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技术面与后市行情判断
上证博客[ 2008-8-28 15:06:00 | Author: 占豪 ]
今天大盘开盘头一个小时成交还可以,但后面演变成了窄幅缩量震荡行情,最终大盘再度缩量收十字星。笔者对十字星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一颗十字星是个缓冲区,是多空的短期平衡。十字星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与不同的K线组合代表不同的市场含义,笔者之前博文中曾作过详细描述。但有一点需要投资者注意,一般长时间暴跌后十字星有演变成暴涨的可能,之前沪深两市发生过几次这样的行情。这里抛开这些不谈,笔者认为仍有必要从政策面与技术面综合性地分析一下行情。
政策面:之前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微调与未来的都曾作过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有点需要明确地谈,那就是大小非问题。之前笔者曾多次强调,大小非的解禁预期导致的供需逆转是大盘暴跌的根源,而要想改变这种供需状况必须改变大小非解禁给市场造成的压力。这是根源。之前监管部门曾颁布了大宗交易制度,但这没有太多减压效果,行情越走越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与其他相关部门一样,监管部门也开始从坚决不认为大小非是导致市场大跌的根源到了认为其是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个进步。但另一方面,今天再度传来监管部门的声音称“大小非危害被夸大”可以明确看出虽然其看到了其中的根源,不过由于面子及里子的关系仍旧不愿意承认,那么这就意味着真正到有效承认并出台措施还需要一些时间。这犹如宏调政策的微调一样,从认识到问题及解决问题总需要过程,这是政策的形势方式。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最近监管部门也在出台一些小的稳定市场政策,虽然力度不算太大,但总算有些许改变。而这种改变起到的作用可使大盘不再持续暴跌,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意识逐渐改变就可能有其他措施出台。所以,笔者对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监管部门在很对股市的政策的看法均是投石问路,投石问路看到效果了就会有人要拿成绩作文章,也就会有后续。对于政策的改变方向投资者务必需要有一个情形的认识。
技术面:笔者最近些天一直在谈政策面与技术面,包括其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笔者十多年参悟的内容。技术面笔者提出用量价关系、均线以及MACD来作为主要的研判工具是有原因的。在《黄金游戏》中笔者曾详细论述了股价涨跌的根本原因,其遵循商品规律也就是供需决定商品价格。那么量价关系就是最直接体现市场供需的技术指标,理解了这些才可能应用其他技术指标。再说均线,均线是经过时间平滑的一种计算市场普遍成本的技术指标,当股价突破一个均线压力后也就是说在这个价位附近卖压的大大降低,当然股价也就会上涨很快。当然跌破就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量价关系和均线是行情判断的最基础的基础。最后说MACD,MACD是均线指标的延伸,是在均线指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起到比均线发现行情变化更早以及更细致入微的体味行情变化的作用。而且,由于其是较长时间的平滑处理,这项指标相对被操纵性也较弱,也更较其他技术指标真实。
再说当前的技术面。从量价关系上看,大盘在没有量能支撑的情况下很难有太大起色,因此没有量能最好观望,在个股上若有变化机会可小仓位参与,但不适合大仓位介入。这是量价关系上对当前行情的定位。从均线上看,指数连5日线都站不上怎么谈上涨行情?在周级别上也只有站上20日线才有更大空间,否则就是弱势行情,而弱势行情是不值得过度参与的行情。再说MACD,中午MACD指标的更深一层的应用应该说讲得比较清晰了,后面就是需要在使用中的个人体味了。当下的行情用MACD判断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由5分钟MACD开始延伸影响到更高级别如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直到日MACD,只有延伸出多头的趋势行情才可能继续向上发展。否则就看第二种。二、第二种方式就是由时间使得这些指标延伸,直到在下跌或盘整的过程中出现底部背离再走第一种方式。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你是无法左右行情的走势的,你能做的只有顺势而为,只有根据这些技术指标去发现行情机会的出现然后抓住这些机会。
上午的行情是教科书式的,明白其中道理非常好应付。虽然大趋势仍处于迷茫时期,但小趋势很清晰,每一个大趋势也正是由这些小趋势构筑的。用上面的技术指标完全可以轻松应付这种行情,而大的趋势仍然看笔者之前强调的两方面:一、政策面的明朗;二、技术面的明朗。这两条不满足就是不重仓,你耐我何?至于被深套的投资者,那没有行情你也没有办法,只有两个选择:一、要不退出认赔了事;二、要不学好技术,再赚回来。第二条需要时间和精力,不过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想通过第二条来做可以不停的学习并且通过一些并不是非常大的资金买卖来锻炼自己。笔者一直强调,能度过一轮熊市还活下来的下轮牛市一定能赚钱。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