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4月份出口数据将在5月10日由海关总署对外发布,然而市场已经提前嗅到了气息。
4月28日,广交会新闻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广交会第二期延续了第一期微弱增长的态势,出口成交84.6亿美元,同比106届微增2.1%。前两期累计出口成交255.6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1%。
《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出口温和,但进口强劲,3月出现的贸易逆差将在4月份重现。
兴业银行(26.87,-0.69,-2.50%)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份进口价格高位徘徊,同比涨幅居于高位,而出口回升力度较弱,价格提升能力不强,必然使得3月份出现的逆差不会成为孤立现象,但预计4月份逆差较3月份大幅缩小。
“预计4、5月份可能还会出现微弱逆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进一步判断。他分析,从一季度情况看,出口市场中新兴市场恢复更快,美欧日市场恢复慢于新兴经济体,总体逆差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受访的大部分专家均认为,备受关注的人民币汇率也将在第二季度重启升值。
“中国已具备了结束盯住美元的这一特殊时期汇率政策退出的条件,出口退税政策也是一样。”招商证券(22.00,-0.49,-2.18%)宏观经济分析师谢亚轩对本报记者称,“但政策调整肯定会从稳妥的角度出发,人民币可能在二季度开启小幅缓慢升值,而出口退税政策相对缺乏灵活性,要等出口恢复良好的趋势得到明确后才可能退出,因此会滞后于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
4月再现逆差
3月份的贸易顺差将在4月份继续延续。
从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外贸专家的分析看,支持4月份逆差的判断源自于当月进口和出口两方面。
“预计4月份仍会延续逆差趋势,因为铁矿石、原油等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令中国进口总额还将维持较快增长,有助于逆差的维持。”中国银行(4.03,-0.02,-0.49%)战略发展部调研主管袁跃东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今年3月我国铁矿石、原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量激增,环比增幅超过往年同期,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3月份两者进口总额环比达43.5%,创历史新高,而4月份很可能将继续延续这一态势。
同时,由于一部分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将在4月26日到期,因此企业都会选择在这之前“抢进口”,这也将导致4月份进口持续强劲。
而4月份出口则缺少亮点,尽管正是广交会期间,但是从广交会一期二期的订单情况看来,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
东莞新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此次广交会外商采购欲望明显增强,但大部分订单仍以短单、小单为主,距离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据广交会新闻中心发布数据显示,第107届广交会二期出口成交84.6亿美元,同比106届微增2.1%。前两期累计出口成交255.6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1%,而境外到会采购商仅增长8.9%。
人民币重启升值?
4月份的贸易逆差情形却为人民币扩大双向波动幅度创造了难得的基本面条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在这一目标下,改革的时机和步骤由中国自己决定。
袁跃东表示,尽管4月份很可能将再现逆差,但是未来数月中国进出口增速的变化趋势是进口增速逐步放慢,出口增速逐步加快,推动逆差较快结束,同时上半年内人民币结束“盯住美元”的策略,在国际压力较小的时候重启升值。
而这个所谓适当的时间可能就在5月。人民币汇率可能将恢复小幅、渐进升值模式,兼顾双向波动,并在升值中充分考虑到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
目前,市场分析人士的普遍看法是,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将回归到2005年7月至2008年上半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渐进的升值模式。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认为,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有助于人民币名义汇率逐渐向实际汇率靠拢,从而逐渐纠正国内的资源配置;对中国出口行业的冲击是渐进的,有助于出口企业的调整,因而对增长与就业的冲击也是可控的。
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李稻葵称,中国已就逐步调整汇率达成“共识”,人民币中长期将被允许缓慢逐步升值,交易区间的扩大将提高汇率弹性,中国决策层和学术界就此已基本达成一致,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以什么形式,以什么机制,是谁主导这个过程,这是问题的关键。若中国在美国压力下升值,则将演变成一场政治博弈。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5月6日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269元,略高于周三的人民币6.8267元,仍旧保持在6.8260至6.8270的窄幅区间内波动。
当天,渣打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也认为,中国应该会在5月24日至25日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采取行动,上海世博会开幕使得5月第一周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几率大大降低,就剩下5月10日当周和5月17日当周两个调整时机。总体上,5月10日这周启动汇率调整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