期货 直达市场一线
基金频道 新型理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