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升值空间大的纸币▲▲
在钱币收藏中,五花八门的钱币及种类,到底收哪种才更合适?这是广大泉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今天简单聊聊这个话题。相对来说,收藏这些币种的空间和机会会更大些。
首先是发行时间短的纸币。
实践证明,发行时间短的纸币比发行时间长的纸币更具收藏价值。如第一套人民币中的50000元收割机图票券,1953年12月开始发行,1955年4月1日停止发行并限期回收,发行时间前后不到两年,发行数量少且回收彻底,所以存世数量非常稀少,被公认为人民币“十二珍”之一。
其次,发行年代早的纸币。
目前所知,宋代纸币未发现实物存世,元代纸币存世数量少于明代纸币,明代纸币比清代纸币少见,而清代纸币又少于民国纸币。因此,纸币收藏难度大,收藏价值也大,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器其收藏价值也越高。
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
商业银行纸钞发行数量普遍不大,并且大多信用较好回收较为彻底,故存世数量较少。尤其是早期外国资本设立的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多遭受中国人的抵制,需求有限,发行范围狭小且数量不多,成为纸币收藏者竞逐的稀罕品种。
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
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发行时间较早,一般是在辛亥革命之前。发行时间较短,清末银元逐渐成为流通中的本位货币,此后发行的纸币大多数采用银元为货币单位。因此,以银两的“两”为单位的纸币比以 “元”为单位的纸币稀少得多。如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最早发行的纸币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版的银两票,目前存世非常稀少,每张市价在万元以上,高面值的伍拾两、壹佰两票价格早已超过3万元。
票面面额大的纸币。
一般说来,保存票面面额大的纸币比保存面额小的纸币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因此在币制改革发行新币回收旧币时,持有者为避免损失,大都会持面额大的旧纸币去银行兑换新币,故票面面额大的纸币大多回收的比较彻底,民间保存下来的不多,所以票面面额大的纸币比面额小的纸币更为少见,收藏价值也高。如近代中国通商银行曾发行过面额50元和100元的银元券,当时为可兑现纸币,每张票可以兑换50枚和100枚银元,因此在后来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时,这些高面额的纸币大部分回收了,只有少量留存下来,非常罕见。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东北九省流通券,最高面值1万元券非常多见,而低面值的1元、5元券却不易找到。
“逢二必少”。
第五套人民币不再发行2元,第四套币的1980版2元被很多藏家视为绝品。在钱币发行和印刷里,‘逢二必少’,像2毛、2元、20元的数量,一般都要远少于1元、10元等。这是因为2元可以用2个1元代替,20可用2个10元代替,“2”可被其他币种代替等值,所以其数量一般印刷相对少,“2元”的小主题值得尝试。
■■■直接扫码加微信,更便捷咨询■■■
收购范围:
---------------------
【邮票系列】生肖邮票 错版珍邮 老纪特邮票 编号邮票 编年邮票 JT邮票 民国邮票 小本票 小型张 邮票年册等。
【纸币系列】一、二、三套纸币 连体钞 纪念钞 大炮筒 纸币纪念册等。
【金银系列】金银币 生肖金银币 熊猫金银币 奥运金银币 水浒金银币 世博金银币 西游记金银币等。
【纪念币系列】生肖贺岁纪念币 珍稀动物纪念币 世界遗产纪念币 伟人纪念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