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次级债危机再度席卷全球股市,加上市场预期央行将于“两会”本周二结束后出台加息措施,从而令A股市场本周一遭受沉重打击。二三线股集体涌现恐慌性抛压,加上大盘蓝筹股也进一步杀跌,共同拖累大盘节节败退,上证综指半日收市重挫125.81点,逼近3800点心理关口。
上证指数今开3941.26 最高3941.26 最低3836.32,午盘报于3836.86点, 成交额337.48亿元,下跌3.17%;深成指今开13785.46,最高13785.46,最低13313.10,成交额38.54亿元,下跌3.65%。
周小川最新表态称“利率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让投资者联想到两会结束后的宏观调控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市场信心极度脆弱,已经禁不起消息面上的风吹草动。QFII开闸、新基金连续获批等利好难挽大盘颓势。
贝尔斯登需要救援融资的消息令华尔街震惊不已,成为次债危机发生一年来最为惊人的利空消息,再加上凯雷资本濒临倒闭的传言等,使得市场认为次债危机可能出现第三轮冲击波。周边股市继续走软,A股无法独善其身。
盘面:
沪A 上涨:44 平盘:58 下跌:749
沪B 上涨:1 平盘:3 下跌:50
深A 上涨:31 平盘:79 下跌:584
深B 上涨:2 平盘:5 下跌:48
板块个股:
从盘面观察,沪市前二十大权重股只有2只上涨,平均跌幅达2.87%,其中工商银行(5.55,-0.19,-3.31%,吧)、中国石化(13.31,-0.59,-4.24%,吧)、中国神华(50.75,-1.74,-3.31%,吧)等过半数权重股跌幅超过3%。整体来看,当前两市仅有76只个股上涨,其中涨幅超过5%的个股有4只,跌停的非ST类股有12只,而跌幅超过5%的个股多达590只;从行业指数的表现来看,各大行业全线下挫,采掘行业暴跌6.86%跌幅居首,同时木材、造纸、机械、农林等行业跌幅均逾5%。
石油板块成今日的重灾区,个股全线飘绿,其中 中国石化、鲁润股份(14.57,-1.62,-10.01%,吧)、S上石化(10.69,-0.56,-4.98%,吧)、准油股份(18.34,-0.75,-3.93%,吧)等普遍跌幅较深,中国石油(22.12,-0.21,-0.94%,吧)盘中屡次反弹受阻,抛盘不断。
金融、地产成为市场抗跌的最后防线,中小市值个股纷纷下挫,两市哀鸿遍野,1400余只个股下跌;成交量继续萎缩,市场人气严重受挫。
受迪斯尼项目将落户浦东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的上海本地股今日表现出色,纷纷逆市大涨,成为市场上表现最为靓丽的板块。市场人士分析,迪士尼项目如果最终被确定,将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推动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盘面上,界龙实业(18.23,1.61,9.69%,吧)涨停,陆家嘴(25.68,0.91,3.67%,吧)、浦东建设(19.95,0.55,2.84%,吧)、上海建工(14.91,0.02,0.13%,吧)、世茂股份(19.93,0.12,0.61%,吧)等涨幅居前。
大盘蓝筹股的急跌之下,ST板块也出现大幅杀跌,整个板块出现个股普跌走势。有*ST华源等9只个股跌停,而*ST春兰则逆势涨停。
后市方面:
光大证券认为,主力格局演变、估值分歧、市场技术因素及周边市场波动,仍是影响行情运行的主要因素。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前提下,近期市场走势仍将以弱势探底为主,急跌或将引发技术反弹,趁反弹减仓可能仍是大部分资金的首选。
港澳资讯认为,从调整幅度上来看,指数内在的反弹要求在加强,但作为市场重心的蓝筹品种止跌迹象仍不明显,权重品种多数在继续构筑底部,同时成交量的萎缩也显示股指运行仍将处于低迷的环境当中,信心有待恢复,稳健投资者可耐心等待趋势明朗。
北京首放认为,由于目前市场处于极度恐慌之中,强势个股随时可能补跌,投资者操作需保持冷静。
重要消息面:
中国证券报:周小川称利率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两会间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未来都有上调空间,央行将充分把握调整时机和力度,权衡利弊后选择最合适的政策工具。
简评:经过去年以来11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6次调整利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5%的历史新高。
华夏时报:证监会明示基金仓位不低于70%
14日,又有3只基金获证监会批准发行,分别是两只混合型基金和一只股票型基金。
简评:周五有传闻称,当日上午11点,证监会召开紧急秘密机构电视电话会议,基金及券商老总参加了会议。会上,证监会相关领导首先批评了某些大机构恶意砸盘的举动,并表示,一些股票型基金已经违规将仓位降到了60%以下,并表示将对此进行严查。
上海证券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监管重头戏 今年有六大亮点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已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出高层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关人士介绍说,从监管的角度出发,今年在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中,将有继续健全法规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亮点。
简评: 日常监管的细致程度、规范程度和监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是今年将着力解决的问题,其中,工作细化的主要着力点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行为监管、信息披露监管等。
华夏时报:尚福林重新迈步 面对股市问题或已有对策
3月份,在全国两会上,尚福林再次就市场热点讲话。他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既具备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面临影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稳定运行和风险化解能力,进一步夯实市场内在基础。”
简评:尚福林面临着的是一个股改究竟能否完成的最终任务。成败系于一身正是一个监管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此时股民数量已经从6000万突破到了媒体统计的一个亿,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最高焦点。
证券时报:范福春称从未说过政府不救市
“我从没说过这话,是你们记者瞎写的。”昨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针对有媒体报道的“范福春认为政府不该救市”进行批驳。
13日沪指击破4000点大关后,媒体对证监会是否“救市”颇为关注。国内某媒体报道称,范福春在出席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后对其表示,中国证监会并不会承担“救市”角色,不会重蹈“政策市”覆辙,但会研究股市下跌背后的情况。报道还援引范福春的话称,监管者研究目前中国股市状况的结果是———“要对中国股市有信心”。
新浪财经:三只新基金周五获批
据基金圈内消息,三只新基金于周五收盘后正式获批。新世纪基金公司获批一只股票型基金,长盛和诺安基金公司分别获批一只混合型基金。在本批新基金获准发行后,监管部门一个多月来已经放行逾千亿新股票型基金。
简评:市场人士指出,从近期市场走势来看,新基金的获准发行丝毫无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反映出当前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很大。
中国新闻网:内地重启QFII审批
内地已停止一年又五个月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审批十四日重新启动。记者从中国证监会获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QFII资格已获批,这是中国的第五十三家QFII,其投资额度将由中国外汇管理局批准。
简评: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就此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QFII审批的重新启动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正常进程,“引进来”和“走出去”都应继续。他认为这一消息对目前低迷的A股市场亦是从供求关系缓解颓势的一个利好,但利好较小。
新浪财经:中国神化等上市公司披露07年业绩 中信证券每股收益达4元
中国神化中信证券(58.00,0.01,0.02%,吧)等一批上市公司今日披露的年报。
简评:其中中信证券今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07年业绩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4元,同比增幅达349.44%。
中国证券报:33家公司10.8亿股限售股本周解禁
二级市场共有33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为10.8亿股,解禁类型仍以股权分置限售股份为主,5家公司属于抛售压力较大的首发机构限售股份类型。
简评:对于近两个月限售股流通后的套现压力,联合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戴爽认为,3月份金融和轻工制造板块面临较大的解禁压力,而4月全月都没有任何金融类上市公司有限售股解禁流通,纺织服装、港口机场路桥板块则在下个月面临较大的减持压力,但无论是从减持数量和比例上看,减持压力都要远远小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