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投行风传IPO门槛飚升:创业板3千万 中小板5千万

[日期:2010-05-17]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5月17日 05:53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投行实验室研究员 单于/文

  据投行人士透露,日前有发审委委员提出,将创业板考察期最后一年的净利润提高到3000万标准

  风起于青苹之末。一则关于创业板上市门槛将要大幅提高的消息正在资本圈内迅速流传,并引起诸多拟上市公司,与投行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旦此事成行,则意味着即便净利润达到了1000万,一家高成长的公司很可能也暂时上不了创业板。

  理财周报从投行圈内独家获悉,证监会发审委内部已提出大幅提高创业板上市的要求,实际上,这一倾向已经在近期的项目审核中得到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的导向与近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的方向一致。

  至截稿前,理财周报记者试图联系证监会有关人士未果。

  创业板3000万,中小板5000万

  据知悉内情的投行人士介绍,部分发审委委员提出,应将创业板的盈利指标提高到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这与此前公布的500万有了6倍的大幅提高。

  “证券发行也要维稳啊,不能说过两年就乱了。”一位供职于南方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据其透露,日前证监会发审委内部开会,提出提高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上市门槛的说法,“中小板3年的考察期,最后一年的净利润要达到5000万,而创业板要达到3000万。”

  “我得到的消息是,目前这是个别发审委委员或领导的意见,不过提高创业板的门槛,这个方向在发审委那里是取得一致的。”他说。

  理财周报记者随后致电多家投行人士,求证该事宜。提高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士的认同,但金额方面却依然未定,上述只是一种可能的状态。

  “我的确听到这个说法了,但是目前还没有文件和通知下来,个人认为应该快了。”兴业证券投行部副总经理顾连书说。其他多位投行人士亦表示收到类似消息,但是具体门槛提高到多少(即净利润提高到多少),并没有确定的说法。

  理财周报记者致电证监会,但始终未能连接上新闻处人士,以获得最终确认。倘若这一标准确立,或者成为投行上报项目的默认导向,则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提高了不少。

  按照原来的创业板条件。创业板对发行人设置了两项定量业绩指标,以便发行申请人选择:第一项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项指标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显然,目前圈内流传的新标准比上述门槛有了大幅提高。

  1亿以下已不建议上报

  “实际上,不仅是这么提,已经是这么做了。”一家中央汇金公司旗下券商投行人士说,“现在基本形成了共识,创业板1亿以下营收的项目,最近会里不建议我们上报了。”

  齐鲁证券投行部一位高级经理也说:“从过会企业的规模看,标准确实还是很高,都是盈利4000万-5000万。”

  据投行人士透露,部分近期被否的公司,即与此相关。

  如4月23日被否公司金仕达卫宁软件,近3年虽业绩快速增长,但2007年-200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49万元、1.074亿元、1.134亿元,净利润仅分别为1224万元、1701万元、2616万元。

  而2007-2009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9.89%,净利润复合增长132.66%,且主营三维成像颇具新兴产业气息的杭州先临三维亦被否决,原因之一,就是其2009年营收方才4384万元。

  而在此前,此类项目有通过可能。

  如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汉威电子(21.790,-0.60,-2.68%)(300007.SZ)、上海佳豪(25.660,-0.71,-2.69%)(300008.SZ)、鼎汉技术(71.280,-0.97,-1.34%)(300011.SZ)、华星创业(23.100,-0.55,-2.33%)(300025.SZ)等公司的最后一年营收均擦着1亿的准绳。而年前获批的中青宝(22.810,-0.42,-1.81%)(300052.SZ),其2008年主营收仅为5367万。

  若以净利润做比较,首批28家公司中,就有9家公司未达3000万。而大禹节水(17.490,-0.61,-3.37%)(300021.SZ),甚至连2000万都不到。

  争议:门槛还是监管?

  新标准在业内荡起的反响是两个方向。

  “这个打击面其实还是蛮大的。”一家内地券商投行高层说,“有些公司培育的项目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前期做的很多工作都要重来,得再辅导一两年了。”

  不过他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一代价,而是对创业板的理解,“你说什么是创业板?创业板本来就是小公司高成长,风险天然就大。证监会的苦心当然理解,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把好审核关和监管关,比如信息披露一定要客观完整,这个工作做好了,其他都很好解决。”

  不过,上述汇金旗下券商投行人士另有见解。

  “证监会的考虑的确有其现实必要,毕竟很多项目两三千万的利润,4000万-5000万的营收,抗风险能力确实小了些。尤其是有些公司依附在一些大公司、大项目、大客户上,风险很大。比如说,一张大单子可能给你一两千万,但是万一这张单子违约了呢?或者这张单子消化完了之后怎么办?”

  而近期沸沸扬扬的“赛迪”门,显然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担忧。“中国的诚信环境太差,成本也太低了,很多事情弄不清楚,指不定哪天就踩在地雷上了。”

  “所以总体来说,规模稍微大一点,结构稳定一点的公司还是好些。”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5月17日人民币牌价
下一篇:人民日报月内三度发文:期指并非股市下跌元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