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合伙人”的价值在哪里?

[日期:2008-01-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目前的股藏市场中正在出现热门品种,其中之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合伙人”股票册。那么,“合伙人”股票册的价值在那里那呢?每个人在收藏此册时是否要了解这个收藏品的潜在价值再进行收藏?是否也要知道她未来的价值有多高再设计投资方案?为了解答众人的这些疑问,我们通过深入了解,把知道的几方面情况简述给大家,以便大家自己思考和定夺。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合伙人”股票册的价值大约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独特的文化;其二是特殊的经历;其三是清库、回收与销毁的过程;其四是收藏品的类比性。

一、其独特的文化

众所周知,作为华人的楷模和杰出人物,尤其是在工商企业界,李嘉诚是个成功的典范。李嘉诚之所以成功,主要是他勤奋、善于思考、吃苦耐劳诚信待人并具有超前的眼光和智慧。在一次有李嘉诚出席的会议上,有记者请教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时,李嘉诚只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太阳每天从各家的阳台上走过”。此话虽短却能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

现在李嘉诚不但已是香港工商企业界的名人,李嘉诚作为华人的首富和华人的杰出代表也无可争议。全世界的华人,推崇李嘉诚的奋斗精神是出于一种自发自愿,而作为李嘉诚的合作伙伴则成了一种时尚和人们的想往。“合伙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一本股票珍藏册,其意是在满足人们在心里上的这种需求,同时也在引导人们学习李嘉诚的奋斗精神(中文搜索李嘉诚网站有大量内容)。

二、合伙人的特殊经历

2002年底,香港金银库公司(香港一金融单位)洞悉了中国证券文化即将兴起,他们觉得这即使一种文化又将成为产业,这将是一次大好的赚钱机会。在充分构思和准备后,他们利用关系巧妙打破传统,从香港联交所出印了一万枚含一股股权的“长江实业”公司的股票(:原计划出印十万张,此一万张是首印数量,待印数量因被查已停印),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制作,出品了一万册“合伙人”股票册。2003年初,“合伙人”股票册通过国家邮政局的渠道在中国销售,而香港金银库则通过其在国内的代理人在宣传方面给予配合。20034~5月,全国五大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和深圳)同时举办了诚信销售活动。诚信销售:即不付钱可先把股票册取走,当您认为此册值得销售价580元购买时再来付款并加盖诚信章作为纪念;若您认为不值销售价580元时可把此册送回也加盖诚信章作为纪念,未送回部分作为赠送以便进行中国人的诚信度测验。

诚信销售活动的开始,成了香港文化和政策法规与大陆(中国)文化和政策法规大碰撞的开始。

首先,诚信销售突出的是“合伙人”内装含权股票,在大讲含权股票价值高的时候无意间违反了中国当时的政策QDII(:QFII是境外人士购买国内股权,QDII是国内人士购买境外股权),在中国尚未放开境内资金购买境外股权时,在国内销售境外含权的股票,显然违反了国内的QDII政策,因此证监会派出调查组查问“合伙人”的销售和宣传并勒令其停止。

其次,诚信销售活动与测验国人的诚信度活动直接违反了国家统计部门的政策,试问?一个境外公司或代理人有何权利在国内搞统计活动?尤其是搞全国性的评比活动与测验!因此国家统计部门派出调查组查问诚信销售与评比活动并勒令停止。

再其次,全国五大城市同时举办诚信销售活动与测验,违反了国家的公安条例、惊动了国家公安部与北京市公安局。因此,公安部与北京市公安局又来调查此事。在各部门调查时又惊动了国家邮政总局,邮政总局也派出调查组等前来调查。

在国家六大部委的调查追问下(:此事为不完全可靠消息,未必100%准确,在此作为一种事件描述,不作为事实依据),销售活动被迫停止,未售出部分全部封存。

此事件到此并未就此完全结束,由于“合伙人”股票册上印制了李嘉诚的肖像和“长江实业”公司的司标而未获权属方的同意,因此“长江实业”公司发来律师函要求香港金银库公司停止侵权、停止销售并进行销毁和公开致歉。律师函大意是:“合伙人”股票册以盈利为目的,使用“长江实业”公司司标也未经权属方同意,属侵权行为,如不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销毁,“长江实业”将保留使用法律的手段和权利(具体可参看证券收藏网)。在此压力下,香港金银库公司不得不下令停止销售并回收销毁。

三、清库、」回收与销毁的过程

20043月,有一家公司知道了“合伙人”的这些情况,他们准备了一笔可观的资金欲购买之作为文化用品,然而,由于价格问题而暂时“搁浅”。20044月初,“合伙人”急于降价处理再次寻找买主时,当时那家公司老总出门在外准备回来再压低价格,而“合伙人”持有方误以为该公司无意购买,便忍痛拆册取芯(取出册中的股票寄回香港上市交易),而当取出股票的包装册作为废品卖出1800余元之后约一星期,该公司老总已回来再欲购买为时已晚,因此,这事成了双方的遗憾。

从此事的经手人处我们了解到:一万册“合伙人”股票册中取出股票回到香港上市的准确数字是6850枚,存留于国内的准确数量为3150册;根据销售情况“合伙人”在国内市场的分布为:用于攻关送礼600700册,市场零散销售2000余册,能进入收藏品市场流通的不超过400500册(注:不包括零散销售的回流)。

为了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有人从5月份开始在上海“卢工”挂牌收购,整整3个月的挂牌没有再找到货源证明此消息是真实的。而随着此消息的扩散,“合伙人”股票册开始被人追逐,其价格也开始逐步涨升起来,至今已出现进入“时间牛市”的迹象。

四、收藏品的类比性

由于收藏品而惊动政府的事件在全世界都很少出现,纵观几百年的中国收藏史,由于一种收藏品而惊动政府的事件更为罕见,尤其是政府六大部委同时查处一种收藏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先例,而“合伙人”的事件应当说在收藏界成为一个奇迹。那么,作为收藏中人,尤其是善于发现价值和善于发现题材的收藏中人,重新审视和定位“合伙人”的收藏价值,是否也是自己收藏观和投资观的重新定位呢?

“合伙人”如何重新定位?她的价值能是多少?我们现在还很茫然,但是我们能从一些有过特殊经历或是有特殊文化题材的收藏品中找到借鉴或是答案。

简述而言,在集邮界的“中银错片”,由于英文出现错误发行后实行回收,其面值04元,发行价012元,流进市场的量8万片左右,现市价400多元,历史高价5000多元;“祖国山河一片红”,发现错误停止销售,面值8分,流进市场几千枚,现价10;“梅兰芳”小型张有特殊文化题材,发行量20000枚,现价16000余元。钱币方面,错版“龙凤呈祥”彩银币,发现错误停售、回收,流进市场数量1000多枚,现价10000多元,历史高价50000多元。还有许多例子在此不多出。

从以上例子中不难看出:凡有过停售、回收或有特殊文化题材的收藏品,在收藏界都逐步成为高价品种,而“合伙人”的停售经历要远比上述品种复杂得多,况且,在股票收藏这个新兴市场中,其价格的上升更具爆发力,至于“合伙人”到底能值多少价值,让历史来证明吧!(仇振川)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南海1号”与“认购证组号”(下)
下一篇:邮股合一尽显霸王风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