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7-11-14 02:03
股指“弹”花一现背后凸显市场矛盾心态
![]() |
周二沪深大盘继续呈现宽幅震荡走势,虽然上涨个股数量明显多于下跌个股数量,但量能并未有效放大,与前日基本持平。整个银行板块大幅下挫是导致午后大盘动荡的主要原因。技术面上,K线回到多空布林通道支撑线的上方,DWN线的支撑力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但从成交量的表现来看支撑热情并不高涨,中期下跌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另外,6日、12日、24日乖离率底部分离,市场仍然有维持上下震荡的需求,并不具备急跌或强势反弹的力量。(万国测评 王荣奎) |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 郭燕玲
通胀,无法挥去的担忧
昨日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6.5%,再度显示通胀压力面临升温。同期贸易顺差也再度创出历史新高,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物价上涨动力强劲。此外,10月份货币信贷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且令人担忧的是10月新增贷款创出1361亿元历史同期新高,而人民币存款却大幅下降,央行货币调控政策收效甚微,且未来调控难度加大。临近年末,持续的高压调控预期成为悬在股市上空的利剑,在第九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再度加息的呼声越来越高涨。除了政策调控的担忧外还有通胀带来吞噬企业经营利润的担忧、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虽然利率的持续调高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程度目前还是未知数,但从定性角度看必然是弊大于利。因此,通胀带来的政策预期以及引起的企业利润挤压是近期市场无法消除的心理藩篱,阻碍市场出现有效的反弹。
港股,摇摆不定的坐标
今年下半年以来香港市场是A股市场的先行指标,前期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的联动效应异常明显,两地市场的同类个股表现也亦步亦趋,呈现极高的正相关性。然而尽管香港市场的表现很大部分取决于内地经济、政策和内地资金的动向,但已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香港市场相比A股市场具有更强烈的风险意识,全球化特征也更加明显。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动荡对香港市场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内地A股市场的影响,加上推动香港市场持续走高的利好因素——港股直通车被延期,使得A—H股市场之间的这种联动纽带出现了松弛。港股坐标作用因不同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成为了一个不断摇摆的平台。我们认为短期内港股与A股市场的持续联动效应会有所削弱,投资者应该更关心A股市场内部存在的信号。
资金,欲退还进的风向标
从昨天指数没有创出盘中低点判断,投资者已经愿意在此位置重新进入市场承接相对低价的筹码;但从成交量和尾盘的指数表现来看,资金的流入动力并不强,即资金还没有主动性买入的动力,更多地是在低位吸纳。资金这种欲退还进的操作特征显示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两个观点:一是持续回落后的A股对投资者吸引力增加;二是政策不明朗制约资金的主动性增仓动力。我们认为市场的疑虑心态还将延续,无法立即得到消除。在加息仍未予以明朗、调控政策还没有更加明确的信号前提下,主动性增仓的可能性不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持续的顺差、持续的人民币升值,以及有可能再度扩大的负利率空间使得A股投资需求有增无减。市场的暂时谨慎并不意味资金的匮乏,资金欲退还进显示的是择机而入的耐心。因此在5200点处仍需震荡反复,投资者在耐心等待入场时机的同时可以有充沛的时间来选择未来跑赢大市的投资品种。
基金持续营销难扭转行情 近800亿资金望入市
在基金新政下发一周后,金鹰基金公司旗下成分股优选和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核心价值两只基金拆分方案日前获批,被诸多市场人士理解为"管理层救市"的举措。再加上五只封基即将"转开",由老基金转型扩募转来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本周五集中申购,经粗略计算,短期内将为市场带来近800亿元的增量资金,市场似乎有了回暖的迹象。
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短期跌幅过大的情况下,此举的确能理解为管理层有意缓和市场情绪,但短期市场则更多的受到CPI数据高企对宏观调控的担忧等因素影响。
近800亿资金有望入市
根据公告,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和金鹰成分股优选基金扩募上限均为100亿元,而目前这两只基金的规模仅分别为43亿元和15亿元,也就是说,这两只基金此次拆分过后,新增的募集资金将达到142亿元。
除此以外,近期还有诸多即将"封转开"的基金,也将对市场起到"输血"作用。南方基金日前发布公告,公司旗下的基金隆元,已于11月9日终止上市,基金名称正式变更为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基金,并将于11月20日开始集中申购。
此外,基金科讯、基金景阳等"封转开"方案也已获得持有人大会批准。在此之前,由基金同德转型而来的长盛同德基金,已于10月26日开始150亿元限量集中募集。而10月29日万家增强收益基金也发布集中申购公告,计划自2007年11月1日至11月16日开放集中申购。
考虑到今年以来,"封转开"后集中申购的募资上限一般为150亿元,除去封基原始规模,新增资金一般都在100亿元以上。这样算下来,以上5只封基转型将至少为市场带来500亿元的资金注入。
另外,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将于11月16日起开始募集。尽管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不属于新基金发行的开闸,仅仅是老基金转型而来,但本次集中申购募集150亿元的资金,将成为近两个月来首只大规模募集的新基金,将为市场引入难得的资金活水。
据即将开放申购的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招募说明书上显示,该基金股票资产投资比例不低于90%,这也就意味着150亿元中的135亿元以上的资金将投资于沪深300成份股中。"无疑将对蓝筹股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市场人士分析。
加息预期笼罩市场
增量资金无疑是市场上涨的助推器,但从昨日市场来看,并没有对市场产生过多的利好刺激。
"由于短期跌幅过大,此时,证监会批准了两只基金的拆分,的确有缓和市场情绪的意图,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利好。"但在华安证券研究员张景东看来,在目前市场整体较弱的环境下,市场对紧缩流动性的宏观调控的负面反应则要更强,"今天的市场更多的是受刚刚公布的10月份高达6.5%的CPI的影响,从而导致对加息预期的担忧。"张景东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政策底"转变为"市场底"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南京证券研究员周旭指出,正如前期市场在上涨的时候,管理层在5400点附近就已经做出诸如停发新基金等举措,但指数仍然在上涨至6000点后才出现调整。周旭同时表示,相比基金拆分而言,批准新基金的发行对吸引新资金入场则更有效。(杜琴庆 东方早报)
持续营销出现松动 新基金可能适时恢复发行
被视为市场资金供应风向标之一的基金持续营销终于出现松动。近日,金鹰基金公司旗下成份股优选和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核心价值两只基金拆分方案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并于近期进行拆分。业内人士称,如果基金持续营销解冻后市场反应合理,相信新基金发行也会适时恢复。
两基金拆分获批的消息,触动了近期市场最敏感的一根神经--资金供应。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很有可能视基金持续营销放开后的市场情况,进一步把握新基金审批的阀门。相关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有十多家基金公司申报了新基金发行方案。
资料显示,自9月华夏复兴基金发行至今,尚无一只A股新基金问世,A股新基金发行空白期已经超过1个月。据统计,此次是2003年3月以来首次连续一个多月没有A股新基金发行。而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11月份以来,市场资金呈现进一步收紧趋势。11月4日,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基金公司有效控制销售规模。此后,包括汇丰晋信等十多家基金公司在内的持续销售计划纷纷刹车。而另一方面,大盘股的连续发行又消耗了不少资金,使得资金面有些捉襟见肘。
近期股市调整明显,11月5日至11月9日的五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周跌幅达到8%,创9年来最大周跌幅纪录。而十月以来,上证指数在冲高6000点后就转头回落到5000点附近,调整幅度超过15%,个别股票的调整幅度甚至达到30%,两市总市值蒸发数万亿。近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让不少投资者心里一紧:此举会否进一步收紧市场资金供应,并连累大盘继续下行?
此时,基金持续营销的松动,适时化解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业内人士称,其实证券市场并不真正缺乏资金,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不会对股市资金面造成太多影响--市场目前缺少的是信心和财富效应,而监管部门的政策动向是影响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下一步行情来说,资金面仍将在很大程度上起主导性作用。从理论上讲,如果有大量资金进场,证券市场有可能在其推动下止跌反弹,甚至走出一波行情。但影响大盘走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投资者还须结合政策等因素做出合理判断。
新基金审批有望重启 市场显现四大积极信号!
昨日大盘反弹遇阻,延续调整的态势。但观察盘面特征不难发现,市场已经发出四大积极信号,预示着短期大盘试探性地展开反弹行情。
新基金审批有望重新启动。本轮下跌的主要根源在于市场新增量资金的持续减少。但从昨日消息面看,新基金审批工作有望重新启动:金鹰基金公司旗下成份股优选和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核心价值两只基金拆分方案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并于近期进行拆分。这是自11月4日证监会基金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的首批获准拆分的基金。这一举措被市场理解为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利于充实基金资金链,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
外围股市尾盘强力反弹。除场内增量资金减少外,外围股市的持续暴跌也是引发本次调整的重要因素。昨日,香港股市呈现先抑后扬的反弹企稳走势。其中,国企指数昨日早盘低开,短暂冲高至16,800点水平后震荡走低,一度低见16,068.41点,午后在保险石化股的带领下,探底回升,收盘报16,695.08点,涨38.17点,涨幅为0.22%;恒生指数报收27,803点,全日上涨138点,涨幅为0.50%,红筹指数低位震荡收盘强守5,700点水平。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公布9月待完成房屋销售,以及美联储10月预算数据的预期明朗,有利于外围股市的止跌,进而刺激A股市场的企稳。
阶段性风险已初步释放。自10月16日沪指创6124点历史高点以来,大盘最大调整幅度已经接近15%,与5.30行情的调整幅度相当,市场阶段性风险已经得到了初步释放。本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本周一,沪深两市总市值已经缩水4.83万亿元,加权平均市盈率也由10月16日的46.04倍迅速减至39.79倍,A股加权平均股价也从18.22元下降至15.74元。值得关注的是,市值缩水最多的股票主要集中在"中"字头品种,缩水前5名分别为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中国石化和中国平安,市值合计减少达14740亿元,占A股总缩水市值的30.5%。
本次调整压力主要来自涨幅巨大的大盘蓝筹股,其中高调上市的次新指标股成为估值泡沫最集中的区域。从以上市值缩水情况看,以次新指标股为代表的核心风险的加速排挤,发出了短期市场向好的信号。
市场信心开始逐步回升。当前市场信心的恢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尽管昨日市场呈现反弹遇阻的调整态势,但两市股指并没有创出本轮调整的新低。其次,尽管银行板块和有色金属再次成为打压股指的主要力量,但两市上涨个股明显多于下跌个股。昨日盘中上涨个股达926只,其中12只非ST个股涨停,酿酒食品、纺织、传媒娱乐等消费及消费升级类个股走势较为活跃,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航空、造纸等个股也表现强劲;下跌个股为585只,其中金融板块出现补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跌幅居前,有色金属板块继续大幅调整,成为抑制大盘反弹的主要因素。
当然,由于年底场内资金趋紧的现实,市场筑底的过程仍会有反复,大盘反弹也不会一蹴而就,但短期市场信心已经初露恢复迹象,下周中国石油将正式计入指数,或将成为多头反攻的契机。(证券日报)
国泰沪深300基金16日集中申购
11月16日,由国泰金象保本基金转型而来的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将集中申购。此次集中申购期将至2007年12月14日,新增销售规模上限拟不超过150亿元。集中申购实行"末日比例确认、余款退回"的销售机制,这一期间不开放赎回。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蓝筹股回归主题的继续,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盈利将越来越集中于市值较大的公司,这些超级大盘股的盈利变化将对整体市场估值水平产生巨大影响。而这将使得重点投资蓝筹股的指数化投资被广泛关注。(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