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新村,曾经是中国房地产界响当当的名字。它的出现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它曾是东华实业公司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如今它静静地蛰伏在大沙头的一隅,辉煌已被岁月尘封。翻开东华实业公司的历史,看到了它成立的艰辛……
谁引进外资就是李鸿章,就是“卖国贼”
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抓住了历史机遇,面对只有地没有钱的局面,省市领导决定引进外资来解决住房难问题。1979年初,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引进办”)组织一工作小组(由东山区委一副书记带队,时任东山区房管局副局长的李庆符作为熟悉建设业务的代表负责技术性的谈判)迅速踏上了寻找“金主”的征程。
当时我国引进外资的大门刚开了一道门缝,一切都没有先例可循,投资方害怕国内政策不稳定,刚接触外资方的引进办则担心被“资本家”欺诈,谈判异常艰苦。李庆符向记者回忆,长达半年的谈判过程中,小组成员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开始时谈判小组一分钱经费都没有,每次谈到中午时分便各自走人,双方联络不了感情,后来终于向区委财政借了500元钱,第一次请港商吃饭是到庙前直街一个饺子馆里每人点了一盘饺子外加一盘松子鱼便对付了。除了谈判本身及经费的困难外,更令人难受的是还得承受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有些人说谁引进外资就是李鸿章,就是“卖国贼”。
杨尚昆亲手画下了一道红线
省委书记改规划在用地上,市里拨了大沙头三块相连的地块共约14万平方米,按最初的规划,有条马路要穿过小区的内部,引进办认为如果这样,小区将十分狭长而不好布局,于是便拿着规划图找到了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州市委第一书记的杨尚昆同志,杨尚昆听完汇报后同意改变规划,还亲自拿起红笔在图纸上画了两道红杠,这画出的道路便是后来的东湖西路。
因为是第一次引进外资兴建住宅,当时对这项目市里还无权审批,甚至当时省委的一些领导也不敢批复,建议引进办报送给刚从北京开会回来的省革委副主任(相当于副省长)王全国同志审批。王全国同志十分支持,很快上作了批示。
——由杨尚昆同志亲笔修改的规划图、王全国同志的批示这两份原件如今都成为了珍贵历史文件收藏在了东华实业的档案馆内。
开创“借鸡生蛋”模式---东华实业公司的诞生
东湖新村不仅开创了国内商品房项目的先河,同时还摸索开创了一种全新“借鸡生蛋”模式:土地-引进资金-房子-资金-更多的房子。
1983年6月,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定名为东华实业公司,同时利用在东湖新村项目积累的资金和招商引资的经验,湖滨苑、五羊新村、花园新村、文德大厦等项目陆续开始建设,踏上了东华实业建广厦万千的新征程。
从此,东湖新村和以“东华模式”命名的地产开发模式红遍了整个中华大地。
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88年9月经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穗改字(1988)3号文批准,在广州东华实业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1988)穗银金字285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3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1993年4月,经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穗改股字[1993]14号同意,公司股票拆细为每股面值1元。公司注册资本原为人民币壹亿元,股本总额原为10,000万股,其中国家股7,000万股,占70%;法人股236.81万股,占2.37%;社会公众股2,763.19万股,占27.63%。
广州东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上市,证券代码600393。该公司实物股票大全套共有四枚:壹股(壹佰元)、伍股(伍佰元)、壹拾股(壹仟元)、伍拾股(伍仟元),票幅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