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猜想:红色星期一概 率70%? 猜想一:红色星期一可期? 概 率:70% 点评:本周的走势显示出A股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周边市场的走势将直接左右着A股市场的后续走势。而由于周边市场经过持续的急跌之后,也面临着超跌反弹的动力,所以,下周A股市场的外围环境略趋乐观。不排除周一再现红色星期一的可能性。 猜想二:轮胎板块或迎来新机会? 概 率:65% 点评:近期由于轮胎巨头们开始放弃抢占市场份额的战略方针,渐渐涨价, 从而使得轮胎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风神股份、黔轮胎等品种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机会。而轮胎配件行业的相关品种也值得跟踪。 猜想三:创投概念股反复逞强? 概 率:60% 点评:由于创业板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信息相对强烈,从而赋予创投概念股新的做多动能。而由于目前不少创投概念股的本身业绩也处于拐点预期中,比如说同方股份、钱江水利等。因此,创投概念股有望反复逞强。 猜想四:人民币资产股或企稳弹升 概 率:65% 点评:近期人民币升值幅度有再度提速的趋势,加上银行股、地产股2007年业绩纷纷预喜,而且银行股在2008年一季度由于税负的降低以及贷款利率的重新定价等因素,未来的业绩或将出现强劲增长的态势。因此,不排除此类品种在下周企稳弹升的可能性。 猜想五:股权重估股或产生新黑马? 概 率:65% 点评:由于扩容提速以及一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增长的推动,或将面临着股权资产重新估值的动能。比如说券商在2008年或将接二连三地上市,极有可能刺激券商概念股的崛起,持有招商证券股权的中海海盛在本周的一度异动就是如此。(秦洪 渤海投资) 应健中:多空搏杀力度加大 在年下影线中建仓 今年股市开盘后到现在为止也就13个交易日,在这短短的13个交易日中,多空搏杀的力度开始加大,股指的震荡空间也开始变大,我们终于等来了2008年年K线的下影线。 以往每年新年伊始,我都会向投资者传导这样一个理念,即以每年的年开盘指数为基准,在下影线中一路买下去,全年都会有良好的回报。今年的年开盘指数为5265点,到现在为止,上证指数上摸到5522点,本周最低下探到5039点,目前股指在年开盘指数以下运行,这就意味着市场在构筑2008年的下影线,这给空仓者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建仓机会,大盘如此,个股同样如此。 我们终于等来了股指和个股的年下影线,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尽管这年K线的下影线来得有点恐惧,市场面临劈头盖脸的打压,2008年的第一波下调行情来得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美国花旗集团的巨亏怎么让一向走独立行情的中国A股市场陪绑?在这种无理性的抛压下,市场的机会反而显现了。有句投资名言说得好:“恐惧和贪婪本身并没错,错的是我们总是在应该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应该贪婪的时候恐惧”。由于大盘大幅下调,现在到了该贪婪的时候了。 我们终于等来了年下影线的构筑,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今年年K线的下影线究竟会下探到何处,猜谜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没办法把握市场,却完全有能力把握自己。从现在起,每隔一段指数位就开始进行战略性建仓,一直到买完为止,应该说在今年全年定有回报。在恐慌的跌势来临之际,我们不要忘了,今年是上市公司业绩最好的一年,也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最快的一年,目前正值年报潮到来,应该是个股行情最活跃的时候,这段时间也正是上市公司向股东们献红包的时候,所以,进行战略性建仓的时机已经来临。 在年K线的下影线中进行战略性建仓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无论是从大盘的角度还是从个股的角度出发,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操作。道理很简单,2008年的开盘指数5265点不可能是今年的最高指数,已经摸到过的5522点也不可能是今年的最高指数。可以这样认为,年头市场调整得越彻底,今年的行情就越大。 年报潮已经拉开了帷幕,从现在起,个股座次开始重新排定,在年报潮这段时间中,市场的热点还是在小盘股和小市值股票上,那些年报预告有较大盈利的股票、那些资本公积金含量高的股票、那些在业绩上有股本扩张潜力的股票都可以关注。指数还将宽幅震荡,但只要您选股选对了,大可不必理会指数的波动,轻指数、重个股,不必自己吓自己、自己吓别人、别人再来吓自己,吓来吓去,最后吓掉的是机会哪!(应健中) 不要人为地放大“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最近被引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顾名思义,是指某地有只蝴蝶搧动了一下翅膀,结果却引发了远方一场山呼海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发生在任何地方的事情都会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共振。时下,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对中国股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人们把这个称为是“蝴蝶效应”的结果,应该说是颇为形象的。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确实不可小觑,虽然次级房贷本身数量不是特别大,但通过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之类的衍生产品,它就被成倍甚至成10倍地放大了,而且购买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不仅仅是美国的金融机构,欧洲、中东乃至亚太地区的金融机构也纷纷购买。所以,一旦美国次级贷款出现偿付危机,问题就会被迅速放大并蔓延到全球。最近,美国的几大投资银行相继公布了因为次贷而出现的坏账额,这刺疼了世界,各国和地区股市普遍下跌,亚太地区更是形成了“小型股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于次贷危机之外,事实上,在周边市场大幅下跌之后,沪深股市出现相应的调整恐怕也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从近期沪深股市的表现看,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似乎被过度放大了。平心而论,人们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担心无非是这样两条:其一是金融机构因此出现大量坏账,导致其经营能力下降,其股票大幅下跌;其二是因为危机的爆发影响经济的发展,引发衰退。就金融机构坏账来说,现在已经出现,虽然还不知道其规模究竟有多大,但相当大的部分已露出水面,不至于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现在世界各国的央行都在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免于它们陷入支付困境。至于经济衰退,这是有可能的,但到底幅度有多大,恐怕还很难说。在美联储连续降息之后,衰退能否得到控制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就以上这两点来说,前者与中国经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后者可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现在还难以量化。在这种情况下,预期中国经济发展会遇到某些新问题(如出口增长放缓等)是有理由的,但这未必会导致经济大规模滑坡与股市全面下跌。人们注意到最近沪深股市中银行股跌幅很大,唯一可解释的理由是美国银行股的大幅下跌,但美国的银行因次贷危机出现亏损,中国的银行大多还保持着50%乃至更高的增长率,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很显然,此刻中国银行股的下跌没有太多的道理,只能认为是市场情绪化所致,或者说是“蝴蝶效应”被人为放大的结果。 当然,人们不能因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无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但同样也没必要无原则地夸大次贷危机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蝴蝶效应”要能起作用,关键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增熵现象。如果增熵现象是自然形成的,“蝴蝶效应”就是必然的。但如果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搞出来的,这样的“蝴蝶效应”就是非自然的。回到股市的话题上,现在人们要注意的是不要人为地放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让“蝴蝶效应”无休止地蔓延,危害正常的金融秩序与投资心态。(桂浩明 申银万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