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52家公司全流通 A股若转向或助推大市下跌

[日期:2009-06-0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字体: ]
2009年06月03日 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商言

  在上证指数高歌猛进中,全流通的速度也在悄然加快。

  6月2日,在上证指数创出2750.88的本轮新高之后,全流通的阵容也已扩展到25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15%,并且不断有大盘权重股加入其中。

  长久以来,限售股解禁一向被认为是大盘上涨的“掣肘”,但通过对全流通这一群体的考察发现,限售股解禁与股指涨跌的关系呈现出远比这更为复杂的特征,当解禁的靴子掉落之后,减持那只靴子的运动方式存在着更多的可能。

  全流通加速

  A股全流通的进程正在加快。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6月2日,沪深两市已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达到25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15%。而在2008年底这一数字仅为72家,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前五个月,A股市场正以每个月36家的速度迈向全流通。

  此后的步伐还将加快。据中投证券统计,今年6月、7月和8月是全年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最多的月份,数目都在80家以上,分别为6月83家,7月81家,8月83家。到今年年底实现全流通的公司数量将提高到420家左右,而到明年年底,全流通上市公司的数量更是将提高到600家左右。

  而从市值和股本角度看,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陈久红此前统计,2009年初,A股市场只有37%的股票处于可流通状态,但到了2009年底,这一比例将大幅上升:按流通市值计,可流通比例是65.22%;按股本计算,可流通比例是74.28%。

  随着全流通上市公司这一族群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在今年以来一批超级大盘蓝筹股如招商银行(600036.SH)、中国联通(600050.SH)、贵州茅台(600519.SH)相继加入到这一行列以来,其在二级市场上的运行特征开始变得日益令人瞩目。

  在市场人士看来,解禁和减持恰如两只先后掉落的靴子,当解禁的靴子掉落之后,减持的靴子何时掉落的问题将一直盘桓在投资者的心头,并且随着大势的涨落而影响到投资者的行为。

  限售股解禁压力犹存

  记者通过对全部252家全流通上市公司自2008年10月28日探底以来至今的涨幅进行简单计算发现,有大约八成的上市公司其涨幅要超过大盘此间60%的涨幅,近半个股的涨幅更是超过100%。

  但从2008年10月底的不足20家到如今的252家实现全流通,全流通股的扩容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限售股的解禁压力因此也是陆续释放的。因此,全流通股的整体表现跑赢大盘并不能佐证限售股压力已然解除。

  对于限售股的解禁压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朱武祥于5月底完成的一项研究对大小限解禁与减持的市场反应进行了揭示。

  该研究选取截至2009年3月31日沪深两市已发生股权分置限售股份解禁的上市公司及其A股股票作为样本,从解禁日前5个月开始到解禁日后2个月这段时间的平均月超额收益率及累计值来观察解禁的较长期的市场反应。

  其得出的结论是:从解禁事件的长期市场反应来看,总体为下滑趋势,这种趋势贯穿整个观察期,而在解禁日前后2个月中最为明显。

  尤其是在解禁日后,实现全流通的个股表现要落后于大盘,其中尤其是一些大盘权重股表现更为呆滞,九鼎德盛首席证券分析师肖玉航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中国联通(6.56,0.01,0.15%)自5月19日全流通到6月2日收盘,期间涨幅为-2.84%。此间大盘从2652.78点上攻至2724.3点,涨2.7%;招商银行(17.84,0.03,0.17%)3月2日全流通,至6月2日收盘于17.81元,期间涨幅24.81%,也落后于此间大盘30.80%的涨幅。

  减持的那只靴子

  相对于解禁这种似乎更多是心理层面上的压力而言,真刀实枪的减持则更为令人忧虑,其影响也更为复杂。

  据中投证券统计,5月,股指总体震荡向上,大宗交易平台交易量为4.02亿股,环比减少36%;主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量较上期大幅增长,净减持量为7.6亿股。

  5月减持整体和上期持平,但肖玉航表示,现在是有经济刺激的利好不断在提供支撑,使得减持尤其是大限减持的增加并不显著,而一旦大势后续上升乏力,或者发生转向,大小限的出逃加速将是题中应有之意。

  与此前表现出的特征相同,小限的出逃仍然大于大限,而不同性质的股东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5月发布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的非国有股东减持占比较大,约为76.9%,国有股东的减持占比仅为23.1%。

  而不同股东的减持对股市的影响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对此进行的量化考察显示,在减持行为中,第一大股东的减持带来正面的市场反应,且在信息公布当日最为明显;而国有控股的公司在信息公布后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应。

  朱武祥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一大股东的行为对公司发展及股价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任用,而其减持也会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

  但大股东减持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对股价的影响是完全负面的。

  朱武祥指出,一方面,大股东减持可能被理解为悲观信号,导致投资者信心降低,但另一方面,第一大股东的减持可以带来股权集中度的相对降低,从而有可能改善公司治理。

  而在首都经贸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看来,随着全流通股阵容的扩大,潜在的供求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使相关大股东不在二级市场减持,也会对其二级市场的定价形成较明显的影响。

  徐洪才表示,大量限售股的存在好比堰塞湖,解禁就意味着打开了堰塞湖,势必使得水平面下降,也就是相关股票估值重心的下移,而减持对这一过程则有加速的作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6月3日人民币外汇牌价
下一篇:A股持仓账户数连续3周回升再创08年来新高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