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氛围再度陷入悲观之际,沪深两市却再度意外走强。尽管尚难断言宏观经济形势改善,但可以肯定的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原本高度悲观的预期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而A股也在这种预期转变中缓步上行。
昨日午后,在有色、煤炭、金融等权重板块的带动下,上证综指放量上攻,终盘收报2347点,较上一交易日大涨55点,涨幅2.43%;深成指涨290点,涨幅3.14%。(点击查看>>>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
经此一役,沪指不仅将本周二的失地尽数收复,也一举攻克了60天线,股指更创出了近两个多月以来的新高。
今年以来,宽幅震荡成为A股市场的运行常态。1月9日、10日两个交易日,上证综指的单日涨幅均超过2.5%,深成指涨幅更超过了3.5%,两市合计成交金额也从此前的不足800亿元,猛然放大至1700亿元,以煤炭、有色为首的权重板块异军突起。部分“乐观派”就此认为,连续阴跌8个多月的大盘或已成功触底。
然而,此后的四个交易日,A股却重拾跌势,市场信心再陷悲观。直到1月17日,沪深两市拉出一根幅度超过4%的大阳线,又将空头阴霾一扫而空。
“从历史经验来看,股指大起大落往往是重要的见底标志之一。”上海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投资总监表示,去年四季度,市场曾经出现过关于“政策底”、“市场底”究竟在何方的争论,机构投资者普遍将汇金入场增持的点位视作“政策底”,但“市场底”争论很快不了了之,原因是四季度A股的疯狂杀跌沉重打击了多头的信心,机构频发保守观点,没有人再敢轻易断言何处是“底”。
出人意料的是,A股新年以来的走势一点都不保守。尽管股指没有出现连续大涨,但每次调整之后,大盘总能顽强地创出新高。
伴随着大盘底部的稳步抬高,机构对后市的观点也不断进行修正。“反弹尚难言结束,但波折将加大。”海通证券研究所认为,A股1月以来的反弹源于流动性改善和经济短期企稳,反弹的高度将取决于流动性改善的程度,以及经济是否真正企稳的信号确认。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到目前为止还很难断言宏观经济形势是否已经真的改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原本高度悲观的预期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而A股也正在这种预期转变中缓步上行。
--------------------------
昨日,上证指数大涨2.43%,收盘创出今年1月6日反弹以来的新高,并突破自3067点以来的中期下降通道上轨线。盘面上看,市场活跃度大幅提高。两市下跌个股不到50只,共有27只非ST个股报收涨停,没有个股跌幅超过5%。两市合计成交1475亿元,比前日放大近4成。
整体看,昨日盘面有以下特征值得关注。首先,两市权重股走势坚挺,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地产、银行板块均有强势表现,助推股指冲至2300点上方。沪市前20大权重股、深市前10大权重股全线上涨,中国人寿 、中国太保涨逾4%,兴业银行上涨2.92%,万科A、中联重科亦有2.5%以上的涨幅。有色金属板块成为昨日领涨龙头,该行业指数昨日涨幅高达6.06%;煤炭板块紧随其后,采掘指数昨日涨幅也达到5.29%。
其实,在周二尾盘,以罗平锌电为代表的有色股和以靖远煤电为代表的煤炭股就已经出现异动,均有大幅拉升。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布局。作为今年春季行情的两大龙头,煤炭有色一直引领着大盘反弹。虽然前期累积了一定涨幅,但由于严重超跌,“煤飞色舞”的行情应该尚未结束。
其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昨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受此消息刺激,石油行业个股全线上扬。茂化实华 、广聚能源出现5%以上的涨幅。国内汽油价重回历史高点,油价上调直接利好“两桶油”,对其未来业绩有提升作用。截至昨日收盘,中石油、中石化均有1.6%以上的涨幅。
从技术形态看,昨日的一根长阳日K线,令沪指一举突破了自去年4月18日3067点以来的中期下降通道上轨,目前该上轨正处于2340点附近。近10个月以来,该上轨线一直制约上证指数反弹,诸如去年7月、11月两次反弹都是碰到该上轨结束。今年2月6日,上证指数上冲到2341点,再次触碰到该上轨线。市场人士指出,该下降通道上轨线已成为中期强弱分水岭,如果经过回抽确认,有效向上突破,则意味着自3067点以来下降趋势出现逆转,并有望建立起中期的上升趋势。
湘财证券分析师祁大鹏认为,上证指数顺利回补了上一交易日的向下跳空缺口,并一举收复了多条中短期均线。由于本次攻击与2月6日的间隔时间短,证明多方准备充分。在未来量能的配合下,大盘完成向上突破将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1月经济数据将于今日公布。目前市场普遍预期,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增速在4%附近,基本与去年12月4.1%的增速持平。近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是新年后央行首次公开回笼流通性,令市场对于降准预期有所减弱,因此,今日公布的数据将成为政策导向的关键。数据出炉后的盘面动向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