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让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对如何发展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有了新的思考。他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股市应力争实现“慢牛”局面
本报记者 许志峰 田俊荣 《人民日报》
纵观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没有哪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能够离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事实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不能被资本市场不能干预的观点捆住手脚,该出手时就出手
股市的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发展过快过热,形成泡沫;二是发展过慢,持续低迷,形成过冷。这两者都要防,但尤其要防止大起大落,持续低迷
发展资本市场不能照搬国外的东西
在金融领域工作了50多年,曾亲身领导和参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周正庆,如今依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保持密切关注。
周正庆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应如何发展?和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有没有区别?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让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看到了其中的本质区别,以及我们应该走的路。
他认为,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以私有制为基础,其理念就是市场的问题由市场自身解决,政府尽可能不干预。而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者基础不同,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东西。
“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一是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金融中心的脆弱性。世界知名的五大投行,三个垮台,两个岌岌可危。目前美国已有上百家商业银行倒闭。二是过去都认为美国的法规健全,信用可靠,然而,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被称为‘金融市场看门人’的三大评级机构为了追逐利润,竟然违背职业操守,把许多‘有毒资产’贴上优质的标签推向全世界。三是美国通过所谓‘金融创新’开发名目繁多的衍生产品,转嫁自身的次贷危机,使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引发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周正庆认为,近30年来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和金融自由化,导致了这些后果。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西方各国不得不放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那一套,联手干预市场。
“过去,我们对资本市场应当怎么搞,没有自己的标准。前几年出现的‘推倒重来论’等言论,都是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市场。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再盲目崇拜,一味将西方理论奉为圭臬。”
周正庆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既有监管市场的职能,又有推动市场发展的任务。政府不仅要做吹哨的裁判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推动市场向前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标准,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周正庆说:“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标准来构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我们就要努力去做。”
不能被资本市场不能干预的观点捆住手脚,该出手时就出手
周正庆认为,发展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人认为政府不能救市,不该救市,也救不了市;有人把政府出台政策称之为‘政策市’加以排斥。这些都反映了对政策在发展市场的作用上认识不足或有偏差。”
他说,实践表明,很多问题不是市场自身能解决的,必须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调整解决。换言之,该由市场解决的由市场解决,该由政府解决的由政府解决。
纵观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没有哪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能够离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有的直接向市场注入资金,有的由政府出资回购上市公司股票,有的运用货币政策,有的运用财政政策,有的制定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出台多项配套措施,有的政府首脑、央行行长甚至直接号召公民增强信心、购买股票、稳定市场。“总之,只要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政府就会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和干预,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事实上,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美国等国家都采取了大量的救市行动。由此可见,他们决不会被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观念捆住手脚,而是从实际出发,‘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并用。事实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不能被资本市场不能干预的观点捆住手脚,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于政策如何引导市场发展,周正庆回忆起10年前著名的“5·19行情”。1999年上半年,股市已经历了长达近两年的盘整行情,整体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当时证监会经过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新的政策,包括清理整顿场外交易市场、开辟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等6条。经过各方密切配合,股市持续低迷状况得以扭转,以“5·19行情”为契机,逐步演变成近两年的牛市行情。
周正庆说,长期以来金融调控主要针对货币市场,调控目标集中在货币供应量(M1和M2)。应当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统筹兼顾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促进三个市场有机协调发展。“相关调控措施的出台应顾及股市的运行情况”。
中国股市要防止过热,更要防止大起大落,持续低迷
周正庆认为,从我国资本市场十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如果政策组织运用得当,资本市场对推动经济发展有六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有利于持续稳定投入长期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从我们建立资本市场以来,通过其筹集的资本金已达3万亿元。二是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6年‘中工建交’四大银行进行改革,通过资本市场充实了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三是有利于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和商业保险的运行。五是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社会财富。六是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市场,为我国‘请进来’、‘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上海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股市一上涨,当地饭馆、商店的人气马上就起来了。这就是股市的财富效应。现在股市的投资者开户已超过1.2亿户,这么多的老百姓参与股市,如果能从中挣钱,肯定会有一部分去消费,这对扩大内需该是多大的作用!”
然而,周正庆认为,股市积极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18年来,股市有10年上涨,8年下跌。经验表明,凡是股市平稳上升的时期,市场的积极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凡是市场持续低迷的时期,市场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这方面,正反的例证都有。从2001年开始,股市出现持续4年低迷的状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A股筹资持续萎缩,其它功能无法发挥。2006、2007年我们加快了发展步伐。仅两年境内外筹资总额就达1.4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发挥作用最好的两年。”
周正庆说,要实现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大力发展市场与防范市场风险的关系、上涨和下跌的关系。“股市的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发展过快过热,形成泡沫;二是发展过慢,持续低迷,形成过冷。我认为,这两者都要防,但尤其要防止大起大落,持续低迷。”
他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应努力争取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慢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