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银行股独秀 战机几何?

[日期:2008-01-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提要】11日银行类大盘股从昨日飙涨的钢铁股手中接过上涨"接力棒",担当起领涨大盘的重任,银行类板块指数也在个股普涨的带动下创出近两个多月来的最高水平。银行股战机是否再现?

    热点轮换 金融股整体走强  

    银行股集体拉开了架势上涨,基本完成了向上的突破,预计近期仍有一段上升。不过作为权重股拉动指数后市场普遍出现下调。在周四的分析中我们提到了最近权重股如果带动指数市场有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没想到周五就出现了这种情形。市场总体是普跌的,上涨家数大约不到下跌数量的一半。很多品种出现了回档现象。尤其是很多短期涨幅较高的品种调整比较凶猛。短期这些品种恐怕还要进一步整理,而银行股一股独大的行情可能要延续到下周。短期仍然高看一线。

  无论市场近期热点如何交替进行,期货概念股依然稳步上升。这个板块可能是近期最稳定强势的板块。虽然涨势不猛烈,但是龙头轮流当,带动板块整体步步上升,最早是弘业股份(担当龙头,其后是中大复牌连续涨停,随后是厦门国贸连续拉升,今日捷利股份开始放量突破,不知不觉中期货股的股价已经非常接近,大部分都到达了30元附近。但是走势依然红而不紫,表明后期仍有行情可作,至少作为这个版块来讲股指期货是最大的利好刺激。期指不出之前,这个板块会继续上升,股指期货出来之后是短期冲高还是如何就要到时候才能判断,但是总体来讲期货股的行情恐怕要贯穿08年全年。当然受益的券商股仍然会继续长线上升。这个阶段金融股走势更强一些。

  奥运板块的走势偏离我们的预期,今日出现了继续的调整,看来短期还要整理一下,短期继续观察一下。有色品种继续看好,调整非常强势,下探幅度有限,下周仍有行情可作。中短线仍可积极介入。其他板块大多处于调整状态。参与的机会不多,耐心等待转机。指数继续平稳上推,近期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然处于安全状态。 (七月投资)

    两市缩量沪强深弱 沪指三连阳稳步上升

    在美股被降息预期推高后,两市股指小幅高开。早盘沪指在中石油、金融股集体启动反弹的作用下一度冲高攻上5500点,而后回落。午后随着中国石油和部分地产股冲高回落以及中国联通展开调整,两市大盘均出现回落盘整走势,股指的杀跌也导致了市场筹码的松动,个股下跌家数较昨日明显增多,深沪两市指数震荡调整,金融股表现强势,题材股表现疲弱。热点切换,市场分歧开始显现,市场“翘翘板”效应明显。

  指数方面

  沪指开盘报5471.39点,最高5500.06点,最低5442.40点,收盘报5485.06点,上涨28.14点,涨幅0.52%,成交金额1572.37亿,316只个股上涨,537只个股下跌;深成指开盘19034.26点,最高19076.44点,最低18840.44点,收盘报19016.59点,上涨77.31点,涨幅0.41%,成交金749.27亿,299只个股上涨,402只个股下跌。

  盘面观察:

    金融权重集体走强,而指标蓝筹股经过前段时间的泡沫挤压,投资价值日益体现,从今天走势看,银行股带动整个金融板块涨幅达2.34%。中石油、万科A等大权重指标股的走强,也使大盘盘中没有出现大幅跳水。煤炭、水泥板块表现一定的抗跌性,日前强势的化工股、农业、资源类股等表现较弱,电力股更是做空的主力。市场热点切换,强势股略作回调是回吐的显现,指数震荡格局显现,大盘依托五日均线缓步上推。短线来看,业绩优良的个股则继续是资金关注的对象。预计大盘略作调整后应还有再度走强的机会,中线向上的步伐仍将继续。

  个股方面:

  金融板块:整个板块涨幅高达2.34%,银行个股整体飘红成为今日明星,华夏银行(600015)10.02%封停领涨、浦发银行(600000)涨8.13%、兴业银行(601166)涨7.06%、招商银行(600036)涨4.48%、工商银行(601398)涨2.09%;板块其他,中国平安(601318)涨2.44%,中国人寿涨0.63%、中信证券(600030)涨1.64%。

    其它权重股方面:中国石油(601857)涨0.65%、中国国航(601111)涨1.71%、万科A涨1.67%、宝钢股份(600019)跌0.15%。

    水泥行业:午后在*ST天保巨量封涨停的带领下,西水股份(600291)大涨7.69%、巢东股份(600318)涨3.19%,整个板块涨幅达1.12%。

  消息面分析:

    尚福林与科技部部长万钢会谈创业板;去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10.2倍;深综指再创历史新高;国税局重申:股票交易所得不纳税;七成上市公司预告今年高增长;3G概念气势如虹,传闻中国电信业重组方案已确定。

    银行业:高增长依旧可期 关注5只龙头股

    事项:

  投资者无需从过度乐观迅速转变为过度悲观。高增长及较低估值的银行股不仅不可怕,反而具有强大的买入吸引力。投资者对银行股的追捧热情突然降温,开始担心宏观调控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我们认为对此不用过于担心,我们坚持认为调控不会过松或过紧,适度调控只会导致经济软着陆,在此前提下,我们预期上市银行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仍可达44.5%(相对于年度策略中43%的增长率,主要是新考虑了两个因素:贷款额度控制以及进度控制的负面影响、中长期贷款重新定价滞后效应的正面影响)已经适度考虑了宏观调控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进度控制等),而且我们预测上市银行2009年的业绩增长也超过25%,展望综合化经营可能在2009年及其后几年带来的超预期利好,我们认为银行股现在的估值水平在整个市场中是相对安全的。

  长期而言,我们依然更看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的综合竞争优势。而且在紧缩的的环境中,这些具有分支机构以及零售业务优势的银行在流动性方面更具有安全性;同时,紧缩的政策会推升同业拆借的资金收益率,这些流动性充裕的银行将适当受益,可以弥补贷款增速下降的损失;而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将受到贷款减速和资金成本上升双重压力。

  短期来看,初步分析08年一季报,个别银行净利润增长会非常之高,提醒投资者在一季度可以关注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因为从一季度的业绩同比增长的角度分析,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增长、有效税率降低)、浦发银行(有效税率大幅降低)、交通银行(有效税率大幅降低)、民生银行(去年一季度信贷较少、营业费用增速下降)、北京银行(有效税率大幅降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可能会非常高,初步估计可能会达到100%,虽然是一次性效应加低基数效应带来的高增长幻觉,但或许会给过度恐慌的投资者带来些许安慰、从而增强信心,因此我们提醒投资者在一季度予以关注。

  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一季度的业绩增长预期也会较高,也可以适当关注。

  关于08年一季度各银行净利润增长率的具体测算,待本周07年贷款数据公布后,我们会有更详细审慎的报告。(中信证券)

    银行业:增长动因不减 短期内或将面临压力

  辞旧迎新,挑战与机遇的新年盘点

  2007年,银行业指数整体增长80%,基本与行业净利润增速预期一致。纵观2007全年,宏观调控和业绩增长作为两大主题伴随行业始终,进入2008年,银行面临的外部调控压力将加剧,所幸的是,经过几年转型和治理,银行内生增长动因日渐清晰,成为行业长期成长的有力支持。

  年终岁末,我们盘点银行业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宏观调控和限售股解禁两大方面。其中对银行影响较大的宏观调控集中在信贷控制、流动性收紧和房地产行业调控三大主要方面。

  我们认为信贷控制将从规模上对行业增长产生向下压力,但额度减少将明显提高银行的资产定价能力,从而对整体利息收入增速的影响不大,甚至可能为正面;流动性收紧的调控主要体现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上,而银行短期资产配置比例约为30%,预期中的调控幅度不会对行业的流动性产生危机性打击;银行持有的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占比约为27%,房地产调控将对08年房地产市场量产生较大影响,但预计08年房价全面下降的可能性不大,银行持有抵押资产大幅减值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08年,限售股解禁规模较大,短期内对市场将产生一定压力,可能会成为短期调整的主要原因。解禁压力集中在2月和5月,分别是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正在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1)中小企业贷款等相关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抵消信贷规模小幅下降的不利影响;(2)融资顾问、财富管理等新兴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部分抵消基金代销收入的下降;(3)税率下降带来明显的利润增长;(4)净拆出行受益资金收益率上升。

  因此,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绩稳健增长明确可期,现阶段估值优势明显,但短期内可能会受到解禁和市场等因素影响面临一定整理压力,预计随着调控预期明朗化,将迎来新一轮的年报行情,建议根据市场状况逢低买入,维持“推荐”的长期投资评级。

  行业成长:增长与调控相伴而行

  2007年已落下帷幕,银行业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行业指数整体增长80%,基本与行业净利润增速预期一致。纵观2007全年,宏观调控和业绩增长作为两大主题伴随行业始终,进入2008年,银行面临的外部调控压力不减,所幸的是,经过几年转型和治理,银行内生增长动因日渐清晰,成为行业成长的有力支持。

  增长:业务转型效果释放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大幅提升银行的资产盈利能力,上市、并购等快速扩张则从规模上进一步助推利润增长。业绩的快速增长带来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预计07、08、09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5%-75%,45%-55%,30%-35%,高于同期大盘50%、30%、20%的预测,07、08、09年行业整体PE均低于大盘整体。

  调控:2007年经历了十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六次加息,调控力度之大和频率之高前所未有,宏观调控从干扰项一跃成为影响行业景气和整体走势的重要外生变量。指向通胀的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调控等手段,引发了对银行流动性和收益性可持续发展的担心,房地产业严控预期不减,银行自然首当其冲成为除房地产业外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盘点市场担心:看清楚便没什么可怕的

  信贷控制:限制规模增长,但利息收入增速可维持端

  2007年初的央行工作会议将M2增速目标定在16%左右。到11月末,M2增速为18.45%,远高于年初的目标,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59亿元,增速为15.94%,预计全年增速在15%-16%左右,也高于全年15%的要求。

  2008年,央行工作会议定下今年调控主基调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调控。预计今年M2增速仍约为16%,贷款余额整体增长控制在13%-14%,低于去年2个百分点左右,预计细化到各家银行,对国有银行可能是净增量控制,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可能是净增速控制。由于信贷控制,2008年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将慢于2007年,但考虑到信贷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我们认为,整体利息收入增速放缓的可能性不大。

  流动性收紧:短期资产配置多元化缓解现金储备压力

  央行2007年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发行特别国债,重新起用特别存款,各项紧缩调控指向“流动性泛滥”。面对14.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家银行在央行的现金储备基本完毕,资产配置结构调整加快。同业拆借、同业存放、短期投资等短期可动用的资产成为银行应对调控的流动性储备。截至07年3季末,银行平均现金比例(现金/存款)为14.39%、短期投资比例(短期投资/)为12.15%,所有流动性储备比例(包括现金、存放、拆借、短期投资)为31%。短期资产配置多元化在兼顾收益性的同时,缓解了现金储备压力。

  房地产业调控:抵押物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目前,银行所持有的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主要在房地产类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截至3季末,上市银行平均持有房地产类公司贷款占比为9%,个人贷款平均占比为18%,与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约为27%。

  与2006年全年量价平稳相比,2007年房地产市场在年初经历了量价萎缩的阵痛后进入快速上升阶段,4季度开始,受调控影响,成交趋缓,预计2008年商品房平均交易价格将保持稳步略升的态势,银行抵押物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流通股解禁:短期内成为市场调整的主要压力

  2007年银行业解禁流通共计184亿股,集中在5月和10月,以解禁流通股规模对现有流通股压力测算,主要对浦发、兴业、民生等个股产生较大压力。2008年银行业将解禁300亿股,集中在2月和5月,就个股来说,分别集中在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预计08年上半年,流通股解禁将在短期内成为市场调整的主要压力。

  行业景气动力:柳暗花明又一村

  根据07年前3季度年化数据计算,各盈利动因对07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贡献度排序为:信贷业务带来的利息净收入、拨备压力减轻、成本控制加强、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等。虽然08年行业面临的政策红利逐渐消失:信贷控制带来规模增长放缓、资本市场调整带来基金销售等中间业务收入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交易清淡带来银行相关资产质量的压力等。我们仍然看到,对于行业来说,新的盈利增长点正在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小企业贷款等相关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抵消信贷规模小幅下降的不利影响;(2)融资顾问、财富管理等新兴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部分抵消基金代销收入的下降;(3)税率下降带来明显的利润增长;(4)净拆出行受益资金收益率上升。

  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成为息差增长动力

  我们对2008年银行业净息差持乐观看法,主要基于三点判断:1)部分中长期资产年初集中上调利率,体现去年6次加息的累计影响,提升行业平均NIM 20-30 bp;2)信贷额度控制提升了信贷资源稀缺性,银行资产定价能力上升,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将加大,预计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将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平均上浮30%左右;3)即使在不对称加息中,考虑到利率市场化进程,活期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和可能性。

  融资顾问、财富管理业务支持中间业务收入继续增长

  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带来相关基金等产品销售收入下滑,对08年中间业务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但根据工商银行3季末数据披露,工行40%左右的中间业务收入来自资本市场,而60%左右则来自自身稳定业务,预计08年与基金销售等相关中间业务收入下滑影响有限,而银行混业步伐加快带来的融资顾问收入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将部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

  税改直接推动净利润增长

  08年两税合一和税基扩大,银行业受益较大,我们预计,不考虑税改因素,08年银行业务整体增速约为40%,而考虑税改后,整体增速提升至55%。在三个子版块中,税改对股份制银行推动最大。

  资金紧缩提高资金净拆出行收益率

  资金面收紧将全面提升资金成本,在拆借市场上,拆出利率和拆入利率均会推升,对拆出行而言,收益率将会上升。在拆借市场上,上市银行整体为资金净拆出,国有银行净拆出资产占比在三大子板块中最高。

  行业策略和个股推荐

  行业:长期“推荐”评级,关注短期调整压力

  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绩增长稳健可期,估值优势相当明显,但短期内可能会受到解禁和市场等因素影响面临一定整理压力,预计随着调控预期明朗化和解禁压力消化,将在年报前后整固信心,建议可以根据市场状况逢低买入,维持“推荐”的长期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兴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看好自主创新能力和强烈扩张冲动带来的高成长性,低成本扩张和资产结构多元化将弱化部分扩张风险。公司的个人贷款业务完成战略性扩张,将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控制;网络布局和业务联盟已然形成,渠道优势将提升服务能力;金融债券补充长期稳定资金以配合信贷投放;存款占比较小,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对利润压力相对较小。

  招商银行:向零售业务和个人业务转型完成较早,资产结构合理,风险控制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较强,看好稳健增长能力。

  工商银行:龙头地位带来绝对规模优势,具备强势扩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中间业务和个人业务优势将进一步释放,资产调整空间大,抗风险能力强。

  近期推荐:北京银行、深发展

  北京银行:以系统业务打造低成本公司业务发展模式,资金相对充裕,异地扩张稳步推进,中小企业业务份额位居北京市场前列,“社区银行”转型试点推进,建议关注行业估值整体回升中出现的买入机会,提醒明年9月出现的大小非解禁流通对股价的压力深发展:专注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后续融资呼之欲出,期待宝钢入股甚至可能控股深发展为其带来的战略发展机会。 (兴业证券)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上海1月11日纸币最新报价(阳光)▓▓▓
下一篇:沈阳股藏市场及时报道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