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股市楼市火爆是危机重演 制造业危机未化解
□ 新快报
内地股市、楼市的持续火爆,及对于即将出台的经济数据的乐观预期,令经济的企稳回暖似乎已成定局。但在昨日的中国制造商高峰论坛上,有“郎大炮”之称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却再次“放炮”:“股市、楼市的火爆是2006年危机的重演,从2006年以来,根源于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并未得到改善,这样的回暖正常吗?”
三大因素影响制造业
经济萧固然可怕,但任何问题终有解决之道。郎咸平此次抛出了"第四驾马车"的观点, "第四驾马车"不是产业升级,而是由产业链高效整合所带来的利润。只有企业的利润才是内需的唯一长期来源。当企业赚取利润之后,可以进行转投资,在沿海地区,转投资可以创造5~10倍的效益,然后赚更多的钱,聘用更多的工人,给工人更高的薪水,这样消费才能增加,然后再转投资,再创造更高的效益,再赚更多的钱……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郎的产业链整合理念已经在广东省推广了,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也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
对于投资者而言,我们应该如何理财呢?郎咸平在经过多年研究之后,在本书中首次抛出了自己的理论:由于美国政府的操纵,绝大部分时间黄金的价格变动与美元相反,因此要预测黄金价格的走势,就必须先知道美元的走势,而要知道美元的走势,就必须了解美国政府的政治目的。可是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美国政府的政治目的,因此任何美元或者黄金分析师通过分析经济现象来预测走势的企图基本上都会失败,除非知道美国的政治目的。
除了黄金和美元之间的走势相反以外,欧元(甚至澳元、新西兰币、加币等)和美元的走势也是相反的。由于我们无法猜测黄金和美元的走势,所以投资者可以考虑黄金和美元之间的对冲投资,比如100元黄金和100元美元对冲。或者考虑货币间的对冲,比如买100元的美元,再买100元的欧元(或者澳元、新西兰币、加币等)。
世界经济迟早会走出低谷,未来还会是纸币的天下,黄金的价值将大规模缩水。因此最好的投资就是做对冲,而不能去抢购黄金。
只有"第四驾马车"才能拯救中国经济
美国布什政府第一次提列的救市资金是7000亿美元,后来发现不够,奥巴马总统又提列了7870亿美元,后续还会提列8.5万亿美元,甚至高达23.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的经济面临持续恶化,而且恶化速度极快。
汇率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像我们央行一样以人民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那么简单。美国的政治目的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借钱。美国要借钱,美元就必须保持强势才能借得多。所以要刻意地通过各种方法拉抬美元,让美元保持强势,以方便美国政府借钱。
但是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全世界的投资者需要避险,因此会有大量的资金进入黄金市场。在此情况下,本书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美国政府是有计划地指令国际金融炒家"配合市场的趋势"从期货市场买黄金,使金价在短期之内大幅度地抬高,进一步造成黄金投资者的恐慌,于是更多投资者会进入黄金市场抢购黄金。从2008年底到2009年第一季度,黄金和美元的价格走势竟然变成一样的了。
通胀预期下老百姓的投资策略
在美国制造业开始不断地衰退、不断地淘汰的情况下,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制造业如火如荼,火爆起来。越来越多的被美国淘汰的制造业搬到了中国来,只要美国制造业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它的下场就是关门,搬到中国去。从2001年到2008年,我们的劳动成本从700元增长到1000元。这么多年,每年的增长率低得可怜,不到5%。这一切就是因为国际分工。国际金融炒家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名词叫做"制造业大国",就像它们给格林斯潘一个美丽的名词"金融教父"一样。我们太单纯了。
在全世界的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吹捧中国是"后起之秀",是"崛起的大国",是"制造业大国"的时候,更多的工厂在中国落户了,而劳动成本却根本不可能上升。为什么?因为这个指标太重要了,这是格林斯潘看重的指标。所以这么多年来,美国的劳动成本几乎没有任何上升。
美国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 新华网
一年多前,我们的股市跌了,楼市也跌了,找工作困难了,我们心里很迷茫。当别人都在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好了,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你觉得可能是吧或者应该是吧。然而,当美国尚未走出危机的阴霾,我们却发现2009年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爆,2009年以来,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可我们却是越涨越发慌。经济好像并没有真的好转,危机好像过去了,可是往日的繁荣也离我们远去了。这个萧条经济究竟怎么了?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匆忙地开出了六大药方救市,如今已近一年过去,收效甚微。
郎咸平在他的新作《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指出,萧条经济的本质并非读者心中所想的百业萧条、哀鸿遍野、遍地失业那么简单。相反,萧条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但是这些机会并非俯拾皆是,而是汇集成了一些特殊的亮点,等待有心人去发觉。
我们在产业链的下游
在郎咸平看来,中国制造业生存于夹缝之中,一方面是无法左右原材料定价权,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在两方面的挤压之下造成了制造业只能赚取少得可怜的利润。“要走出去,首先要明白,由金融资本控制原材料的定价权是短期改变不了,因此企业的成本必定失控。那么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产品的定价权,寻求是否能在国内或者是在国际上取得定价权。”
郎咸平认为,制造业获取定价权的关键在于M2C。“以往我们听到的是B2C、B2B,如今我提出的一个新观念就是M2C,M是制造业,C就是零售终端。”他解释说,从M走到C,就是所有制造企业应该努力的目标,直接针对终端,只有这样不论国内还是国际,才能取来定价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制造业的标准化、规格化,一定要有某种数量的保证、某种品质的保证,才有可能集体走入世界。只有取回定价权,才能形成第四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郎咸平解读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
在金融危机之下,也有很多中国企业看到了进军国外市场的机会,不少经济学者也鼓励中国企业抓好机会出海收购。对此,郎咸平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品牌本身应该是企业经营成功的结果,但我觉得,最近我们有一点倒果为因了。”他举例说,中国企业也曾有收购海外品牌的先例。比如说TCL收购阿尔卡特、汤姆逊,结果却发现“消化不良”,一两年之后轰然垮台。“但是我们企业依然乐此不疲。比如说最近我们广东的企业又花了两亿元收购皮尔卡丹,但你认为只依靠收购品牌就可以成功吗?我要问这个企业,皮尔卡丹也好,或者是其他品牌也好,这个品牌的精神是什么?”在郎咸平看来,中国企业要建立品牌没有问题,但是品牌真正的价值是背后的精神,这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我们以服装业为例,有两个名牌比皮尔卡丹还牛,就是普拉达和安娜苏。如果把普拉达10亿元卖给你,你一定成功吗?因此,我想提出一个新的思维。我们能不能先不要想达到普拉达、安娜苏这些大品牌的水平,我们能不能只先走一步,先将中国的某些品牌定义标准化、规格化?”
M2C是中国制造出路
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的走强,全国楼价也节节高升。这一轮小阳春行情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暖了?
“我们的股市和楼市如此火爆本身就是不正常,甚至很多人说经济回暖了,怎么回暖了呢?我们的股市领先全世界股市4个月之久就回暖了,我们的楼市在美国楼市大幅下挫的情况下逆市回暖了。可是如果只有我们领先回暖,那么是谁比较不正常呢?”郎咸平指出,股市、楼市回暖本身就已经象征着制造业的危机,其实这一切在2006年已经发生过了。
“但当年我们就将股市和楼市泡沫解释为经济发展的结果。事实上,现在股市、楼市的火爆是因为制造业资金、信贷资金和避险资金的进入。”在郎咸平看来,正是因为制造业的危机没有化解,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减少、外贸摩擦增加等原因导致了国内制造业的投资环境在过去三年中都没有得到改善。“产业环境恶化和金融海啸是中国制造业生的两个病,而这两个病没解决,企业家不敢拿钱去投实体经济,只好拿钱去炒股、炒地皮了,这就是造成今年的股价、楼价大涨的原因。”
海外收购易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