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经济增长从过快到过热的担忧正在呈现。在本期“CBN2007年中经济学家调研”中,超八成受访学者预期全年GDP增速在10%~11%之间,其余则预期将超过11%,没有人预测增速会回落到10%以下。与此同时,CPI全年增长超过3%几成共识,更是有近两成学者认为会超过3.5%。基于这种判断,有55.8%的学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偏快,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宏观调控的工具中,预期年内会加息的学者比例超过了90%,其中多数预期会加息一次,幅度为27个基点。在汇率层面,鉴于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幅已经高达2.6%,有接近一半的学者预期全年升值幅度会超过5%,这个比例是2006年四次调研以来最高的一次。关于股市,有九成学者预期年内会创出新高,其中有两成认为上证指数会突破5000点。 (一)热点聚焦 2007下半年:九成经济学家预期A股创新高 1 全年GDP增速超10%成共识 对于今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没有经济学家选择10%以下的选项。这或许是本次调研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有83.7%的学者认为今年GDP增长率在10%~11%之间,另有16.3%预测增长率在11%之上。 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高达11.1%,这超出了几乎当时所有政府智囊和市场研究的预测。大多数的机构在2006年底均将2007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在了10%以下。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们认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七成预期全年投资增速超24% 73.8%的学者认为,全年投资水平增速将小幅高于2006年全年增速24%的水平,但将不会高于2005年27%的增幅。认为增速低于24%的有23.8%,还有2.4%认为会超过27%。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4、5月份继续高增长。“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是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也表示,要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下大力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显然,这一思路将主导下半年的宏观调控。 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声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当前贸易顺差过大,显示储蓄剩余而且内需不足,需要适当放松对投资的管制。 消费高增长源自股市财富 2007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中,最让市场惊讶的莫过于消费的增长。今年前5月,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幅度高达15.2%,为历史最好水平,一改近两年徘徊的13%左右的增幅。追问这种消费增长是否可持续,首先要明确今年以来消费高增长的原因。 根据调查,有38.1%的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高增长的原因是中国股市高涨的财富效应造成的,基于此,股市高涨时消费会高增长,但股市泡沫破灭会带来相反的财富效应。 有28.6%学者认为消费高增长是源自教育、医疗等基础性改革,因此其具有长期性。另外有7.1%认为前5月消费增长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消费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还有多位专家开列了消费高增长的其他原因,比如居民收入增长,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就业的增加,对未来的信心等原因。 全年顺差将超2000亿美元 55.8%的学者预期今年贸易顺差将在2000亿美元以上。 人民币对美元今年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3%,但这并没有阻碍贸易顺差的持续高增长。前6个月贸易顺差扩大至1125.3亿美元,已经占到了去年全年1774.7亿美元顺差的三分之二。 还有27.9%的学者预测全年贸易顺差在17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之间,另有16.3%的学者预期顺差在1700亿美元以下。 调查中,有78.6%的学者认为出口增长水平会延续2006年的高增长水平,有21.4%认为美国经济放缓会影响中国出口增长水平,但回落幅度可控。 九成多认为全年CPI超3% 全年CPI超过3%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有76.7%的学者预期在3%~3.5%之间,更有18.6%预期将超过3.5%。而预期在3%以下的学者仅有4.7%。 今年前5个月CPI增长2.9%,但3、4、5三个月CPI涨幅均在3%以上,5月份更是高达3.4%。6月下旬,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年会间隙时就曾表示,通货膨胀数据可能进一步走高,并因此称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居民存款依然呈现实际的负利率状况,央行今年已经两次加息,而利息税的减征乃至取消也已在市场的广泛预期之中。 此外还有学者对通货膨胀问题表达了担忧。安邦咨询首席分析师贺军称,中国经济目前最大隐忧是通货膨胀问题,恶性通胀的压力不能排除;调控政策应以通胀为主要目标。在影响价格的因素中,粮食价格又是最值得关注的。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称,经济过热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很可能会抬头,因此宏观调控应该以反通货膨胀、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为目标。 2 过半学者认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本周全国人大财经委会议也认为,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55.8%的学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偏快,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44.2%的学者认为,年初至今已经采取了货币政策多种紧缩措施,后续调控力度可适度保持。 今年以来,已采取的具体财政、货币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领域两次加息,五次提高准备金率,三次发行定向票据;信贷领域,银监会、央行还收紧了“双高”企业贷款;财税领域的下调、取消部分出口退税,乃至加征出口税等等。 而进入下半年,利息税的减征、取消,特别国债的发行,乃至继续提高利率,都是市场预期之内的紧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