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年内,李嘉诚对18家所参股的香港上市公司进行了增持或减持。不过,其中6只内资股(3只红筹股和3只H股)都处于减持之列,而且李嘉诚对H股的减持行为显得尤其坚决。其减持重点主要是南方航空和中国远洋,还有新“上榜”的中海集运。据统计,李嘉诚今年减持上述3只H股的累计套现额已接近40亿港元。
以李嘉诚的号召力,他坚决减持H股的行为无疑给投资者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而他频繁减持H股的背后是否透露着看淡H股的信号?对此,某港股资深人士昨日对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大户批量减持首先可能是因为其投资获得大幅盈利,所实施的一种逢高获利了结的手段,比如此前巴菲特减持中石油。另外,也可能与这些大户对其所持股票所属行业在一段时间内不被看好有关。”
毫无疑问,今年的香港股市又是一个大牛市,受中资股强劲表现的推动,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不断创出新的历史记录。今年的大部分时间内,上述3只H股的股价也都保持着一种单边上扬的态势。仅从这一点看,李嘉诚在近期大量减持H股、选择获利了结是个合适的选择。而事实上,李嘉诚也早在今年8月份就透露了减持的意愿。
“李嘉诚减持H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再出现大笔减持并不奇怪,这正与其此前发表的不看好香港股市的言论有关。”信诚证券联席董事连敬涵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8月23日,李嘉诚在香港举行的长江实业(0001.HK)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称,美国正面对次贷危机,而中国香港和内地股市又升至高位,随时都可能发生问题,无论长线投资或短炒均有危险,呼吁股民切忌借贷炒股。
“当时,李嘉诚已明确表示了看淡港股后市的看法,这刚好与另一位香港富豪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的看法形成鲜明对比。”连敬涵表示,“从此后的减持行动来看,李嘉诚也是将其言论付诸行动。目前,不排除他会进一步抛空H股,但也不排除其会停止减持行动。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他认为市场合适的目标位在哪里。”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内资股,李嘉诚对红筹股的减持幅度要明显小于H股。数据显示,恒生A+H指数从2006年6月中旬低点至今年10月底高点上涨约285%,而同期红筹指数上涨幅度为250%,红筹股的表现要略弱于曾直接受益于“港股直通车”概念的A+H股票。而且,“红筹回归”一事目前尚未最终明朗化,或许尚有值得期待之处。
李嘉诚今年大笔减持内资股概况
代码 公司 大笔减持 大笔减持 大笔减持前 新持股比例
起始日 次数 持股比例
1055.HK 南方航空(H股) 9月25日 9次 16.51% 7.86%
1919.HK 中国远洋(H股) 11月1日 4次 12.27% 8.24%
2866.HK 中海集运(H股) 11月2日 3次 14.32% 10.75%
0152.HK 深圳国际(红筹) 5月22日 1次 6.24% 5.83%
0521.HK 首长科技(红筹) 10月23日 1次 7.07% 6.57%
0697.HK 首长国际(红筹) 8月8日 1次 7.38% 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