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张股票证看中国股票市场的变迁
孟庆法于2009年10月
中国的股票历史并不算长,至今有137年,与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只能算是个新生儿。然而在这137年里,中国却经历了从满清到民国,又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动荡与跨越,而我们中华民族也从5000年中的最黑暗和最屈辱的年代艰难爬起,迈向了通往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实行无纸化操作,也正是从此时起,自1872年至1994年这122年留下的纸制股票证便成了中国股票发展史不可或缺的见证。本文试图通过3张珍贵的股票证来简述一下中国的股票发展历史。
图1 邓小平会见范尔霖先生
图2 上海飞乐音响股票(1984年发行)
(1) 邓小平与一张股票证书
1986年11月,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一件对于中国现代股份制发展及股票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1月1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先生一行。范尔霖先生送给邓小平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而作为东道主,邓小平出乎范尔霖先生意料地拿出一张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面值50元人民币的股票证,当面送给了范尔霖先生。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宣告了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已经向股份制改造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在范尔霖先生拿到这张飞乐音响的股票证时,发现上面的持有者不是自己而是一名叫周芝石的人。实际上,中方为了体现这张股票的真实性,有意填写了当时的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芝石的名字。然而既内行又固执的范尔霖认为,既然自己成为持有新中国股票的第一个外国人,本应以自己的名字填写,而不是周芝石。于是便发生了有趣的一幕:11月24日,范尔霖在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李祥瑞的陪同下,来到刚刚设立的中国首家证券交易部——上海静安证券营业部,郑重其事地办理了过户手续,成为第一位持有新中国上市公司股票的外国股东。
如今,这枚由邓小平赠送给范尔霖先生的飞乐音响原始股票,已经永久地放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内的陈列橱窗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股份制改造及股票市场创立的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
(2) 中国股票的历史变迁
据史料记载,实际上中国股票的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各个历史阶段。从第一只股票发行到现在,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百多年中国股票的发展史恰恰折射出中国民族产业及国有工业发展的历史。
——1872年轮船招商局股票的发行
从现代股票发行上讲,1872年发行的轮船招商局股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股票。当时,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正在全国大力推行。时任浙江海运总办的朱其昂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提议发行股票来筹措资金。此建议得到了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并任命当时著名的官商盛宣怀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当时李鸿章提出的宗旨是:自强求富,以达“洋人之利还我中华”,并“师夷以治夷”。可见,当时李鸿章发行股票的目的是要借用洋人的办法来强我大清国。
在之后的三十几年中,满清政府又发行了一大批股票,例如交通银行、清蜀腾越铁路、商办川汉铁路、开平矿务局等等。与此同时,一些外资企业也纷纷在中国发行股票,例如信和纱厂、中国邮船公司、中华书局等等。在这些发行股票的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如宋子文、杜月笙、陈果夫等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因为正是该公司的成立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该公司股票于1904年开始发行,股民涉及仕、商、农、工各界人士。然而因管理不善,满清政府在无充足资金建路的情况下,将筑路权卖给了外国人,严重地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在全国一片民怨沸腾的情况下,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
图3 川汉铁路股票 (1904年发行)
——民国时期的股票与债券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满清政府,然而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始终处于剧烈的动荡状态。孙中山先生在当上临时大总统后便立即着手为新政权筹款,发行了中华民国军需公债。而几个月后,接替孙中山的袁世凯也开始发行各种债券筹款。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活跃,一些有实力的民族资本开始向金融领域发展,成立了多家由民族资本家控制的金融机构。而北洋政府也接过了满清的一些官产,成立了一些颇具实力的银行,如利用发行股票成立了由原大清户部银行改组而来的官商合营的中国银行,以及后来的实业银行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这段时期,股票也并非完全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从目前已发现的早期股票、债券来看,中华苏维埃政权在红色根据地也发行过各类革命战争债券、债票及股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的根据地同样也发行过各类公债。比较著名的有苏维埃银行股票、苏区合作社股票等。
图4 恒丰毛绒厂股票 (1949年10月1日发行)
——新中国成立后的股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她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股票收藏界和学术界,多年以来一直讨论着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哪只股票是新中国第一股?这个问题在前几年终于有了答案,这就是与新中国同一天诞生的上海恒丰毛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收藏界也将其称为“新中国第一股”。该公司董事长是当时上海著名的绒线大王沈菜舟先生。这位传奇的民族资本家在新中国成立之日开创的这家上海恒丰毛绒厂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如今赫赫有名的上海恒源祥。如今,在上海金陵东路的恒源祥商厦大厅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老者的半身铜像,他便是沈菜舟。1927年夏天,年轻的沈菜舟在上海四马路的一个弄堂口开办了一间小杂货铺,匾额便是“恒源祥”。而1949年10月1日的股票发行,正是恒源祥发展的一个历史里程碑。这枚股票证也恰恰见证了恒源祥82年来曲折发展的历程。由于有心人的精心呵护,仅存的几枚恒丰毛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一枚至今保存在恒源祥公司。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来自旧社会的东西,中央政府采取了限制措施。上海的股票交易所被查封了。政府对一些民族资本企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迎来了公私合营。但资本家手中的股票照发,股息照领。直到文革开始,几乎所有的资本家被迫停止了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股份制发展及股票发行处于完全停滞状态,直到文革结束,中国开始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
(3)新时期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
——股票市场的发财传奇
某某人无意中买了原始股,不经意中发大财了!这种传说与报道曾经随处可见,已经见怪不怪了。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特殊的环境真的可以创造出传奇。记者的一个朋友上世纪80年代末在深圳工作,他无意中在深圳大街的地摊上花几万元钱买了几张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可谁也想不到的是,两年之后,几万元竟然变成了几百万元。
这种例子不胜没举。实际上,当时人们的头脑中尚未对资本市场有真正的认识,不知道财富也可以用这种方式积累。这就像当时人们错过无数次收藏的机会一样。在80年代初,一只宋代的碗在北京琉璃厂只卖几角钱,一张李可染的8平尺山水画只卖几百元,而当时面值8分钱的猴票后来竟然升了5万多倍。历史机遇就是这样,稍纵即逝。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以及加籍教授林光达时便谈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在后来的南巡时又讲到,证券、股票,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是邓小平为中国人民谱写了春天的故事,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大规模的股份制改造计划。中国人终于抓住了这次历史的机遇。
——新时期股票市场的形式
1984年年底,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向社会公开发行了1万股股票,每股人民币50元。之后,上海的延中实业、豫园商场、真空电子、爱使股份、中华电工、飞乐股份及浙江凤凰等7只股票相继发行,这便是著名的“老八股”。从1994年起,股票市场实行了无纸化,而这些老股票的纸制实物——股票证却留了下来,并且日显珍贵。如今,一套老八股的实物股票证已价值12万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继续升值下去。
继上海之后,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市也开始公开发行股票。像深发展、深宝安、深原野等便是最早发行的深圳股票。正因如此,之后便形成了中国两大股票市场(上海与深圳)双足鼎立的格局。
1986年9月,上海静安信托投资公司股票交易专柜开业,这是新中国最先开设的股票交易场所。美国纽约交易所主席范尔霖先生也正是在这里,将邓小平送给他的那张飞乐音响股票过户到自己名下。一年之后,1987年9月,深圳发展银行等几家深圳本地股份公司的股票在特区证券公司上市挂牌交易。随着股份制改造的推进,沪深两地的上市交易公司由当初的十余家增加到几十家。1990年底和1991年初,上海、深圳两地的股票交易所正式成立。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的股票市场走入正轨,开始了不断探索、调整、规范的漫长过程。
——股市市场风云变幻
西方人有句名言:如果你爱一个人,将他送入股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将他送入股市。
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讲,企业是筹措资金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场所;对个人投资者来讲,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场所。它即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有这样两个著名的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几十年前花几千美元买了一只股票,几十年后当她退休的时候已成为一个千万富翁;上世纪90年代,一位中国的早期投资者几年之间成了一位千万富翁,众人无不羡慕,而几个月后,这位成功人士一贫如洗,成了一名整天坐在证券交易所门前的卖报人。
股市就是这样,不管你爱它还是恨它,它总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20年前中国的股市总共才有几十家上市公司,规模小的可怜。而现在,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1600家,为企业融资额已达到几万亿,而市值也位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