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愚 深圳报道
2005年底,一家知名券商研究所发布的2006年证券市场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行情转机呼之欲出,上半年上证指数有望达到1400点。
现在看来,这个估计过于保守,但是在那时,这已经是乐观的预测了。
|
2006年上半年,牛市不期而至,2005年11月,上证指数为1090点,到2006年6月初已经到了1678点,7月更是攀升至1715点的高位。笼罩了A股市场长达五年的熊市阴霾一扫而空。这波行情给参与市场的各方都带来了机会。
谁是2006年上半年的大赢家?毫无疑问,基金、券商、保险资金、QFII还有社保基金,这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这场大戏的主角。当然,不能忽视的是,收获颇丰的还有各类中小股民,他们散布于1000多家营业部大厅里,我们无法详细得知他们是谁。我们所能盘点的,只是那些公开露面的各家机构。
然而,我们仍然相信,无论是基金或者券商,乃至于社保基金,他们背后的力量——7000万的股民,才是A股市场真正的力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市离不开人民。
券商转折之年
2006年行情中,券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主角。
正是借助这波行情,不少券商纷纷“脱困”,更多的券商则提出了上市的计划。其中,先有长江证券借壳东湖高新;再有光大证券借壳轻纺城。当然,只有想象力是不够的,笑到最后的是广发证券。9月,延边公路发布公告,称广发证券将以资产注入的形式借壳上市,成为2006年券商业最具魅力的一个传奇。
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已经披露2006年中报的59家券商的净利润总额达到了101亿元,其中仅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就达到106亿元,自营收入也达到35亿元。
实际上,券业的整体情况还要乐观得多。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期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上透露,证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全行业营业收入231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盈利的公司93家,行业财务状况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
如果说,从1996年到2001年的牛市让很多券商以“鲁莽大胆”的方式完成了原始积累,那么2001年到2005年券商行业几乎全军覆没,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艰难走过2005年之后,券商终于迎来了2006年的牛市,这应当是中国证券史上必须浓墨重彩的一章。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尚福林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2006年底要基本完成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明年8月要全面实现综合治理目标。当前,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太难。
然而,对于券商们而言,2006年开始的,究竟是一个“黄金时代”还是“镀金时代”,仍然有待时间考验。
一位券业人士指出:“为什么今年券商都抓紧筹划上市,因为券商还是靠天吃饭,趁着今年业绩好,能上市就赶紧上市。”
这道出了一个客观的事实,至少从目前的迹象看,我们还很难得出结论说,券商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联合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八家主要的证券公司经营状况分析表明:虽然券商充分分享了牛市带来的财富,但没有摆脱行情推动型盈利格局,“靠天吃饭”的特征依旧。
包括国泰君安、广发、海通、华泰、国信、招商、东方、平安在内的八家券商半年报显示,2006年八家券商净利润共计35.14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5.33亿元,同比暴增40.47亿元。
但这种收入的剧增几乎完全来自佣金和自营差价,尤其收入增幅巨大的券商自营收入增长更明显。2006年上半年市场总交易量为去年同期的331%,而同期八家券商手续费收入增幅为339%,因此,券商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交易量增长。
“现在还远没到乐观的时候。”兴业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孙国雄说,他对于券商改变商业模式有信心,但是需要时间。
基金、保险资金的狂欢
今年初,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在某次基金会议上的一句话曾经在业内广为流传:“当股市从2200点跌到1700点时,你们告诉我说股市有投资价值,当股指从1700点跌到1300点时,你们仍然告诉我股市有投资价值,等到股指跌到1000点时,你们告诉我没有投资价值了。”
这句笑谈背后的真实含义,指的是在牛市来临前,很多基金经理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先见之明。
长江证券研究员刘振华指出,从去年年底至今,基金的资金供给一直处于一种捉襟见肘的困窘之中,其对于股票市场的资金贡献应该为负。因此,从资金供给的角度而言,公募基金并非2006上半年行情的主要推动者。
统计显示,2006年一季度,上证指数上涨了128点,与此同时,中国基金业正经历着惨痛的失血,从2006年1月至3月底,中国基金业的存量份额减少了295.73亿份,而失血的重灾区则恰恰集中在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上。
“只要能赚钱,谁还关心第一个预言家是谁。”
这句话颇有道理,尽管被认为不是价值发现者,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基金仍然是最大的赢家之一,241只基金经营业绩超过千亿。
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50家基金公司241只基金2006年上半年经营利润达到1059.4亿元,其中已实现净收益为548.03亿元,账面利润为511.37亿元,三项指标均为基金业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基金业有如此业绩,偏股型基金居功至伟。统计显示,188只偏股型基金上半年合计经营业绩为1013.22亿元,占基金总经营业绩的比例高达95.64%之多;其中,偏股型基金实现的净收益为514.16亿元,账面利润为499.06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遗忘A股市场的另外一个大户。
8月16日,中国平安(2318.HK)披露中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该公司录得净利润41.62亿元,同比增长85.0%,远远超过业内预期。
中报显示,平保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14.5%,总投资收益率为5.8%,净投资收益率为4.2%,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收入为44.36亿元,计算下来这部分的投资收益率为16.4%.。
中国保监会公布的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数据显示,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达到2.5%,是近几年来保险资金在半年度投资中取得的最高收益。其中,债券类投资收益超过2%;基金投资收益超过9%;股票投资收益超过10%。
2006年6月末,进入A股市场的保险投资达到402亿元,较年初增长186%。
在2005年,大量保险资金曾带着护盘任务进入股市。在当年的千点保卫战中出力不少,因此,保险资金今年的收获,或许正应了一句古话:“善有善报”。
QFII:“外来和尚好赚钱”?
2006年,QFII与本土基金公司的业绩比较,也成为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
实际上,在2005年中期启动股改时,QFII的确引领了股市的风潮,股改对价的溢价论即是由QFII最早提出,随后本土基金群起跟风,炒了一波对价行情。
但有分析表明,即便是在2006年上半年,QFII和本土基金仅是战成平手。今年一季度,QFII跑赢了基金,应主要得益于其大量配置了有色金属股。有色金属板块在一季度的涨幅达到了57%,为所有行业中最高。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基金公司配置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仓位仅为9.42%,QFII在该行业的配置比例高达28.70%。而在二季度,基金则重新夺回了领跑权,收益状况明显好于QFII。数据显示,在二季度上涨最好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批发零售,当季涨幅分别达到73.6%和61.66%。二者都是基金重仓行业,其中基金二季度在食品饮料的配置比例为12.51%,在批发零售贸易行业比例为10.02%;同期,QFII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持仓为9.85%,对于批发零售行业则没有大规模建仓。
有分析人士指出,到目前为止,虽然无法获知QFII完整的经营数据,但与本土基金相比,总额只有100亿美元的QFII仍然是个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