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31位基金经理把脉A股:市场安全了吗

[日期:2008-03-17] 来源:  作者: [字体: ]

[]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8-03-17 02:11

七成基金认为蓝筹股估值安全

  27家基金公司旗下31位基金经理受调A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记者 周宏 

  

  上海证券报上周对27家基金管理公司的31位投资总监、骨干基金经理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73%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大盘蓝筹股尤其是金融股的估值居于安全区域。但未来若要推动市场上涨,半数基金经理认为需要政策面的配合。基金经理们普遍期待的政策包括:印花税调降、融资融券推出、股指期货推出时间表发布等等。

  过去两个月中,大盘蓝筹股一直领跌于A股市场,但仅有27%的基金经理认为估值仍然过高;大部分基金经理对于蓝筹股目前的估值有一定信心,对银行、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乐观看法比较集中。

  在有关未来市场上涨契机的调查中,宏观经济和政策动向成为基金关注焦点。有七成以上基金经理认为,“宏观经济基本面有好转”非常关键,同时有半数以上基金经理认为上涨尚须政策有力配合。其中,下调印花税、推出融资融券、发布股指期货时间表等被高度关注。

  此外,基金经理对于大盘指数整体定位“保持中性”。39%的基金经理认为已进入安全区域,43%的基金经理认为中性,只有19%认为依然有调整的需要。而对于前期市场下跌,七成以上基金经理认可“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估值过高”是重要原因,而再融资等因素则较少被提到。

  

  张大伟 制图
  未来市场上涨契机
  中短期市场走势
  大盘蓝筹股
  大盘目前点位
  

  期待三大政策:印花税下调、融资融券推出、股指期货时间表发布

  

  ⊙基金调查:周宏、郑焰、王文清、   唐雪来、安仲文  

  执笔:周宏

    73%的基金经理认为大盘金融股:估值安全

    26%的基金经理认为中短期股市:可能上涨

    52%的基金经理将上涨契机归于:宏观经济

  

  正当上证指数于上周一路摧关夺隘杀破4000点大关的时候,由上海证券报基金周刊策划的基金经理调查亦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截至上周末,本报基金周刊共调查了业内27家基金管理公司的31位投资总监、骨干基金经理。本期基金周刊于第一时间推出这份调查的结果,揭示基金经理这个群体对于目前A股市场的总体判断、热点问题的真实看法和未来市场的投资策略。

  

  A股市场估值:中性

  A股市场自今年以来一路演绎下跌无反弹的单边下挫行情。截至上周末,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25%,深证成指累计跌幅为22%,沪深300指数累计的跌幅达到22%,大盘上证50累计跌幅更是达到了27%。

  对于深度下跌后的A股市场,目前基金经理是否会觉得足够安全了呢?

  本次基金经理调查显示,31位基金经理中有12人认为目前市场点位已经比较安全或是持明确的乐观态度,占本次调查人数的39%;

  对目前A股市场持中性态度,即认为市场处于合理水平但并未进入安全区域的基金经理有13人,占到本次调查人数的43%,为最主流的基金观点。

  而认为目前A股市场尚有估值泡沫的基金经理仅有6人,占全部调查基金经理数的19%。

  上述调查显示,在市场经历了大幅下跌后,基金经理目前对于A股市场的判断趋于正面。仅有不足20%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尚有明显泡沫,这个状况和去年下半年相比有很大的好转。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约有三分之二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尚未进入安全区域,这样的谨慎态度显示基金经理对于目前市场依然有其担忧的方面,并非全面乐观。

  据悉,造成基金经理态度分歧明显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相当部分基金经理对于CPI高涨、出口增速回落、宏观调控下的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抱有担心。而同时,亦有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上市公司的增长仍将有一定速度(比如30%以上)。对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判断不同,是基金经理主要分歧所在。

  第二,股市的流动性压力:一些基金经理认为,近期市场面临流动性困境主要包括限售股解禁、再融资压力、储蓄存款反弹、居民投资偏好下降、没有大量有效增量资金进场等压力,对资金面持相对悲观态度。而同时,也有基金经理认为流动性泛滥的情况没有改变。

  第三,股票的估值方式:面对上市公司增速整体下调的背景,部分基金经理认为,一些牛市采用的股票估值方法应该进行调整,特别是周期类行业过去的估值方法有较大泡沫,应予以调整。

  

  大盘蓝筹金融股:安全

  在过去两个多月,大盘蓝筹股一直处于整个市场的风口浪尖,屡屡扮演市场下跌“推动器”的角色,从金融到地产、从有色到钢铁,直至上周跳水的上海机场,一些基金过去几年最看好的大盘蓝筹股,在本轮遭遇重挫。那么对于这些股票,基金经理目前的看法怎样呢?

  最新的基金经理调查显示,31位参与调查的基金经理中有73%的人认为大盘蓝筹股目前的估值水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仅有27%的基金表示不同意见。这亦是本次调查中基金经理观点最统一的一项。

  在大盘蓝筹中,前期跌幅较深的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成为基金经理态度乐观的最主要行业。基金相对乐观的行业还包括价格处于上升周期的煤炭、钢铁以及基本面有一定缓和迹象的地产行业等等。

  据悉,基金经理对于银行股相对乐观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银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下降到20倍以下;今年1季度和2季度的银行股季报将是历史上的最好水平;银行业的息差可能不会缩小;银行业景气未变,银行股业绩增长在未来几年相对确定等等。

  与之相反,亦有近三成的基金经理对于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安全度抱有怀疑。其中的怀疑焦点是蓝筹股的基本面存在不确定性。一位投资总监就表示,目前对于蓝筹股特别是银行股的担心,并非是认为其估值水平不够低,而是认为其目前的估值水平可能已近顶峰,未来的趋势可能是向下而不是向上,现有的估值水平有被动上浮的可能。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基金经理目前对于大盘蓝筹股尤其是金融股的态度总体是乐观的,多数基金经理认为,金融股的估值已经调整到了安全区域。但是,基金经理对于行业前景的担忧亦同时存在,这种担忧只有时间才能扭转。

  

  中短期市场走势:调整

  与对A股市场估值的中性判断不同,基金经理对于未来一阶段股市的走向,普遍持谨慎甚至不乐观态度。

  在本次基金经理调查中,对于目前至奥运会召开前A股市场的总体判断,基金经理认为“面临压力”者明显居多,超过认为“可能上涨”者9个百分点。显然,多数基金经理认为,A股市场在中短期仍将处于内外压力的释放阶段。

  另外,有多达39%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阶段性市场看不太清,或是可能震荡,没有做方向性的判断。

  上述分歧也造成了基金经理在阶段性投资策略的差异。

  其中,防御性策略成为了比较通行的思路。相当多的基金经理表示,目前的态度是观察,等待宏观经济和政策面出现方向性的信号。

  还有基金经理表示,在等待3月底一些重要事件的结束、以及1季度季报的公布后再做考虑,目前市场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会保持“以静制动”的态度。

  亦有部分基金经理表示,会从长期出发从下至上挑选存在投资机会的个股,“乱”中寻找利润。

  只有少数基金经理表示目前是建仓时机,这些基金集中在新发基金的群体中。

  一些基金经理表示,目前重点关注的热点板块主要是:大盘蓝筹中的银行股、化工股;下跌过大的行业股票比如地产;跟内需相关的消费升级概念板块;因为上海世博召开可能推动的上海本地股;医改的受益板块医药、机械板块,以及炼焦、水电、煤气等与宏观调控相关的行业。

  还有基金经理表示,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也将使一些企业受益。未来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会更加关注成本转移能力较强的中高端的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部分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市场上涨契机: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再度成为左右基金经理信心的关键因素。在本报进行的基金经理调查中,宏观经济以及公司基本面成为基金经理心目中导致本轮市场下跌的最大原因。同时,也有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市场扭转颓势需要以来境内外的宏观经济出现新的拐点。

  本次基金经理调查显示,认为本轮市场下跌主要原因来自宏观经济的基金经理高达受调查人数的九成(该调查可复选)。大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压力是本轮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美国次贷的影响、中国经济自身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宏观紧缩政策,以及包括周边市场和国际环境等等。

  另外有近七成基金经理认为,市场估值过高构成了近期市场下跌的影响因素。而紧缩政策下,企业盈利增速可能在一季度见顶;大小非解禁改变了股票的供求关系;资金面在今年进一步趋紧等因素则诱发了市场对于估值的“重新审视”。

  值得一提的是,仅有四成左右的基金经理认为“再融资问题”对市场下跌产生了直接影响,这和场内个人投资者的看法大相径庭。一位投资总监的观点颇有代表性:“再融资是企业自身的投资行为,从长远看,项目收益率好坏才是再融资是否合理的标准。而从短期价格看,过高的股价是二级市场助推的,没道理批评上市公司高价圈钱。”

  而在有关未来市场的上涨契机中,宏观经济和政策面也是大热门。在基金经理的全部投票中,“宏观经济基本面有好转”被7成以上的基金经理认可为市场未来如果上涨的动力。

  有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期待政策面有所变化,给予市场明确的信号。据悉,基金经理们普遍期待的政策包括:印花税下调、融资融券推出、股指期货时间表发布等等。

三大利好难抵市场"空"气 沪指短线难言乐观


  市场"空"气弥漫,短线行情难言乐观。上周,在多种利空因素打压下,市场投资者恐慌心理蔓延,导致沪指连挫下探3891点,而深成指则失守年线。尽管上周证监会再次放行新基金,并传闻"窗口指导"基金仓位,但在没有实质性利好出台之前,估计市场悲观情绪短期难以改变。此外,反弹出货思路也在压制市场做多,"黑色星期一"可能再度笼罩本周A股市场。
  基金再传三大利好
  与市场"空"气蔓延相比,基金几乎成为监管层做多的主要渠道之一。
  首先,新基金放行的节奏依然持续。上周五,延续春节后的放行步伐,证监会批准3只偏股型新基金发行,而这也是连续第六个周五放行新基金。至此,今年以来获批发行的新基金已经超过21只,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获批发行基金的一半。
  其次,QFII再度开闸。同在上周五,证监会批准了哥伦比亚大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上次批准QFII资格是在2006年7月份,距今已有近两年时间,而在市场持续表现低迷的背景下,QFII资格审批重新开闸,可以理解为是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已经累计批准53家QFII资格,外汇局共计批出外汇额度99.95亿美元。
  还有,"窗口指导"传闻再现。不过,与去年证监会"窗口指导"做空不同,此次传闻是要求基金不准大幅减仓。传闻称,证监会批评了某些大机构恶意砸盘的举动,并要求资产规模排名前十家的基金公司股票仓位不得低于70%。
  市场"空"气难以扭转
  不过,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市场"空"气弥漫,在市场预期利好没有兑现前市场仍有震荡探底需求。
  首先,随着行情的大幅下跌,投资者心态极度弱化,借利好出货,低位没有资金承接的现象相当普遍,即便短线超跌反弹,操作周期也极为短暂,行情缺乏持续性走强的动力。
  其次,从影响短线市场的因素看,利空或不确定因素并没有明显化解,例如周边市场大幅震荡,国际油价、金价持续创出新高,就内地市场看,宏观调控后续政策令人关注,小非解禁继续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各种谨慎性因素仍然制约大盘反弹。
  此外,当前对市场的乐观情绪已日渐式微。市场主流意见则认为,熊市已成定局,将至少持续一两个季度。富国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陈继武称,目前的通胀"比起上世纪90年代短缺经济下的通胀问题更加严重",无法简单地通过增加产能达到效果。目前的经济问题是周期性的,"可能需要一两年的调整期"。而另有分析师认为,牛市基础已经不在,不少券商已把一季度的上市公司赢利水平预期调低。
  个股行情仍是主线
  从盘面看,上周盘中没有明显的板块效应,蓝筹股难以有效带动市场人气,农业、制药、环保等前期强势品种也呈现出明显的补跌行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量个股的股价仍处于前期形成的整理箱体中。总体来看,由于市场信心缺乏,主流资金仍处于调仓状态,市场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的板块热点,个股行情仍是后市主线。
  不过,上周煤炭资源类绩优个股开始反弹,新股题材中的东华能源等个股也开始有所表现,显示出短期反弹的欲望非常强烈。对于本周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医药、农业、新能源、传媒信息等行业,以及新股次新股板块中的东华能源、独一味、第一医药、中国铁建等个股。
  同时,本周将有近10家蓝筹股年报亮相,市场对其经营业绩有良好的预期:其中中国船舶预告2007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50%以上,中信证券预计增长500%以上,招商银行、万科A都预计有100%以上增幅。(新闻晨报刊 记者 李锐)

本周大盘或出现"变盘"?
  上周沪深两市指数重新踏回5·30点位,5个交易日连续创新低,沪指轻松击破4000点、3900点整数关口,瞬间,熊的气息似乎已经弥漫整个市场。不过,在广州昊富投资周末举办的会议上,大智慧高级讲师、著名"波段设计师"王国强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表示,无论从大盘调整的时间、空间,还是从政策消息面看,大盘都面临着一波大反弹行情,这波行情中,超跌股将有较多的表现机会。
  周三前反弹几率极大
  王国强认为,有三方面理由证明大盘有可能变盘。
  一是消息面和政策面有所转暖,管理层不但新批基金和QFII,而且对基金进行了"窗口指导",同时也澄清了不救市的报道,这对市场心理有稳定作用。
  二是从股市下跌的空间来看,短期已经处于严重超跌,从个股来看,蓝筹股中的中国石油(601857)、中国人寿(601628)等严重超跌股上周五已经有强势表现。随着更多股票加入到超跌的队伍中来,大盘超跌反弹的机会也越来越近。
  三是从时间看,14日是6124点下跌以来的第102个交易日,这是严格意义上的下跌以来第21周的时间,101~105天都属第21周的范围,所以自13日到下周三都是6124点下跌以来第21周的范畴,21周是重要的时间周期,在这个时间内出现变盘的几率极大。他说,从K线图上看的第21周是上周,之所以产生时间偏差是因为元旦和春节假期造成有些周K线其实不到5天。
  王国强说,从大盘角度看,中期反弹仍在酝酿中,反弹攻击30日均线行情将会展开。王国强表示,从超跌的股票中发掘机会是当前选股的最重要渠道。他说,14日大盘再创调整以来新低,但以中国联通(600050)为首的3G概念股和诸多煤炭板块个股表现强势,其中中国联通更是一度达到涨停。中国联通近期从高位已下跌近40%,是3G板块中跌幅偏大的,而煤炭板块自1月14日大盘下跌以来刚开始是逆市走强的,从1月24日以后才进入持续下跌状态,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超跌。而从资金流入角度看,3G、通信、网络游戏和煤炭板块都是机构资金净流入的,尤其是煤炭板块从3月11日开始就出现了机构资金进场迹象。
  超跌股的机会更多
  他说,3月11日除煤炭板块属机构资金净流入外,电力设备和纺织服装板块也是机构资金净流入的,另外供水供气板块已连续2周资金净流出,有资金逢低回补预期,其中洪城水业(600461)前期逆市走强,近日出现快速调整,并在14日迅速企稳,走势上和长春燃气很相似,有攻击10日均线的反弹要求。
  二月份以来,机构的抛售力度一直未减,本周抛盘非常凶猛。昊富投资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机构对银行、钢铁、房地产、电力等主流板块持续抛售。广州昊富投资总经理黄永提醒投资者,一般而言,在下跌的末段和转折时期,市场信心总会被击个粉碎,亏损十分迅速,人气沮丧到极点,但在现在的位置,已经不适合杀跌,但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在动荡的局面中合理应对,做好风险控制。(广州日报 记者 李成)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3月17日上证晨讯精华
下一篇:午评:牛市信心丧失殆尽 沪指跌125点逼近3800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