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6月3日至6月17日(7、8日周末休市),沪指连续10个交易日收于阴线。1992年3月30日至4月9日,沪指曾出现九连阴行情,此次十连阴在A股历史上尚属首次。
十连阴创历史记录 沪指连破7大关口
端午节过后,市场利空不断传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国际油价大涨、外围股市大跌、越南金融危机,如此种种,虽然5月CPI数据出炉符合预期、中央高层会议强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央行报告指出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证监会将全面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但股市跌势不减。
6月17日,沪指一举击穿2800点关口,至此,沪指十连阴已经连续跌破3400、3300、3200、3100、3000、2900、2800点七大关口,当日沪指盘中低见2769点再度创下近15个月以来新低。同时,6月13日深成指10000点告破,这是深成指去年4月20日收于10258点以来首次跌破10000点大关。
指数腰斩过半 熊市征兆凸现
前段时间市场还在争论牛市熊市的问题,现在论调似乎转向,“熊市上、下半场”的争论或许正成为热门话题。高油价、高通胀、持续紧缩政策、大小非解禁和国际市场疲弱等内外因素,几乎所有方面都指向A股重心下移,不少机构也开始看淡后市,部分投资者从心底里认定熊市得到确立。
自去年10月16日沪指高见6124点以来,沪指累计跌幅已经超过50%,越来越多的个股纷纷跌破发行价、增发价。继前期中国太保(18.82,-0.99,-5.00%,吧)、中海集运(4.58,-0.27,-5.57%,吧)、中煤能源(16.16,-0.07,-0.43%,吧)、中国石油(15.24,-0.14,-0.91%,吧)跌破发行价后,在此次十连阴中,建设银行(6.08,-0.13,-2.09%,吧)引爆今年第二轮破发潮,中信银行(5.28,-0.12,-2.22%,吧)、中国中铁(5.20,0.06,1.17%,吧)、交通银行(7.77,-0.07,-0.89%,吧)等多家蓝筹股发行价纷纷告破。另外,威华股份(13.97,-0.31,-2.17%,吧)、南洋股份(15.10,-0.06,-0.40%,吧)等中小板个股也陆续破发。
两市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继前期破发后,在此次十连阴中创下14.95元的盘中新低。同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收盘,在全部的275家增发公司中,共有119家公司的收盘价跌破了增发价,占全部增发公司的43.27%。2007年初以来上市的新股,已经有12家跌破发行价,其中有9家是在6月10日后出现。
回眸三年前,股市跌破1000点时,沪深A股市场中跌破净资产的上市公司共有155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1.4%。以钢铁股为代表的金属行业中“破净股”有30只之多,“破净率”达25%。
政策底失守 股市迎来2时代
此前3000点一直被公认为政策底,但自6月12日沪指跌破3000点关口后,市场随即进入2时代。
6月17日,*ST梅雁(2.95,-0.16,-5.14%,吧)股价早盘率先跌破3元关口,*ST昌鱼和*ST厦华紧随其后,A股历史上再度出现2元股。另外,*ST夏新、ST康达尔等大批个股也直逼2元股价而去。而两市百元股仅剩下贵州茅台(141.97,-2.53,-1.75%,吧)一只。
截至6月16日,沪深300(2842.676,-109.57,-3.71%,吧)市盈率则达22.25倍,与美国标普500的市盈率基本持平。市场人士认为,沪深300估值接近标普500表明目前A股市场蓝筹股的估值已经逼近下限,市场继续回调则A股市场将出现低估。由于沪深300成份股集中了国内最为优质的上市公司,相比标普500成份股,发展空间以及未来的成长性更好,随着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未来市场估值仍然可能有进一步回归的可能。(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