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股分歧凸显,同时股东户均持股同比下降8.73%
□ 本报记者 赵学毅
截至2月9日,沪深两市共有101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股东总户数同比微幅增长,户均持股数同比下降8.73%,筹码出现明显分散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主力机构持股已出现分歧,基金、保险持股量大幅缩减,而QFII、券商、社保持股量显著增加。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最新统计,101家上市公司股东最新总户数为382.26万户,与2008年361.43万户相比增长了5.76%。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户均持股数出现下降,由2008年的1.23万股/户降至2009年的1.13万股/户,户均持股数缩减8.73%。户均持股数超过1万股的公司有57家,介于5000股至1万股的有39家,仅有5家公司户均持股数低于5000股。然而,已披露年报公司户均持股数尽管同比有所下降,但户均持股绝对数仍比较高,与2008年相比,户均持股数超过1万股的公司增加6家,而低于5000股、介于5000股至1万股的公司均减少3家。
从季度户均持股变化看,盐湖集团(22.98,0.10,0.44%)、道博股份两家公司户均持股数已经持续四个季度下降,另有莱茵置业(7.27,0.00,0.00%)、东安黑豹(7.47,0.07,0.95%)、S佳通(10.52,0.10,0.96%)、益民商业(10.19,-0.07,-0.68%)等四家公司已持续三个季度筹码松动。保利地产(18.80,0.16,0.86%)、华远地产(9.14,0.08,0.88%)、中信国安(14.11,0.11,0.79%)是近两个季度筹码松动最明显的三家公司,去年三季度及四季度户均持股数环比降幅均超过20%。分析人士认为,筹码出现明显分散的迹象,不排除有部分机构正在借助行情火热之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出资金,相关对比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本报统计的101份年报五大主力机构持股数据中,基金、保险持股量同比出现大幅缩减。其中,基金2009年合计持股量为21.79亿股,与2008年32.41亿股的持股量相比大幅下降32.77%;保险资金持股量由2008年的1.03亿股降至目前的0.8亿股,降幅为22.45%。
与基金、保险相反,QFII、券商、社保三大机构去年则采取一致的增仓措施。其中,QFII持股量由2008年的0.97亿股增至2009年的1.16亿股,增幅19.12%;券商持股量由2008年的2271.06万股增至2009年的6285.38万股,增幅176.76%;社保持股量由2008年的4267.61万股增至2009年的4770.13万股,增幅11.78%。比如,鄂武商A(13.49,0.22,1.66%)、华鲁恒升(19.51,0.33,1.72%)、青松建化(18.76,0.09,0.48%)、恒源煤电(28.26,0.47,1.69%)等10家股票,从无到有,社保基金对这些股票积极建仓;凌钢股份(10.40,0.55,5.58%)、大龙地产(14.88,0.46,3.19%)、青松建化等10只股票则得到QFII的最新持仓。不过,这些机构在加仓的同时,也在有选择地抛售股票。比如社保2008年重点介入的美克股份(8.77,-0.07,-0.79%)、世茂股份(13.89,0.08,0.58%)、科达机电(21.23,0.23,1.10%)、歌尔声学(29.00,0.77,2.73%)、深物业A,至2009年则大逆转,将资金全部撤离;QFII重点持有的徐工机械、海印股份(13.45,0.10,0.75%)、恒星科技(13.47,0.03,0.22%)、广州国光(15.50,0.00,0.00%)、新疆众和(17.71,0.28,1.61%)等股票,在2009年也遭遇其全面抛售。
据记者观察,主力机构在增仓与减仓间,对行业景气度也有一定考虑。房地产及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户均持股数多出现下降,而机械设备、建筑建材行业的上市公司户均持股数有所增加。一直处于高景气度的房地产、化工等行业,机构已经考虑减仓,而景气度处于爬坡的机械设备、建筑建材得到主力机构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