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四千点告急!三大时间窗能否带来机会

[日期:2008-03-13] 来源:  作者: [字体: ]

[]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8-03-13 02:32

央行2月数据解读:股市降温 存款大回流 近期或再次加息

多头以退为进:4000点保卫战或难打响

开盘必读:“4000点保卫战”空方胜算较大

三大时间窗能否带来机会

  ⊙上海证券报 张恩智 

  

  周三大盘高开低走,最终以大跌2.30%收盘。而纵观全球股市,周二道指大涨3.5%创出近年最大涨幅,周三恒指、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均以大幅上涨报收。为何A股走势与全球各大指数反差如此巨大?投资策略应该如何操作呢?

  

  资金正在进入市场

  周二各国央行再度联手注资救市,其中美联储宣布将向一级经销商出借2000亿美元国债,导致美国道琼斯指数创出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3.55%或近417点,重回12000点上方,创出2002年7月29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点数涨幅,同时也创下2003年3月17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标普500指数和纳指也出现5年多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特别是以ADR形式发行的权重股同时大涨,周二中国联通(美股)涨8.67%、中国石油(美股)涨8.03%、中国石化(美股)涨7.66%、中国铝业(美股)涨 9.08%、中国人寿(美股)涨11.16%。而周三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在香港上市的H股也全部以上涨报收,部分个股涨幅还超过3%。而令人费解的是,同样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全部以下跌报收。同样的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大幅上涨,说明其基本面是得到国际投资者认同的,而其在A股市场下跌,凸现出A股基本面的良好和信心的缺失。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并没有出现明显问题,在同一上市公司海外股价大涨的拉动下,A股的跌势应该难以持久。从技术的层面看,沪深300指数3月10日首次跌破年线,上证指数年线失守了十多个交易日,似乎跌势远远没有结束。但为何同一蓝筹股在海外上市的股票纷纷大涨呢?这启示我们,在较为悲观的市场氛围当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积极因素。

  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来看,今年与去年、前年一样,我国仍然延续了8%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相对于美国经济,我国这一增长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可观了。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股市场也开始出现资金净流入,特别是海外投资者重返A股市场,这一点与当初A股跌破1000点大关的情况类似。当市场极度悲观时,也许就是转机出现之日。根据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 的统计,亚洲的股票型基金结束了长达10 周的赎回潮,截至2 月27 日为止的一周,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印度等亚洲市场的股票基金都开始表现为资金净流入。反映了外资对于中国股市重拾信心。其中,中国股票基金在截至2 月27 日的一周内获得了9300万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而此前一周还表现为1.67 亿美元的净流出。此外,QFII 审批再度开闸也会有更多国际资金流入A 股市场。预计3 月下旬开始陆续有1500亿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再加上基金鸿飞的封转开,以及鹏华行业成长基金等8 只基金拆分,还有三家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以及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进入的资金,预计未来两个月增量资金较为丰富。

  虽然指数持续下跌,但多数行业出现了资金净流入,这反映一段时间内资金在各个行业板块的聚集情况。近期资金加速进入的行业依次是:医药、食品饮料、造纸、纺织、建筑、传播文化、化工。这些行业的成交额在近期不断放大,行业指数上升,显示出市场并非没有机会。

  关注三大时间之窗

  从技术面看,上证指数在2007 年10 月创出历史高点6124 之后出现下跌调整,至今调整已历时近5月,最大下跌超过2000 点,跌幅超过30%。只是目前市场尚未出现明显的止跌迹象,不能轻言调整结束,但在支持股市走牛的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认为本轮牛市运行没有结束,其间的任何调整都是牛市中的调整,调整改变的只是上行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下跌实际上使投资的安全边际增大,如果再次下跌,不排除是空头陷阱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建仓的安全区间也许正在到来,应该谨慎把握几个时间之窗所带来的机会。

  第一时间点:3 月底,奥运圣火即将点燃,奥运板块应该在二、三季度存在结构性机会。奥运经济本质是注意力经济,是塑造品牌的大舞台,从以往举办城市的历史实践看,奥运经济会由于资源的相对集中而给举办城市及国家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奥运经济是品牌经济,通过良好的运作,通常能造就一批知名产品和企业品牌。除了股权、地产、资源品等面临重估外,品牌的价值也必然面临重估,品牌也面临重估的投资机会。

  第二时间点:创业板即将推出。市场纷纷预期2008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的可能性较大,创业板的推出迎合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创业板的门槛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较低,储备项目非常丰富,而推出创业板的力度是决定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机会的关键。我们认为推出创业板之初对于上市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这种良好的预期将体现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于持有主要创投公司大比例股权的上市公司的价值挖掘上,创投板块有望在成为市场新的热点。 

  第三时间点:扩容压力的“间隙期”。当前,大盘股的发行数量明显少于去年同期。去年1至2 月份,总共发行了20 只新股,包括了中国平安、兴业银行等5 只大盘股,而今年只发行了一只大盘股中煤能源。由于大盘股相对小盘股可获得更高的申购收益率,因此大盘股发行少就直接降低了今年的摇新资金申购收益。作为先期调整的板块,部分大盘股的调整可能已经较为充分,投资价值开始显现。通过观察各行业的市盈率及股价的变化,建筑业、交运、金融和沪深300 成份股下跌较为充分,长期来看应该具有投资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A股指数表现十分疲弱,甚至跑输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但A股本身的基本面并没有问题,未来的再次下跌很有可能是空头陷阱,我们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市场当中的积极因素。

调整行情再创新低 沪指四千点告急

上海证券报


  周二多方的占优之势,周三再度全线湮灭。尽管外围股市的回暖促使大盘大幅高开,但沪深股指很快便一路放量下泻,再创下本轮调整以来的收盘新低,离4000点大关已不足百点,地产和部分金融股领头杀跌。
  美欧股市、亚太股等纷纷反弹,A股市场却一枝独"绿"。早盘开市,沪指在周边股市暖风中"精神大振"高开近90点,但仅几分钟的冲高行情,很快遭遇了空方的打压。沪指从4272.98点开始震荡下挫,中午收盘时,跳空高开的缺口已经完全填满。午后一直持续逐波疲弱的下行走势,个股和板块轮番恐慌性杀跌,多方稍一反击便遭镇压。与开盘点位相比,沪指全天实际共跌了184.55点,做多热情遭到无情打击。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4070.12点,跌95.76点,跌幅2.3%;深证成指报14348.46点,跌467.26点,跌幅3.15%;沪深300指数报4309.65点,跌131.53点,跌幅2.96%。
  地产板块下跌3.91%,银行类板块下跌3.21%,这两大板块在整个行情中扮演了领跌的角色。沪深两市总市值排名前一百的个股中,仅7只上涨,上证50、中证100指数下跌逾3%。银行、保险股无一翻红,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大跌逾6%,招商地产下跌5.18%。地产股中的保利地产跌停,万科A也跌了4.03%。此外,中国石化、中国远洋、宝钢股份、中国国航、中信证券、五粮液等权重股均下跌逾3%。虽然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中集集团、西山煤电等小幅上涨,但护盘力量整体羸弱。
  权重股失色表现的同时,其他个股也难逆势走强。个股从普涨格局逐渐演变为普跌,之后是跌幅拉大,最终两市近九成个股陷入绿盘。新上海、通信、网络游戏、运输物流、交通设施、创投概念等板块下跌超过3.7%。跌幅较小的主要是受益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的煤炭石油、新能源类品种,这些品种近日已持续表现,但在市场信心受到再次打击后,也难有可观的反弹空间。
  市场出现恐慌情绪也同样在昨日成交放大中可见。午后,沪指将此前阶段新低击破,市场的成交也同时放大。在沪深股指再遭"阴吞阳"后,不少机构认为,大盘已积弱难返,短线操作的风险很大,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抢反弹。

  新低实不足惧 诱空更应提防
  ⊙北京首证
  承接此前企稳走势并受周边市场暴涨刺激,两市昨日大幅跳空高开后稍作上冲便转入明显的逐波回落态势,深证成指、上证180和沪深300还创出调整新低,两市综指年内低点因此也再度告急。市场人气受到沉重打击已是不争的事实,看空之声甚嚣尘上也情有可原,但大家目前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因为真实的底部已越来越近,且一旦形成回升之势,爆发力与持续时间可能也会出乎意外。
  惯性下探或成空头陷阱
  从形态角度看,两市至今的调整幅度已相当充分,而且大盘股指都已插入到去年5月底以后的整理平台内,而这一区域无疑在技术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原因之一是它很可能是长期升势中的第四浪调整,原因之二是该平台内堆积着两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成交量。就平台高度而言,两市综指分别约为930点和330点,高低点均值即中心地带则在3870点和1130点上下,无论是从中期还是短期角度看,此处都极可能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且深综指稳步上行的年线还会成为另一道多方防线,就是说,近日的惯性下探不仅不可怕,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底部即将产生的征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两市主要股指在春节前持续大幅下调时便已经完成了此前形态的量度跌幅,此后虽再创新低,但股指下调速度却呈减缓态势,而在节后弱势整理过程中,沪市周线KDJ等指标则始终处于极低的位置,且布林轨道线下轨(现位于4006点)一旦被击穿,市场就很可能会形成一个重要的中期底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加大了短线惯性下探成为空头陷阱的可能。
  市场不涨则已,一涨七周
  从时间角度看,近两周也处于敏感的"时间之窗"上,市场发生重大转变的可能也相对较大。例如,近期涨跌始终保持在6、7周的末期,本周恰好是1月中旬回落后的第7周(实则为完整的第6周),同时也是去年10月见顶后的第21周,而两市历史上则曾多次出现7周(如著名的"5·19")行情。近日两市完成底部构筑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可能性相当大,而一旦大盘底部得以确认,那么,市场持续回升的时间也很可能会是7周或下调时长的约1/3,且如果大盘越过去年11月低点,行情性质可能便不仅仅是反弹了。
  既然如此,那么,市场真实的底部为何又千呼万唤不出来呢?其中原因大致有三:一曰市场心理,即大家在持续下调过程中一直企盼强有力的回升,但同时担心市场再次回落而急于套现,昨日的无功而返便是一例,而底部的真正完成往往则是在一片看淡之声中诞生的;二曰量能不足,市场在跌破去年底的量能上升通道后,春节后的通道在近日也被刺穿,而近期的绝对成交额则明显受制于前一形态颈线的反压,但在股指再创新低时,量能却并未再创新低,量价因此出现背离,某种程度也表明低位承接力量有所加强;三曰缺乏热点,即市场难以形成具有号召力的持续热点,而蓝筹群体则十分疲弱,但也正因为如此,市场底部才越来越近,底部的完成也就仍需蓝筹多加努力。
  综上所述,市场底部虽渐行渐近,但短期的反复仍难以避免,只是这种反复更多地将会是机遇而非风险,换句话说,就是目前已不宜再盲目参与割肉竞赛,而应认真甄别中线品种了。

保卫战打响时 谁都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

  ⊙民族证券 马佳颖

  

  目前A股市场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4000点整数关口近在眼前,虽然说4000点仅仅是个数字,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政策层面,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对于投资者的信心,4000点无疑是一个临界点。全球共此冷暖,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周边股市近期都是一路走低,在道指跌破了12000点整数关口时,欧美央行联手“救市”,道指创下了多年来的单日最大涨幅。可以看到,不管是美股的12000点,还是A股的4000点,在保卫战打响的时候,谁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A股为何“特立独行”?

  周三,在欧美、亚太股市均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下,A股却特立独行的高开低走,最终以下跌95点收盘。A股市场的4000点保卫战,为何显得如此疲弱?

  首先,从技术角度看,沪指从998点起步,到6124点开始调整,黄金支撑位为4100多点,这一点位可以说已经被有效击穿,接下来将要寻求下一个更低的支撑位。而沪指和深成指的重要颈线位,在经过近一个月内的数次反复后,被有效跌破,从完美的技术分析出发,根据教科书的公式,股指向下破位似乎是在所难免。因此笔者认为,4000点仅仅因为是整数关口,被市场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而实际上4000点一线没有明显的技术支撑。

  第二,CPI涨幅超过市场预期,引发投资者对于宏观调控加强的预期。欧美央行注资2500亿,虽然刺激了国际市场的短期反弹,但这背后也隐含着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征兆。我们注意到,从去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布什政府连续出台了系列的激励措施,以期挽救次贷危机。但是伴随着政府的“救市”举措,金融危机似乎是个无底黑洞,鲸吞着世界财富:去年四季度瑞士银行爆出114亿美元的亏损,摩根亏损13亿美元,花旗、美林均亏损约98亿美元。政府的注资并没有减少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股票市场也没能止住下跌的步伐。目前中国的通胀压力不减反增,央行面临加息与否的两难选择。而全球经济的衰退迹象加重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使得A股市场积弱难返。

  第三,和国际市场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股在昨日依然是以较大的跌幅收盘。这表明A股受周边股市的直接影响较小,之前的中期调整也是市场的内生性原因引发,而昨日的独步下跌走势,则有给政策施压的意思。前面提到,欧美央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积极采取了系列的“救市”举动,而A股在跌幅接近40%后对管理层“救市”之举的期盼明显提高。

  

  管理层会不会“救市”?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管理层为什么不“救市”?会不会“救市”?笔者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经济走势联系得非常密切,欧美央行的注资计划也不是针对股市而言,但是对于宏观经济的刺激很快传导到资本市场,这是一条成熟的路径。但是被我国投资者解读为,政府“救市”,股市就涨。其实不然。如果单纯地为了止住A股的跌势而出台所谓的“救市”政策,诸如减免印花税等等,笔者认为弊大于利。对于管理层会不会“救市”,应该从这样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在股市的宏观层面,管理层其实已经开始“救市”行为。主要的信号有,灾后重建放大了信贷的额度;CPI创新高后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要应对物价过快上涨,而具体使用哪种政策工具要综合考虑,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加息。这些都是为了要缓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压力。而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也表示,2月的CPI指数创新高主要由雪灾影响,宏观调控应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微调,这也是一个偏暖的信号。

  第二,在股市层面,笔者认为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管理层肯定会出台一些直接针对市场的政策,目前虽然有些小基金面临着赎回压力,然而基金手中的现金头寸远没有到很危险的水平。

  从以上这些分析看,4000点的保卫战,很有可能出现暂时无人应战、无功而返的一幕。

四千点支撑力度仍需观察

  ⊙本报记者 张雪 杨晶

  

  周三,A股市场并未能分享到周边市场反弹一杯羹。从大幅高开到恐慌性杀跌,沪指收出的长阴不仅将周二小幅反弹的成果完全否定,还创出了去年10月中旬以来的收盘新低。不少策略分析师认为,受内忧外患煎熬的大盘,短线四千点难成有效支撑位,大盘短线反弹力度也将有限。

  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认为,“市场仍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A股应该是到了需要救市的时候了。”继股权分置改革的送股阶段之后,大规模的流通阶段才刚刚开始;流通比例扩大,股票价格的下降趋势将不可避免。同时境外市场也忧患四溢。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对美国出口下滑将不可避免,而主要由于顺差所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将会出现很大的缓解,这将撼动A股市场过度乐观的基础。

  “虽然周边股市短线反弹,但很难实质性的走强A股市场由于通胀压力大、市场加息预期增强、热钱流入效应并不明显等自身多方面因素,大盘短期表现仍会比较弱。”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军清对记者表示。东海证券研究所也认为市场大幅的波动下行,主要是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担忧。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吴一萍则认为,即便蓝筹股的估值目前已跌落到合理区间,但市场根本性融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长线资金很可能会持续撤离。

  4000点的阶段新低是否会被跌破?东海证券研究所表示,在大盘震荡筑底的过程中,反弹动能也在积聚。吴一萍认为, H股在一定意义上将托住了大盘的重心。因为香港中资股的上扬,使得A-H的溢价略有缩小,周三盘中的中国中铁已出现瞬时“倒差价”,虽然A-H溢价缩小是必然的趋势,但短线来看“倒差价”会引发一定的反弹,大盘股对“倒差价”的存在会反复抗争,不过大盘的反击力度有限。王军清也认为,后市4000点被击破很有可能,短期下档支撑位可能在3700-3800点,建议投资者谨慎,注意控制仓位。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范福春回应市场热点:谈税收政策、申购新股和股指期货
下一篇:▓▓▓上海3月13日纸币最新报价(阳光)▓▓▓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