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7-11-23 01:58
千点大调整 A股总市值“缩水”4.8万亿元
跌破五千大关 “黑色星期四”似成魔咒
⊙本报记者 许少业 杨晶
“黑色星期四”似乎成为市场的魔咒。昨日,沪深股指跌幅均超过4%,双双创下近期新低,沪市五千点大关无声跌破,深成指更是击穿了半年线。
这已是最近一个多月来连续第六个“黑色星期四”。尽管本周加息预期减弱对大盘反弹较为有利,但周边市场依然疲弱难振,拖累两市大盘继续向下寻求支撑,“黑色星期四”因此再现。
与上周“黑周四”相比,昨日两市股指的下挫程度更为严重。沪深股指分别跳空100.35点和377.62点大幅低开,早盘在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等品种反弹带动下,两市股指曾将跌幅收窄,但早盘缺口依然无力回补。午后随着权重股集体加速下探,沪深股指双双将前期低点“轻松”击穿。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以4.41%的跌幅收于4984.16点,下挫230.07点。深证成指下跌4.77%收于15949.36点,下挫798.83点。沪深300指数最终下跌225点,以4.5%的跌幅收于4772.62点。两市合计成交再次跌破千亿级别,仅为996.7亿元。
行情显示,昨日权重股的重挫依然是股指杀跌的主动力。中国石油以4.64%的跌幅收在35.11元,单只拖累沪综指约55.6点,该股计入指数后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对市场的价值中枢产生较大冲击。两市总市值排名前二十的权重股中,近一半的跌幅超过5%。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7只个股合计拖累沪综指近119点,占沪综指总下挫点数的一半。
同时,由于股指出现破位下行,投资者恐慌情绪加剧,其他个股平仓盘涌现,致使大盘雪上加霜。最终两市上涨个股仅80余只,不少基金重仓股位于跌幅前列。前期反弹强劲的中小板综指也难续升势,昨天一根长阴线将本周三天的反弹成果完全抹杀。不计ST股和未股改股,昨天有15只个股封于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午后大盘加速杀跌时,成交有所放大。尽管抄底盘入场几次欲掀起反击,但在沪指接连下探直至最终击破五千点关的过程中,市场恐慌心理逐波加剧,汹涌的抛盘几度将多头的努力完全镇压。不过,多数机构认为,在短期急跌之后,短线反弹很可能一触即发,沪指半年线位置将成为多方一道重要的防线。
A股市场亟需走出“三大误区”
![]() |
昨日午盘出现连续的恐慌性杀跌,杀跌量能逐级放大,沪指最终跌破5000点。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机构席位持仓从最高点的23.54%下降到了21.97%,对盘面基础造成一定影响,后市操作还需控制风险。技术方面,KD死叉越走越低,死叉位接近30,杀跌力量还没有完全释放,但是受到4854支撑位的支撑,大盘并不会像昨日盘面那样连续下跌。(万国测评 王荣奎) |
⊙世基投资 王利敏
误区之一:看着美股操作A股
沪市低开100点已经不是第一次,11月2日也出现过跳空低开102点的情况。相比较而言,上一次的跳空除了隔夜美股同样暴跌外,还有冲关6000点受挫、中石油即将上市等多重原因,而昨日的大幅跳空仅仅因为美股和周边市场的暴跌影响。
虽然,由于A股市场逐渐国际化,A股走势与全球股市的关联度会不断加大,A股投资者多关注一点周边市场的情况非常必要,但完全看着周边股市,尤其是看着美股走势操作A股就大有问题了,特别是近来部分机构投资者也按照这种思路操作,已经使市场走入了误区。原因很清楚,每个国家的股市都是该国的晴雨表,自然不可能美国刮风,中国就下雨。
A股市场近期虽然面临着调整的要求,但国内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人民币升值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性过剩等等众多因素都决定了目前的调整依然属于牛市中的调整。
误区之二:看着港股操作A股
除了上述误区外,近来众多投资者采取了看着港股操作A股的思路。看上去,后者比前者似乎更加实际一点,其实也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虽然港股中不少H股与A股同属一家上市公司,两者的股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权威人士的观点是,目前两者保持的价差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近来一些QDII基金大量建仓股价大大低于A股的H股,但最新传来的消息则是多数陷入了“滑铁卢”。由此可见H股和相关A股的关系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么简单。
目前,有人将前一日港股的涨跌作为次日A股走势的依据,明显步入了误区。我们知道,港股近日的暴跌一是因为“直通车”缓行,二是因为大盘短期内由20000点涨到30000多点,盈利超过50%的获利盘大量涌出造成的。与此同时,A股许多股价本来涨幅就不大,经过近日的持续大跌,多数已经被打回原形,甚至更低。
A股投资者看着这暴涨后获利回吐的港股操作A股,不是明摆着进入误区吗?
误区之三:看着中石油操作A股
近期市场的第三个思维误区是看着中石油走势操作手中的股票。按照这一思路,只要中石油没有真正止跌,大盘就不会止跌企稳。
从中石油11月5日上市以48.6元天价开盘以来,该股几乎一路下跌,与此同时大盘也是跌跌不休。尤其是本周起该股开始计入指数后,该股作为特大权重股对大盘的杀伤力是有目共睹的。但中石油的下跌毕竟不能与大盘的下跌划等号。前者的下跌是开盘价过高的一种价值回归,而且由于其开盘定位过高,估计仍有相当长一段定位的过程。从历史上看,中石化、浦发银行都出现过上市定位偏高的情况,前者调整了半年,后者调整了几年,但同期大盘并没有跟着它们走。而且,中石化、浦发银行上市的套牢价分别为4.6元和29.5元,中石油却高高被套于48.6元,按照该股止跌企稳,大盘才企稳的理论,沪市的下跌空间还大着呢。
从盘面看,前些日走势与中石油雷同的中石化昨日走势明显强于前者。此举表明,众多权重股正在逐渐脱离中石油,重新走自己该走的路,时间已经不远了。
问题也许出在流动性上
⊙申银万国 桂浩明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把流动性充裕作为支撑中国股市不断上涨的重要理由。相应的,各种对股市所进行的调控政策,也无一不是从抑制流动性的角度着手的。而最近的股市行情表明,至少在证券市场上,这种流动性过于充裕的局面已经改变,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出现了流动性的紧缩。在这方面一个最具体的标志就是股市成交量的不断下降。在本周四,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合计为100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所不多见的低量。
当然,本周四股市给人们更深的印象并不是成交金额的减少,而是指数的暴跌。当天,两市股指的跌幅都超过了4%。就沪市而言,这还是自10月份以来连续第6次发生在星期四的暴跌,所以也有人说现在股市陷入了周四怪圈。实际上,大盘逢周四就跌,终究是偶然的,而导致股市出现这种下跌行情的,恐怕还是在流动性方面出了问题。
今年9月份以来,大盘新股密集发行,这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大幅度提高了一级市场的申购收益,从而促使更多的场外资金进入到申购新股的行列之中,从而营造出股市资金越来越多的局面。另一个则是很高的新股申购收益率对原本在二级市场的资金也产生了吸引力,使得它们纷纷开始弃二级市场而入一级市场。于是,问题就不仅仅是因为新股发行在市场上抽走多少资金,而是导致了多少资金的分流。这种分流因为一、二级市场在收益与风险上的不平衡而越发严重,结果就导致虽然表面上股市资金很多,但二级市场因为缺乏资金而下跌。本周二,大量资金参与了对中国中铁的申购,场内留下的资金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再有风吹草动的话,抛盘涌出而没有承接,此时股市不跌倒是不正常了。
流动性紧缩的问题还反映在市场增量资金不足上。虽然现在基金的拆分与转型已经重新开始,但总体来说无论是规模还是力度都还不大。而由于股市已经出现了下跌,并且这种下跌也没有因为基金扩容的有限恢复而得到抑制,这就使得大量原本要申购基金的资金暂时不再准备入市,基金一日售罄的盛况不再。同时,随着股市的下跌,基金净值也开始下降,这就动摇了基金持有人的信心。虽然现在不少基金经理们发出要长期投资基金的呼吁,但就像谁也不愿意看到资产每天在缩水一样,也不会有人对于一个发展有限制,本身业绩又在下降的基金愿意长期持有。尽管在前一阶段基金的赎回压力似乎不大,但是一旦股市持续下跌,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
从近日市场的表现来看,权重股是下跌的重灾区。而这些正是基金的重仓股,根据基金投资偏好以及它们对市场的看法,如果没有大的赎回压力,它们是不会轻易抛出的。而既然在本周四的股市中权重股再度大跌,那么就很容易想象基金可能遭遇到了不小的赎回压力。在这里,最令人担心的是由此形成资金供应上的恶性循环,因为这会导致股市的一轮又一轮下跌。而所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流动性问题。
当然,不能说现在股市的下跌都是流动性出了问题。但如果承认在流动性方面的确出现了问题,那么人们就不能等闲视之,由此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市场各界不能不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