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基金经理揭投资内幕:股市不是发横财之处

[日期:2008-01-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证券日报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丛书”近日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套由基金经理执笔的投资图书,作者中既有公募基金投资总监,也有私募基金经理,是国内基金投资高手的一次集体亮相。

面对这波大牛市的风风雨雨,虽然不同基金经理持有不同的投资理念,但他们都见证并记录了每一次震荡,留下了对每一个大事件的思考。这些记录不仅让广大投资者了解了基金经理投资时是怎么分析的、面对震荡时是如何想的,而且还告诉了我们关于投资的许多秘密武器。

这套丛书的第一本《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已经面市,作者是广发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兼副总经理朱平。作为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朱平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文笔轻松流畅,常常以浅显的小故事和新闻热点来解读深刻的投资道理,已经拥有一群相对稳定的“粉丝”。《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完整再现了他在这轮大牛市中的心路历程,他在股市几个关键点位上写的几篇文章,现在读来仍然颇有深意。这本书无疑是对他的投资理念的一次总结和升华。这里给读者展现几个朱平的投资小笔记,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

股市不是造星梦工厂

说到股市,不少人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发横财的地方,其实不然。

在中国股市每年能获得10%的收益已经是非常好了,但问题是大多数股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高的收益水平,尽管现实中大多数股民的收益状况比这要差很多。太多的人抱着发财的梦想来到股市,但股市其实只是一个实现财富增值的地方。如果有人碰巧在某一段时间,比如在美国,买了诸如微软、DELL或像国内苏宁的同行BESTBUY(百思买,美国家电行业连锁巨头)之类的股票,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可以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益。但这些公司初始规模很小,其投资数额与市场总体投资数额相比,比率可以与中六合彩的概率相比了。而国内由于缺少成长空间巨大、扩张速度极快的公司,即使最好的投资也就是中集集团,10年大约也就有13倍左右的收益。目前,在国内A股市场再没有第二个公司可以为投资者10年带来10倍以上的收益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美利差倒挂催生敏感资金做多动能
下一篇:小光看盘—春节日益临近行情再续坚挺走势(08-01-24)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