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中华 北京报道
7月28日晚间,工行发布公告称其450亿元的A+H股再融资方案获得董事会全票通过,下一步只等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这份定向增发预案,工行将向全体A、H股股东定向配售新股,增发比例为每10股配售不超过0.6股,且A、H股的配售比例相同。工行表示,此次再融资的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根据工行此前发布的一季报显示,目前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98%,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8%。
至此,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再融资方案再无悬念。中行可转债400亿元、A+H配股600亿元,建行A+H配股750亿元,工行A+H配股450亿元、可转债250亿元,交通银行(6.56,-0.02,-0.30%)A+H配股420亿元,仅四大行再融资便达到2870亿元,是农行IPO募资1414.6亿元的2.03倍。
在再融资做主角的大剧情中,有个别国有商业银行被市场定位于“出尔反尔”者,投资者群起攻之口诛笔伐。但这些国有商业银行似乎也满腹委屈:为什么观众不去关注再融资的导演呢?
中行再融资1000亿
超过首次IPO规模
在国有大行再融资中,2009年处于发放贷款首位的中国银行(3.58,-0.03,-0.83%)在再融资披露的时间和规模上,都领先于其他银行。
2010年1月28日,中国银行发布关于召开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而股东大会要审议的正是其再融资计划。其中这套组合再融资计划包括了400亿元的A股可转债以及发行H股的融资计划。
在中国银行完成了400亿元的A股可转换债券之后,其配股计划终于在7月3日露出了真面孔。7月3日,中国银行发布召开201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2010年第一次A股类别和H股类别股东会议的通知,在8月20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将要审议中国银行发行不超过600亿元A+H配股再融资计划。
100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超过了中行2006年IPO时H股和A股募资总额的979.84亿元。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754.27亿港元,如果按照2006年6月1日港元的基准价103.39换算的话,中国银行在香港共募集779.83亿元人民币。
随后,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回归A股市场,发行了64.9亿A股,募集资金200亿。简单计算一下,中国银行在香港和上海共募集了979.84亿元。
一位市场人士笑称,上市3年多之后,中行的“再婚”规模都快赶上农业银行(2.79,-0.04,-1.41%)IPO的募资规模了。
7月29日,港交所公告称,农行H股国际承销商已于当日全数行使全球发售的超额配售权(即完成绿鞋机制),农行获得超额配售净资金约119.6亿港元。在H股完成绿鞋机制后,农行H股股份总数由约254亿股,增至约292亿股,H股占农行发行总股本的比例由8%提高至9.09%。以此计算,农行H股共筹集资金约935.1亿港元(约120.39亿美元)。目前农行A股尚未行使绿鞋,筹集资金为595.9亿元(约87.91亿美元)。至此,农行A+H股共募集资金约208.30亿美元,按照7月29日1美元兑人民币6.7787元计算,农行上市共募资1414.6亿元人民币。
算起来,中行的千亿再融资也仅比号称最大IPO的农行少400亿元。
再融资幕后导演:
监管机构
主导国有商业银行再融资剧情的导演正是商业银行的顶头上司——银行监管机构。
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再融资成功之后最能够直接显示出融资功效的重要指标。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中国经济复苏之后走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2009年成为了商业银行施展拳脚的好舞台。全年9.5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也几乎是2008年全年新增贷款的两倍。而国有大行也是创造出历史新高的新增贷款的主力,也显示出国有大行上市改革之后充沛的财力。
根据国有大行的2009年年报可以看出,在经历了2009年的激情放贷之后,工、中、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降为12.36%、11.70%和11.14%。
就在商业银行不断创造新增贷款数字时,银监会也开始实施动态监管策略,其中,资本充足率也在其中。
就在市场传闻监管部门将要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国有大行甚至要提高至13%。2009年12月初,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中国金融》中撰文指出,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要到达11%,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也要达到10%。
在2010年1月15日召开的银监会2010年工作会议中,银监会要求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要达到11%的要求。而在不到两个月之后,在银监会召开的大型商业银行监管会议中,银监会再次要求大型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1.5%。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银监会就把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升至了11.5%,而2009年的年报中,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不到了监管层的要求。而2010年高层确定的7.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规模又压得国有大行喘不过气,也导致了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红线的中国银行率先公布了其再融资计划。
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分析道,除了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之外,2010年各大商业银行发放的新增贷款也是再融资的主要原因。国有大行的再融资是经过监管层多个指标精确计算而来,而2010的7.5万亿元新增信贷是主要指标之一。换句话说,就是想要在2010年发放多少贷款,就必须针对发放的新增贷款以及其他要求进行再融资。
再融资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中长期的资本补充计划,用于满足商业银行未来2-3年发展的需求,而国有大行在再融资计划的公告中,均称再融资能够满足银行2-3年的运营要求。而3年后,国有大行是否还会继续再融资来满足其运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