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藏发展已经二十多年了,但由于存世量的稀少和存世量的不均衡(销毁的品种存量很少,未销毁的品种存量几万),没能展开过如邮票、钱币等收藏品等大范围的炒作过程,对于成熟市场而言,股藏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亦或是正步入神圣殿堂的“待嫁新娘”,正在等待着市场的洗礼。
文交所电子盘时代,股藏如沐春风。这种因电子盘(股市无纸化后股票)而退出,重又回电子盘而去(文交所电子盘),似有回娘家的感觉,也可以说:股藏品种是电子盘的天生尤物。而经历传统收藏市场后又打破传统的过程,一个全新时代正款款而来。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新的格局之下,很有必要了解股藏市场的前缘与现状,下面以笔者个人所知,简述一下股藏市场近年的演变过程,以便对您的投资有所启示。
小知识:
a,对于中国股票的百年历史而言,很多人并不了解,许多人认为,中国股票的历史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开始的,至今最多也就三十多年。这种认识很片面。
中国百年票证历史大事记 中记载:
●1872年,李鸿章搞洋务运动,清政府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枚轮船招商股票。
●1949年10月1日,上海恒丰毛绒厂有限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枚股票。
●1986年,邓小平赠给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一枚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股票。
●1993年,中国股市实行无纸化股票交易代替了实物股票的买卖,宣告实物股票从此绝版。
●199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把实物股票界定为文物,从此实物股票正式从学术上确立历史文物的地位,实物股票的收藏也从此崛起并步入正轨。
事实上从清朝时期的1872年李鸿章筹建轮船招商局开始,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就诞生了,从此开创了中国股份制先河。
从清朝时期中国第一张股票的出现至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股市无纸化的实行,实物股票的历史传奇般地延续了120余年。而在世界上比如港台、欧美等国家还在实行实物股票和电子盘并行的当今,中国股市无纸化,堪称世界第一!也必将成为世界证券市场学习和效仿榜样。
b,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都与股票紧密捆绑在一起。例如历史上著名的保路运动,就是因为官商股权之争,,继而引发四川的保路运动并很快便由经济纠纷转向政治斗争乃至酿成武装暴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新中国改革开放,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票作为礼物回赠。国际社会因而发出“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叹。飞乐股票因此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之称。回头看,今天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与当初一张小飞乐股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收藏的意义上说,股票有着重大收藏题材。
c,实物股票是文物还是废纸,各阶层认知度差距很大。
199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开设了国内第一家中国股票陈列馆,并举行了全国首批三十五位股票收藏爱好者及收藏家股票实物捐赠仪式,宣布股票为文物。
2009-07-23 (来源:河北省国资委):7月14日至7月16日,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李恩佳,率河北省文物鉴定专家组来开滦,对开滦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等级鉴定。经过专家们认真、仔细、审慎鉴定,开平一期股票、百年羊皮蒙面大帐本等多件文物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目前,金融证券行业、高校、博物馆行业多数人认为实物股票是文物,是收藏世界中的奇葩;
但是还有部分人士的认识停留在最原始阶段,认为实物股票既然是作废了就是废纸。
有句话说得好,市场总是在犹豫和争议中发展。
实际上从九十年代初,有识之士就开始了对实物股票的挖掘整理和市场培育等工作。值得认真考察和总结的是,在中国经济大潮的过程中,邮票市场几乎是很有规律地产生阶段性行情,而股藏市场也不例外的走出了自己的独立之路。
看看邮票市场和股藏市场相对应的几次大行情的年份很有意思,也很受启发。
邮票市场 |
股藏市场 |
1985 |
|
1991 首次较大范围市场炒作 |
|
1997 这应该是最疯狂的一次 |
|
1998年(老股票和认购证行情) | |
2003 邮市中级市场行情 |
2003年(上海成立股藏一条街) |
2004年(上市公司股票中级行情) | |
2009 表现不是很明显,没有大的行情和市场表现 |
|
2010年(清民国老股票价格连续飙涨) | |
2015(电子盘产生超级行情) |
2015年 (电子盘股藏迎历史机遇) |
2016年(迎行情周期) |
从上述的对比中不难看出,邮票市场和股藏市场,6年为周期产生一次行情的特征非常明显。只是股藏市场行情比邮市行情错后一年。
关于1997年之前的股藏市场,说来使人颇感意外。
最早玩股藏的核心人群,并不是证券行业或者股民,而是一些专门收藏税票的爱好者。因为股票(民国时期股票)上贴有税票,人们剪下贴有税票的一角放在水里浸泡,然后揭开完好的税票再进行收藏交换和出售。这一过程中,税票是从股票上揭开了,但是股票却被剪掉一角,现在市场上所有剪角的老股票,几乎全部是当初的行为造成的。
有趣的是,随着股票的价值上升,现在一般的税票倒是成了股票上的一种装饰了。
1997年邮市超级行情之后,股藏市场迎来了首次行情。虽然股藏当初市场还很稚嫩,但还是显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1998年秋的上海收藏品交流会上,当时股藏市场中主要流通的品种是明国老股票和92、93年的股票认购证,上市公司实物股票非常稀少。即使这样,南北两派主力在上海卢工开始了竞价收购,由于老股票非常稀少,转而开始收购股票认购证。一段时间内,认购证大量成交并且价格不断攀升,小商小贩欢呼雀跃。人们从四面八方带过来的货源统统被主力“吃掉”。这种主动的收购行为也带动了一些新的投资户,他们的加入增大了成交量也延长了收购时间,使得认购证交流保持了几年的活跃。应当说这就是股藏市场以认购证为主的第一波行情。
股藏市场的第二波行情产生于2004年。
这波行情有必要从2002年说起,当时收藏报纸上出现了股藏的文章,这种贴近中国经济变革的新意收藏品,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注意,到2003年,报道过股藏的报刊杂志已经增加到几十家,媒体的报道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股藏引起众人关注。
2003年,邮票市场产生中级行情,年底时,上海卢工悄然出现了股票收藏一条街(将近20家柜面专门收藏交流股藏品种)。部分新挖掘出来的上市公司股票很受市场人士欢迎,柜面交流非常活跃,其中,以部分上海品种为主的股藏品种价格节节走高,带动了整体行情的启动。股藏市场持续一年多的上升行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产生赚钱效应的同时,也带动了挖掘大军的行动。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挖掘出上市公司股票集中投向市场,还处在稚嫩阶段的股藏市场,受到巨大抛压,行情受到压抑。
应当说2004年的股藏行情,是上市公司股票为主流品种的行情(同时也说明上市公司实物股票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品种之一),同时也是引发抢救、保护和市场挖掘的一种行情,今天能够存世而没有被销毁的一些上市公司实物股票,就是当时在销毁边缘被抢救回来的,这为今天弘扬证券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实物。
电子盘时代的到来,赋予股藏品种新的生命。2015年是股藏品种的机遇年,而按照行情规律看,2016年是股藏市场的周期年,两个年份的叠加效应,是股藏生命的重新诞生,如果有行情,那将是股藏行情的第三波,不管如何,电子盘时代的到来,已经奏响了股藏的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