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通胀难有牛市:密集调控政策或出台

[日期:2011-01-1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01月15日 09:21  中国经营报[ 微博 ]
上证指数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李辉

  在机构投资者的判断框架中,流动性是制约银行地产板块能否重新崛起的决定性力量,撬动大市值板块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推动,仅有良好的基本面并不足以让他们走出一波像样的行情。

  “关键就是钱,没有钱,基本面再好也没有用。”一位保险资金投资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大盘股的上涨必须有赖于大量的资金推动,否则很难把股价推上去。

  密集调控政策或出台

  业界消息显示,尽管监管部门已经把信贷目标设定为7.5万亿元,但是相关人士仍强调信贷的增长将主要参考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胀水平。

  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就判断,翘尾因素可能会使通胀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因此,防通胀政策会在上半年密集出台,如继续加息、收紧流动性等,这将对上半年A股走势有较大抑制作用。

  上述险资负责人也指出,尽管2011年头两个月可能有机会,但是上半年整体机会未必大。“估计就是在2600到3100点之间震荡,因为通胀无牛市,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过去,通胀可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伴随中国经济发展。”

  “我们预计2010年12月通胀将放缓至4.4%左右,但2011年上半年通胀上行风险较大,预计平均达5%。”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判断,今年上半年将是加息的集中时间段,最快可能在本月就会再次推出加息行动。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也判断较高的通货膨胀很可能维持到第二季度,这意味着上半年流动性供应在和政策紧缩的赛跑中可能落后。

  流动性决定崛起力度

  但是对于流动性问题,市场上并不全是悲观者。上投摩根拟任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冯刚告诉记者,尽管从流动性角度来说,2011年的货币政策环境不支持市场有较大的上升,更多的是震荡,但居民的储蓄资产的重新配置,将会成为对市场有积极影响的变量,由此蓝筹股有望重估。

  事实上,在不少机构投资者看来,负利率时代资金从银行流向股市的过程还在继续,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叠加则促使更多热钱流入中国,这意味着资金可能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紧张。

  南方优选价值的基金经理谈建强就认为,“整体市场资金还是很充裕的”。因为过去两年整个中国有18万亿元的信贷增加,国外也释放了很多流动性,通过很多途径也流入中国香港、内地,热钱流入的量很大。

  野村证券在一份报告中估计,2011年银行新增贷款约为8万亿元人民币(相对政府的贷款额度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约18%。虽然远低于上次峰值(2009年的同比为27.7%),但2011年M2货币供应量增速仍然高于过去十年17.6%的历史均值。

  “短期政策越紧对于周期品的上涨越有利,市场进入政策真空期后将更关注增长而不是通胀。”长信基金的策略分析师毛楠则认为,一方面,目前对通胀的价格管制对于抑止通胀形势的恶化没有实质性作用,只有出台严厉的调控手段才有利于控制通胀的走势。另一方面,短期如果政策力度超预期,则未来政策调控力度低于预期的概率就在加大,这也有利于周期性行业估值的修复。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指出,一季度经济、政策与资金面的状况相对有利于股市上涨,房地产、煤炭有色等周期股有机会,而二季度国内外因素叠加造成的进一步政策收紧预期可能对股市造成不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在报告中仍然强调,鉴于A股的结构,A股的核心投资逻辑在于中小市值股票的业绩高成长性,这一点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影响A股走势的核心问题是资金与股票的相对供求关系而非估值。

  “综合考量,市场风格存在转换的可能。”著名私募、上海国富投资的投资总监陈海峰表示,目前加息力度尚不足以影响流动性,而年初又存在一波流动性快速释放的过程,投资者将会把握住这短暂的机会炒作周期股,比如地产、水泥等已经有所表现。

  新财富排名前三的国泰君安房地产分析师孙建平认为,在2011年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当政策面与基本面继续处于相持阶段时,房地产板块有超跌反弹、先涨先跌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在2011年下半年或更晚的时间里,当基本面有望达到政策目标时,行业估值有望得到修复,地产股板块有可能将出现重大的趋势性投资机会。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证投资:半年线有惊无险 当心诱空圈套
下一篇:网上购物新冰箱疑为二手货 京东LG否认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