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基金经理:四季度将产生最大调整

[日期:2007-10-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基金经理:四季度将产生今年以来最大的调整

中国证券报 2007-10-22 08:02

  A股市场不断创造新高,股市风险逐步累积。长盛基金投资总监、即将封转开的长盛同德拟任基金经理詹凌蔚认为,四季度将产生今年以来最大的调整,但市场的调整并不妨碍它未来继续创出新高点位。

  市场宽幅震荡 个股机会仍在

  詹凌蔚坦言,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对市场进行预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分析,现在市场受几个方面影响。能看清楚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目前的估值确实不低;二是从宏观经济背景看,人民币升值的背景近期不会改变、通货膨胀的压力未来将持续存在。市场有分歧的因素在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强度,最根本的决定市场的因素在于中国的平均要素生产率是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四季度甚至未来更长时间A股市场的走势。

  詹凌蔚表示,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四季度A股市场将充满分歧。他认为,四季度将产生今年以来最大的调整,这个调整主要是就调整时间的延续而言。詹凌蔚同时表示,市场的调整并不妨碍它未来继续创出新高点位。他说,市场在5000点与6000点之间会进行宽幅震荡,在这个区间内,与1997、1998年的市场相似,个股的投资机会并不悲观,市场的活跃度、市场的成交量、个股上涨程度都提供了获利空间。

  今年三、四月,题材股、低价股猛涨,跑输指数的基金比比皆是,但詹凌蔚认为,作为机构投资者,在大的资产配置上,基金向大盘蓝筹或者二线蓝筹配置的动力仍然很强。即使在点位很高的情况下,大盘蓝筹估值的增长已经很高了,配置思路仍然立足在大中盘的股票当中,将来的配置可能会更多偏向新新蓝筹。詹凌蔚认为,一线股始终是使投资跟住市场基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跟住市场的同时要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更多地要靠对新新蓝筹的深度挖掘。

  抓住升值通胀两大主线

  詹凌蔚表示,要抓住升值和通胀两大主线。从通胀这个主题看,他认为,目前的通胀是成本推动的、持续的、结构型的,它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基于这个判断,他把投资转向有“应战”能力的“内需”品种,他认为,与“内需”相关的行业是在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仅存的价值成长股的摇篮。这类行业包括零售、食品饮料、电信运营、医药、电子通讯设备等等。第二个主题是人民币升值,詹凌蔚说,这一主题已经成为追求趋势的成长型投资者的天堂,包括金融、商业地产、园区开发、航空等资产重估对象所在的行业。

  詹凌蔚表示除此之外,从市场结构角度还关注两类上市公司:一类是不从可预见的基本面出发的一些主题,比如整体上市,它是零散型、跳跃式地对基本面进行了改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央企、国企整体上市机会会成为机构投资者追求收益最好的关注对象。

  另外,通过自下而上地分析市场,詹凌蔚认为,市场中始终存在着一批可以由小变大、长期具有成长性、可以增值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的挖掘与行业、热点、主题关系不密切,关键看其内生的要素生产力的增长能力,公司要具备良好的管理层、良好的治理结构、正确的发展战略,并且估值有明显的安全边际,这类新新蓝筹多数存在于过去一段时间上市的公司当中。

  詹凌蔚表示,不会过多地注重行业板块轮动,而是保持基金组合配置的相对均衡,每个行业的配置都不会与其自然权重相差很多。

 沪指在6000点高位“跳舞” 基金苦对跑输大盘

 谢潞锦 第一财经日报

  从前两周的“高歌猛进”到上周的大幅下跌,沪指在6000点高位表演。

  统计显示,在今年大盘指数“膨胀”的过程中,多数基金净值增长并未跟上大盘上涨的步伐。在大盘已到6000点之时,是追随市场热点,还是坚持自己原有的投资风格和策略,这令不少本就压力重重的基金经理们陷入迷惘。在临近年末时分,这些坚定原先操作思路的基金经理们能否“笑到最后”呢?

  仅12%持续跑赢大盘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在今年以来的超级大牛市行情中,能够跟上大盘步伐的基金“屈指可数”。

  在194只股票型基金中,只有华夏大盘、中邮创业核心优选、华安180ETF等24家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连续3个季度超过上证指数,这一比例仅占全部的12%。

  事实上,大多数基金在市场处于上涨时难以与指数收益“较劲”,在股指处于短期调整时,多数偏股型基金的净值损耗也相对较多。比如,上周上证综指下跌了1.44%,而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幅度则达到了1.98%,个别基金的净值一周损耗甚至高达4%以上。

  应该说,如果单纯与上证综指比较,那么对于基金有失公允。这主要是目前基金的主要参考物是沪深两市的成份股指数,如沪深300、上证50等。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基金产品设计原因,基金的资产组合中有一定比例属于国债,因此,当市场出现典型的指数行情时,一些基金不得不加大股票配置力度,进行业内所谓的“高仓运作”方式。

  坚持原有策略?

  上证指数不断上涨,热点的快速轮动,是否打乱了基金经理们原有的操作计划?据《第一财经日报》的了解,在目前基金经理群体中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人士把原有的投资策略放在首要位置,并不对指数的不断“膨胀”过于关注。

  景顺长城基金表示,公司旗下基金仓位变动不大,并坚持持有盈利增长确定性高的金融行业及估值较低并处于行业上升周期的钢铁行业等。某合资基金公司总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他个人倾向于用几年的时间去考察一只基金产品的业绩以及基金经理的真实能力。其实,不盲从于市场热点也正是基金公司遵循基金契约的最好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作为价值投资者的标志性人物巴菲特清空中国石油的信息也被基金业内反复咀嚼。香港城市大学曾渊沧博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尽管巴菲特的减持动作令其在中国石油这只股票上少赚了数十亿美元,但作为一名彻底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坚持了其一贯奉行的投资原则。

  某明星基金经理认为,从目前市场中看,由于此前相当一部分资金去追逐市场中的热门板块,使得不少质地较好的品种被“错杀”,一旦投资者在投机气氛中觉醒,重新关注市场中那些被明显低估品种,那么,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最终能够恢复其本来面目。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总监、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认为,尽管目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但股市长期向好的动力依然存在,根据他们的预测,今年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将不低于63%。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购买基金仍旧不失为一条控制风险、获得未来行情收益的有效策略,看准趋势、坚持价值投资将使投资者的未来操作更加稳妥。

  事实上,从上周基金表现看,原先处于滞涨的开放式基金开始有所显露其抗跌特点,并悄悄开始发力,个别基金甚至在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正收益。



相关新闻:

四季度机构报告:防御性配置成基金投资主流

截至上周末,各家基金公司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基本发布完毕。从各公司的报告来看,防御性配置成为最后一个季度各基金公司投资策略的主流。

  各家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报告普遍认为,除了估值过高外,其他可以看到的负面因素还包括资金供求平衡或将打破,上市公司业绩处于真空期,管理层对股市态度开始微妙起来。有基金经理透露,在操作上,会在近期减仓,并借红筹股的回归打新股,以此作为防御性策略下的主要投资思路。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寻找防御性市场中的投资机会更应成为近期操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林文军认为,尽管目前点位已经很高,市场呈现出结构性分化、大盘蓝筹主导的特点,但谨慎操作之中,也并非没有机会存在。她表示,四季度的行业应从以下三条主线来配置:人民币升值环境下的资产重估;通胀预期下的行业选择,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小、资产密集型行业;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后对于消费的刺激和居民消费升级的加快。

  富国天益基金经理陈戈也持相似的观点。陈戈认为,中长期看,在通货膨胀大背景下,抗通胀的上市公司会有优异的表现,这类公司值得在近期关注,如金融类的高负债公司,主要指银行、保险上市公司;高存货企业,特别是存货可以保值增值的消费品行业等。(京华时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博客:二十年不买银行股
下一篇:股市早8点:今天或出现戏剧性变化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