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去年减持两房类债293亿美元创新高

[日期:2011-02-1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02月16日 01:51  第一财经日报

  严婷

  同年共减持美国债32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主

  美国财政部网站2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2010年12月净卖出包括“两房”(房利美与房地美)债券在内的美国长期机构债券19.3亿美元,而2010年中国净卖出这类机构债券总额达到了293亿美元。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两房”债券减持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有数据以来的最大减持纪录。

  同一天公布的美国财政部数据还显示,去年12月中国减持了4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整个2010年中国减持了美国国债32亿美元。但中国依然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

  2010年中国净卖出美国长期机构债券293亿美元

  根据美国财政部2月15日公布的中国对美国长期机构债券的月度买卖数据,中国在2010年12月净卖出包括“两房”债券在内的美国长期机构债券19.3亿美元。当月买入的机构债券为9.74亿美元,而卖出额为29.04亿美元。

  从2010年整体情况来看,中国净卖出美国机构债券总额达到了293亿美元,比2009年净卖出总额高出了46亿美元,而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中国曾净增持166亿美元。

  上述机构债券包括“两房”的债券和证券,但是还包括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债,比如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innie Mae,吉利美)。但这项数据仅包括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直接交易,并不包括中国通过其他国家进行的债券交易。

  作为“两房”债券的主要海外持有者,不少人担忧美国政府上周五公布的关闭“两房”的改革计划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巨大风险。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计算,自2008年7月开始至2010年12月(除了2010年3月至7月为净买入外),中国对美国机构债券一直在进行净卖出的操作,净卖出总额高达829亿美元,平均每月净卖出27.6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房”于2010年6月退市后的9月,中国单月净卖出其机构债券创下了263亿美元这一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9月中国购入45亿美元的机构债券,而卖出债券高达308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高卖出额。

  而根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披露的关于海外持有美国政府“机构债券”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中国(除香港与澳门地区)持有的美国政府长期机构债券(Long-term Agency Bonds)总额为4540亿美元,其中3580亿美元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占长期机构债券总额的79%,而其他机构债券仅为960亿美元。报告指出,中国持有的“资产支持证券”最主要的是住房抵押贷款,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BS)。

  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是美国长期机构债券中“资产支持证券”的最大海外持有人。

  2010年共减持美债32亿美元

  同一天公布的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8916亿美元,相比11月的8956亿美元减持了40亿美元,降幅为0.4%。

  整个2010年,中国减持了美国国债32亿美元,降幅约为0.4%。

  继去年11月减持112亿美元后,这是中国连续第二次减持美国国债。中国曾在去年7月至10月连续四个月增持美国国债。

  从去年全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总体情况而言,中国净减持美债32亿美元,其中有六个月为减持,总额为890亿美元,另六个月为增持,总额为858亿美元。

  截至2010年底,世界其他国家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43726亿美元,比11月的43468亿美元增加了258亿美元。43726亿美元不包括美国国内及国际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其中中国占比20.4%,为2010年1月以来最低。

  去年12月份美国债持有量名列第二的还是日本,由11月的8772亿美元增至8836亿美元,增持64亿美元。第三为英国,持有量由11月的5118亿美元增至5413亿美元,增加295亿美元。第四为石油输出国,它们总计的美国债持有量由11月的2104亿美元增至2180亿美元,增持76亿美元。第五为巴西,其美国债持有量由11月的1844亿美元降至1808亿美元,减持36亿美元。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央行否认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启动
下一篇:1月CPI涨幅低于预期 货币信贷增速回落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