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 2007-10-12 02:51
冰火两重天背后惊现三重博弈
大盘站上5900点,权重股争相走高,“二八现象”愈演愈烈。对市场大单的统计表明,昨日盘面大资金的进出平衡,买卖大单比例都在32%左右,成交相对稳定,所以资金面短期仍然看好。技术面上,MACD仍然延续前日趋势,RSI尚未进入超买区,但由于KDJ已经连续3日进入超买区。所以,在追击热点板块的时候注意不要盲目追高,超跌股可适当关注。(万国测评) |
⊙世基投资 王利敏
公募与私募的博弈
国庆后的大盘连连上涨,甚至连连跳空高开,但人们注意到沪市在4个交易日中个股却是涨少跌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只要分析一下上涨、下跌的是哪些股就明白了。这几天出现在涨停中的有工行、保利地产、江西铜业、华夏银行、中国石化等等,多数是公募基金重仓股。而下跌的则是无机构关照的非权重股。很显然,由于基金是这波行情的超级主力,目前依然坚决做多,且手中弹药充足,在安然度过节日长假后自然不会放过拉升重仓股、快速提升市值的最佳时机。相比之下,其它股票就没有这种幸运了。
据统计,虽然大盘已经比“5·30”时的4300点高出1500多点,但依然有近半数的个股仍在该点位的价位下。据分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私募控盘的个股,或由于基本面的不佳,或由于控盘的私募过早看淡后市,以至这些个股成了无主力关照的“弃儿”。据了解,此轮牛市中多数私募因踏空行情,有的转向一级市场,有的转向直接炒港股。
所以“二八现象”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公募和私募博弈的结果。
重题材与重业绩的博弈
耐人寻味的是,近日的大象跳舞已经与前期大不相同。先前的炒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个股盘子太大,以至价值被大大低估,所以当初的炒作是一种价值发现、挖掘型的。而在这些个股多数估值已经高企的情况下,现时的炒作已经明显转化为题材炒作型了。
其一是所谓“期指”题材。由于期指开张越来越近,所谓期指开张前抢占权重资源股的诱惑使近期的个股行情成大象独舞行情。在近日金融地产等权重股持续大涨后,昨日超级权重股中石化涨停、长江电力大涨、以往走势极为滞重的联通也大涨8.59%。在钢铁板块整体仍在回调的情况下,宝钢独自由绿翻红,国航最后半小时一路拉高……大有期指立马开张的意味。其二是所谓资产注入、整体上市题材。“中”字股近来成了抢手货,原因就在于此。中国船舶的整体上市令该股昨日上摸300元大关,无疑大大激发该题材的热炒。且不说中国远洋从上市时的15元已经炒到56元,上市不久的中海油服、中国神华昨日双双涨停。后者仅仅因为本周二上市时,公司有关高管声称二、三年内将整体上市。
当素来以重业绩为看家本领的基金居然也热衷于题材的炒作,我们不仅为之捏了把汗。
外资与内资的博弈
正当内地股市高歌猛进之时,港股市场却频频刮来“减持风”。这不能不使我们意识到,近期A股市场的走向已经直面外资的博弈。换言之,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博弈对象已经不仅仅是私募或是广大散户大众。
可是我们注意到,虽然外资大量减持港股,但港股市场依然在涨、甚至是大涨。原因在于不少内地资金接了他们的盘。其中有的是为了两地套利炒作,有的是想在海归A股时短线套利。另外,作为大机构减持筹码当然要在上涨时进行,越涨越抛恰恰说明了外资的老练。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幅炒高的H股海归高价发A股,A股上市后又大幅炒高,谁将是最终买单者?
综上三重博弈,公募虽然击败了私募,但一个只有单一机构的市场是正常的吗?基金从重业绩转为重题材究竟让人高兴还是让人悲哀?外资抛筹离场,我们到底是为之庆祝还是应该警醒?这些都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机构博弈白热化
⊙上海证券报阿琪
国庆假期后的行情,无论是看的,还是做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指数是那么那么地轻,个股是那么那么地重。
众所皆知,“5·30”后,许多投资者把资金转交给了基金等机构。从此,市场主导力量全面倾向于机构投资者。然而,基金产品的完全同质化,基金排名下的高度竞争,使得各大基金在追逐投资收益之余,要追逐市场客户,并且在具体投资行为上还要尽量化解对手的竞争力。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目前“指数轻,个股重”的行情是机构博弈白热化的结果。
由于行情的估值洼地已经消失,在考量公司业绩的增长性后甚至对2008年也已经提前透支。价值增长配置、行业配置,甚至是防御性配置等投资策略均已失去依据。因此,在大把资金在握的情形下,各大基金对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投资方向均已急不可耐。如此,在机构群体中一旦有新的盈利模式或好的投资策略形成,各大基金往往一哄而上。在这过程中,最早发现或发明新盈利模式的基金,或者是最先跟进的基金就占了行情的先手,可能取得的收益自然最大。与此同时,由于基金相互竞争中此消彼涨的关系,先介入的基金会尽可能地拉升股价以提高后来基金的进入成本。对于后入基金来说,即使成本已高也不得不跟入,否则在缺乏其他盈利模式的情形下就“赶不上这趟船”,更容易在竞争中被边缘化。目前大、小机构“乘大船”的权重股行情应是这一机构博弈机制下的产物。
除此之外,随着指数在权重股带领下越涨越高,对于其他股票产生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再结合资金分流、估值压力、基金进行流动性控制或策略性调仓的原因,一批行情早已涨得高高的,原先基金们联袂持仓的核心资产股开始出现了营盘松动,行情一有冒头往往会出现基金的减持行为。当然,大盘虚涨对其他非主流股的压力就更大了,从而造就了“指数那么轻,个股那么重”的行情独特现象。
六千大关在望 震荡将如期而至
⊙武汉新兰德 余 凯
周四在H股大幅走高的带领下,A股市场权重股大幅上涨,中国石化、中国神华均封于涨停板,引导场内资金流向权重股。笔者认为,权重股的冲高动能依然存在,股指跨越6000点将指日可待。但是,越过6000点之后,在多重因素叠加的效应下,市场将会出现较明显的震荡。
多重因素推动A股跨越六千大关
在投资港股的QDII得到超额认购后,市场对港股直通车的期望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曾荫权特首在立法会上明确指出将积极配合QDII和港股直通车后,昨日恒指及H股指数大涨。H股的上涨力推A股中权重股大涨。显然,H股的联动作用将有利于A股跨越6000点大关。
推动股指跨越六千点大关的另一动力无疑是股指期货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近日连续上涨的指标股多是沪深300指数的权重股,权重股的领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对股指期货推出预期的反应。股指期货推出的日期显然在不断临近,而这会显著提升权重股的战略价值。目前机构资金在市场中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而多数机构都会逐步参与到未来的股指期货之中。对于主流机构来说,只有手中握有一定的战略筹码才能在未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占据主动。
另外,近期由基金分拆引入市场的资金将会支持股指上涨,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盘股发行带来的挤出效应。
叠加效应制约指数上涨
虽然近期股指越过6000点大关没有太大的阻力,进入9月份以来,大盘A股IPO发行明显呈加速态势。北京银行、建设银行、中海油服、中国神华等蓝筹股发行筹资近1500亿元,一度给国庆节前市场造成较大资金压力。节后及四季度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超级航母有望回归,也将给市场上攻高度造成重要影响。在大盘股集中发行所导致的股票供应量大幅增加,将使得市场供求关系由过去的流动性过剩逐步转向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的格局。
本周开始将陆续公布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也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预计CPI同比涨幅将在6%以上。央行预计,今年三、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CPI将同比上涨6.3%、6.1%、5.5%和4.5%。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维持高位也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压力,宏观面的压力将会制约指数的上涨空间。
综合而言,如果股指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成功跨越6000点大关,权重股大涨后市必会出现获利回吐。如果H股的带动作用减弱,权重股特别是含H股的权重A股将会率先回调。另外,由于权重股持续大涨后,个股的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分化到极至的话,市场必然会又有一个纠正的过程,震荡将难以避免。当然,与“二八”现象中权重股涨、其它股票跌的分化现象相对应,一旦未来大盘出现明显的震荡,不排除会有“八二”现象再现的可能,即权重股带动股指下跌,但大部分股票却出现明显的上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