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基金先抛后买 中石油为何 耍大牌 ?

[日期:2007-11-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7-11-20 01:37

第一权重股左右大盘明显 :中国石油计入指数首日拖累上证综指24.4点,基金频繁高抛低吸

中国石油计入指数 拖累权重股集体下挫

  数据来源:www.compass.cn  整理:俞险峰  制图:张大伟
  见习记者 王志远 资料图
  11月19日,因为中国石油计入各主要股指而注定让投资者铭记。虽然是万众瞩目,但中国石油昨天还是低开低走,最终以下跌1.93%收市。据统计,中国石油昨天对上证综指拖累达24.4点,占沪市跌幅的一半以上。

  ⊙本报记者  许少业  

  

  上证综指以总市值为权重,从昨天开始,中国石油成为其第一权重股。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石油占上证综指的权重为23.53%,相应地,工商银行的权重下降为7.78%,中国石化权重下降为6.17%,分列第二、第三位,权重排名第四和第五的中国人寿和中国银行分别占4.98%和4.74%。上述5只个股占上证综指的权重为47.2%,权重集中度相当明显。

  从昨天的市场表现来看,空方希望中石油砸盘以及多方希望中石油拉指数的愿望都有点落空。虽然说中石油一个跌停板,上证综指将下跌100多点;相反,中石油一个涨停板,上证综指也将上涨100多点,但事实上,这种极端的状况并没有发生。中石油昨天以38.74元略微低开,盘中最低一度下探至37.67元,多空的拉锯战主要在38元一带展开,最终以38.07元结束全天的交易,当日下跌0.75元,成交金额为27.75亿元,较上周五减少了近11亿元。如果不是因为当日计入指数,中石油这样的市场表现只能算是平淡。

  中国石油H股昨天也小幅回落,最终报收14.52港元,跌幅0.55%。从其高点算起,H股近期的调整幅度接近30%。

  事实上,中国石油“入指”当日的影响力,绝不止拖累上证综指24.4点这么简单。由于其权重的无可匹敌,中石油成为了权重股板块的估值新标杆。昨天多数权重股出现下跌,与其说是自身调整的需要,不如说是在看中石油的“脸色”。

  对以流通市值为权重的沪深300指数而言,中国石油影响力要小了很多。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石化为沪深300指数第一权重股,占比为5.26%,其次是中信证券,占比为5.16%,民生银行占比3.74%,万科A占比3.24%,招商银行占比3.07%。上述5只权重股合计占比为20.47%。中国石油在沪深300指数中,排名在前五位之后。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法和中国石油A股流通股数量,决定了中国石油在加入的初期对沪深300指数本身影响有限。

中石油"耍大牌"八二现象再现 上证综指"虚跌"
  首日计入各类指数的中国石油并没有给昨日的市场带来惊喜,反而耍起"大牌"下跌1.93%,并带领相关权重股走低,导致上证综指下跌0.87%。不过,二、三线蓝筹股趁机上扬,同时超跌股强势反弹,市场再现"八二"现象。
  "八二"现象再现
  上证综指昨日以5325.30点小幅高开后,受中国石油拖累股指震荡下挫,尾盘报收于5269.82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7%,全天振幅仅为1.74%。其中,中国石油下跌1.93%,收报38.07元。 深证成指当日报收于16660.67点,跌幅为0.40%,略小于沪市。两市当日分别成交640.17亿元和324.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沪深两市分别有约700只和500只个股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沪市上涨和下跌比约7:1;深市比例约5:1,且沪深涨停个股超过30只,"八二"现象表现突出。不难看出,中国石油拖累的指数虚跌成分颇浓。
  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中国石油总市值占沪市总市值的23.20%,每涨跌一分钱将影响上证综指约0.31个点。从昨日盘面看,中石油第一天计入指数对上证综指影响相当明显。一方面,其权重约是此前占比最大的 工商银行的3倍,股价波动牵动指数明显,全天上证综指几乎围绕中石油走势波动;另一方面,中国石油的下跌,也拖累其他权重股如中石化、工商银行、 中国人寿、 中国神华、 中海油服的下跌,其中,中石化下跌2.20%,中国神华下跌2%,从而拖累指数下挫。
  从盘面看,二、三线蓝筹股的上扬及超跌股的强势反弹成为稳定大盘重心的积极多头力量,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3G通信板块、酿酒板块、酒店板块等个股,钢铁板块个股也一度活跃。 广发证券认为,由于昨日上涨个股大多属于严重超跌后的反弹,交易量没有明显放大,投资者应尽量多看少动。
  估值与"挤出效应"
  东方证券认为,中国石油计入指数后,占上证综指约23%权重,未来对市场仍将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其估值水平与"挤出效应"。东方证券指出,一方面,由于指数基金需要配置,引发对中石油的买盘,但相比中石油H股约187%的溢价,中国石油A股存在比较明显的价值高估。东方证券行业研究员认为,中石油30元以下才具备投资价值,这将大大降低了基金的配置力度。
  另一方面,中石油的挤出效应明显,由于指数基金增加中石油的配置,必将导致对其他权重股的减持,因此对于指数的上涨起负面作用。据天相数据统计,三季度末12只指数基金的净值规模为1500多亿元,如果按照平均权重3%的比例进行配置,这12只指数基金一共需要配置48.55亿元中石油。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市场资金面依然趋紧。本周中铁股份将发46亿股A股,此外,中海油、中移动、太平洋保险等正积极准备发行A股。同时,由于赚钱效应缺失,A股开户数已经从11月1日的18.2万户下降到11月14日的12.6万户,下降幅度达30%。东方证券认为,成交量减少及新增A股开户数的减少只是一种表象,但它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人气涣散的现实。(中国证券报 李中秋)

  ■赢富指南针

  先抛后买  基金频繁操作中国石油

  ⊙本报记者  俞险峰  

  

  上市已经11天,基金如何买卖第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自然是市场十分关注的,据上海证券交易所Topview数据显示,在被计入指数前,即上周五(11月16日),券商基金(主要是基金)持有1.539亿股中国石油已上市流通的流通A股,交易数据也反映出基金买卖频繁,但持股账户数已从171个减少到142个。

  指南针赢富深度行情提供上证所授权Topview数据显示,11月5日中国石油上市首日,虽然市场定价超乎机构投资者的预期,但是基金还是受到市场的带动,当天净买入7.26亿元,净卖出5.15亿元,合计资金投入2.11亿元。到当天收盘时,不计未上市的网下配售部分,171个基金账户共持有中国石油5.15%的流通A股,以当天上市30亿股流通A股计算,基金在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共持有其1.545亿股流通A股。

  在中国石油11月19日被计入指数前,基金在中国石油上市首日有几个最值得注意:持股数量最多;持股占盘比最大;持股的基金账户最多;净买入金额最大的一天;净卖出金额最大的一天。随着中国石油A股股价在随后的交易日中滑落、反弹、企稳,上述数据中除了基金账户数也都经历了“U”字型的曲线变化。

  Topview数据显示,持有中国石油的基金账户数量在10个交易日中持续减少,从最初的171个,减少到上周五(11月16日)的142个,共减少了29个。在此过程中只有一个例外,即11月13日,基金账户数量从前一天的146个增加到了148个,但第二天又回到146个。

  交易数据显示,11月13日这一天,基金净买入金额也出现突增,前一天为1亿元,当天放量到3.76亿元,当日净卖出金额变化不大,从0.62亿元增加到0.74亿元。因此当天基金净投入资金3.02亿元也是目前掌握数据的9个交易日中最大的,超过了上市首日。上市首日,基金净买入7.26亿元,净卖出5.15亿元,净投放资金2.11亿元。

  从数据上看,11月9日、11月13日是基金增持中国石油数量最多的两天,基金占盘比分别上升了0.42%和0.27%。而11月6日、11月7日也就是中国石油上市的次日和第三日,那是基金减持中国石油数量最多的两天,基金占盘比分别下降了0.74%和0.19%。

  中国石油上市以后股价波动剧烈,但是基金操作频繁,每一个交易日都有买入操作,即使是出现急跌的情况下,这充分说明基金对第一权重股的重视。

  ■分析师观点

  中国石油 上市以来出现三大意外

  ⊙特约撰稿  秦洪

  

  昨日中国石油如期计入指数,但可惜的是,并未成为市场的“定海神针”,反而因为疲软的走势使得大盘指数如履薄冰。幸好,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3G板块以及以宝钢股份为代表的钢铁股的强势抵消了中国石油回落的压力,使得上证指数走势不至于过分难看。不过,这并不是中国石油第一次“违背”市场的期望。

  

  中国石油上市后三大意外

  意外之一,上市开盘价远高于市场预期。从主流券商行业研究员的研究报告来看,无论是在中国石油A股上市前,还是在上市后,主流机构给出的中国石油估值都维持在35元附近。比如说国金证券分析师刘波给出的估值为27.81至32.64元,这一估值是基于中国石油2008年30倍PE值计算得出的。再比如说国信证券分析师李晨在中国石油上市之前就曾建议A股投资者,如果中国石油股价高于40元,应该卖出。国泰君安对中国石油2008年的合理价值区间在31.8至37.1元之间。但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开盘价高达48.6元,当日均价也一直在44元之上,收于43.96元,远远高于行业分析师的定位,也远远高于其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的H股股价。

  意外之二,上市后出现单边下跌走势。考虑到渐行渐近的股指期货预期等因素,各路资金也认为中国石油在40元附近会遇到一定支撑,毕竟在未来股指期货背景下,机构资金博弈更体现在股指期货上,所以,将赋予中国石油更强的估值溢价效应。也就是说,在机构资金超配的预期下,中国石油在上市后不至于出现单边下跌的走势。

  但可惜的是,中国石油上市后的走势再度出乎市场的预料,该股在第一个交易日收于43.96元之后,第二个交易日就以41.40元大幅跳低开盘,并在收盘时跌破40元。在第三个交易日略有回抽,但好景不长,在第四个交易日再度急跌5.54%,收于38.19元,在接下来的走势中也是疲软依旧,最低看至36元,如此走势的确出乎市场的预料。

  意外之三,计入指数后走势不佳。由于中国石油上市后出现单边下跌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其在计入指数后可能会有较好表现,从而将中国石油计入指数的日期作为市场形成市场底的最佳时点,毕竟中国石油是权重股,即便不考虑股票型基金的积极配置,单考虑指数基金的被动加仓,中国石油就将迎来大约48.55亿元的定向买盘,这无疑有利于该股走强。

  但想不到的是,昨天中国石油并未出现市场人士预期中的高开高走,反而以38.74元的价格低开,这也是该股在昨天的最高价。中国石油上周五的收盘价为38.82元,这些数据显示出预期中的主动性买盘力量并未出现。该股昨天午市后一度跳水,最低至37.67元,最大跌幅达到2.96%,这也是大盘在午市后出现急挫的直接诱因。不过,幸运的是,随后有一定买盘出现,中国石油昨天收于38.07元,下跌1.93%。

  

  短期存在反弹可能性

  不过,即便如此,不少投资者对中国石油仍然是情有独钟,依然看好其在指数中的地位与效应,也看好其在高油价时代的盈利增长预期。也就是说,中国石油上市后的三个意外走势虽然挫伤了投资者情绪,但众多投资者依然痴心不改。

  那么,该股的走势会否再让市场失望呢?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石油短期内存在着反弹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估值离机构认为合理的估值区域并不明显高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上市后的持续走低已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高估值的风险,权重股的溢价效应或将部分抵消价格相对高企的压力,因此,该股最近或将止跌企稳,并有望成为成为大盘反弹的领头羊和大盘走势的“定海神针”。

指数基金隔岸观火 中国石油计入指数拖累大盘
简俊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19日,众多被中国石油(601857.SH) 套牢的股民期盼中的“援军” 并没有如期到来。

  根据相关规则,当日是中国石油计入上证综指、沪深300、上证50、上证180等指数的第一天。

  统计显示,中国石油上市以来的11个交易日,有7个交易日下跌,其中上市后的前4个交易日成为吞噬股民财富的“绞肉机”,4天换手率达74.9%。

  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11月19日被寄予厚望,前一个交易日,中国石油收盘仅38.82元,就此可推断74.9%上市后“勇闯”中国石油的投资者仍深套其中。而中国石油进入指数则意味着会有指数型基金因要跟踪指数而被动接盘。

  但是解套曙光并没有出现。中国石油进入指数反而成为拖累上证指数的最大负累,11月19日,中国石油下跌1.93%,上证指数下跌46.46点,按照权重计算,其中约有23点是中国石油“贡献”的,占上证指数跌幅的一半。

  指数基金不捧场

  中国石油是两市最大的权重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中国石油计入指数后占上证指数的权重达23.3%,其一家的市值就等于权重排名位居其后的工商银行(601398.SH) 、中国石化(600028.SH) 、中国人寿(601628.SH) 及中国银行(601988.SH) 四个股票市值之和。

  因此,中国石油是指数型基金必配品种。万得统计显示,至今指数型开放式基金共有17只,此外,基金兴和(500018.SH)、基金普丰(184693.SZ)以及基金景福(184701.SZ)三只封基也是采用类指数基金操作。

  上述20只基金对于中国石油的需求巨大。

  据估算,仅嘉实沪深300、大成沪深300、易方达50、华夏50ETF、华安180ETF、长盛100和万家180等7只基金就需买入约29.55亿元中国石油。

  但实际上,不少指数基金对于指数的跟踪并非严格控制,包括易方达上证50、长城久泰中标100等。数据显示,指数型基金并未选择第一天就全部建仓。

  计入指数首日,中国石油成交量仅27.75亿元,是其上市以来成交量最低的一天。而大智慧监测数据显示,当天大单买入仅占31%,这就意味着很大部分的成交量是由散户创造的,由此可见,指数基金远没有在第一天就按照中国石油的权重建仓。

  某指数基金经理也隐讳地向记者证实了其对于中国石油观望的态度,“相对于中国石油这样盘子的股票,指数基金的资金量并不足以对其股价有太大影响。”此外,“我们是主动型基金,可以提前买入,也可以延后买入。”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他告诉记者,大趋势和个股基本面都显示高估之际,他们会选择避开需求高峰期,尽量选择合适价位买入。

  事实上,对于中国石油现在的估值偏高已经是“共识”。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认为,上周五大部分蓝筹股下跌,中国石油逆势上涨2.4%,这促使沪综指基本回到5300点上方。但由此并不能说明中国石油已经企稳,实际上,目前中国石油A股价格还是缺乏吸引力。

  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中国石油A股收盘38.82元、H股收盘14.6港元,A股对H股溢价率高达178%,而这一水平是11月5日中石油上市以来的最大值。因此可以说,上周五中国石油的走强与相关指数型基金被动配置有关,但从长期看,中国石油A股估值仍高,加之与H股价差拉大,一旦重新下跌仍会给大盘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股市再现资金压力

  从中国神华(601088.SH) 身上,就可以预见中国石油进入指数不会带来太多惊喜。

  中国神华10月23日计入指数,当天收报80.05元,微涨1.01%,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其后虽短暂冲高,但还是没有逃脱大跌命运,11月19日,已跌至66.68元。

  私募机构人士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不能将解套希望寄托在指数型基金建仓上。

  “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虽号称机构必配,但实际上机构在网下部分已持有大量筹码,在当前估值水平下继续加仓的必要性不大。”深圳某私募机构人士认为。

  上述私募人士认为,随着一级市场大盘蓝筹股源源不断地供应,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的股价还会向下调整。

  11月20日,亚洲最大的铁路及综合建筑承包商中国中铁接受网下申购,而其发行量达46.75亿股,超过中国石油的40亿股。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17日也表示,正积极准备回归A股,肯定会在红筹股回归的第一批名单中。

  “一方面掐紧基金这一资金流入渠道,另一方面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市场资金短期失衡是肯定的。”上述私募人士分析。

  国海证券策略报告认为,本周三中国中铁高达46亿股的超级大盘股上网申购,如同中国石油等超级大盘股发行,一级市场低风险“高收益”又将会分流二级市场资金,使大盘加霜。而目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且原油高涨将会使未来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故加息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仍高悬头上,继续困扰投资者。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温家宝谈政府在股票市场的作用 开放兼容才能富强
下一篇:沈阳股藏市场一周综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