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 明北京报道
“大部分数据已经上来了。”10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人士透露,最近进行的光伏产业调查已接近收官。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对光伏产业的调研,仅仅是近期国家针对有关行业产能过剩进行摸底的一个缩影。
近两个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钢铁、水泥、风电设备生产、煤化工、太阳能光伏等进入了产能过剩“名单”的行业进行了调研分析。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促进两化融合、军民结合,更加注重生产性服务业,更加注重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着力改善外部环境。”10月2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亚洲制造业论坛上说。
工信部将于10月27日公布前三季度的工业生产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业政策进行详细说明。
有效需求不足
国务院在9月底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国内的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光伏产业、煤化工、造船业等过剩严重。
国家发改委和工业信息化部分类对不同的行业过剩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论是部分行业生产无序、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特别是市场紧缺的产品严重不足。
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在10月24日举行的装备制造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介绍,目前国内80多家风电企业,有20家从来没有生产过风机,有30家左右产量没有超过10台,产量超过100台的厂家不超过10家,产量超过1000台的有三家:大连化瑞风电、新疆金风科技(28.77,0.69,2.46%)、东方电器,世界排名在第11-18位之间。另外,有的地方即便是只有1000万千瓦风电的需求,也要建设一个风电设备制造厂。
与生产无序相关的另一个尴尬事实是,国内高端产品产能不足。比如1.5兆瓦高端风机供不应求,3兆瓦高端风机是“生产一台,拿走一台”。“风电建设无序,但是有效需求不足。”李冶说。
同时,国内紧缺的不少产品,比如天然气就地液化装置设备、石油运输加压装置等,国内尚无能力生产。为此,西气东输项目不得不花大量外汇购买进口装备。
而这种情况在其他领域也存在。据了解,我国目前仅仅在港口起重机等少数领域在全球占据主要份额和技术制高点。大部分工业产品仍属于低端低附加值产品,而且产能过剩。
结构调整步伐将加快
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指出,下一步将加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抓紧出台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尚未出台实施细则是其中重要一环。“按照季度,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确保年底各项实施细则能够全部出台。”苗圩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
此前,工信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165项实施细则中,已经出台了66项,尚未出台的99项实施细则中,工信部牵头和参与有55项。
苗圩表示,为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工信部还将加快出台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的相关意见。
包括完善推进装备制造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出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措施,抓紧出台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管理办法,制订分行业淘汰落后的标准,以便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培育若干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苗圩否认了技术改造资金以后会取消的看法。“(有人)片面地认为这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权宜之计,今年有,明年也许有,后年如果我们渡过金融危机可能没有了。我们认为这个(也)是保持企业长足发展,提高竞争能力的一个政策措施,希望把这个政策作为一个长效机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