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EMBA“人文复旦”系列讲座之“从老股票看近现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变迁”在史带楼405教室圆满举行。复旦大学历史系朱荫贵教授引领大家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探寻了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鲜明特点。
朱教授首先提出了此次讲座的两大思路:一、以老股票为切入点,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中一直存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动力;二、近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晚清、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四个阶段,朱教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股份制企业在中国的兴衰历程。
1872年,轮船招商公局的成立标志着第一家中国股份制企业的诞生,早期的股份制企业在性质上属于官督商办。晚清时期,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发展主要经由两条道路:第一是以张骞开办的大生机器纺纱厂为代表的“大农、大工、大商”的一条龙式发展道路;第二是以山西人民收回矿权运动为触发点的爱国政治性企业。民国时期股份制企业则逐渐发展形成一批近代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集团,这些集团遍布于国统区、苏区和沦陷区。与此同时,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开始了步履不稳的早期发展,公债市场异常活跃,企业债务则在缝隙中艰难求生。到了抗战时期,“孤岛”经济的畸形繁荣使得上海证券市场呈现华商股票一统天下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股份制企业存在于农村的供销合作社和城市街道办股份制企业中。
伴随着清晰生动的讲述,朱教授在幻灯片上向大家展示了武汉市武昌区新河街民办企业的股票。最后,朱教授总结到,中国人民对市场经济的热情,以及股份制企业集资方式的多样性始终坚强存在,成为推动民族经济不屈前行的生命力。
在讲座过程中朱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多张老股票,难得一见的文物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生动的实例也使他们产生了亲临历史的现场感。朱教授以史为鉴,在梳理历史脉络的过程中,引导大家反观现时股份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道,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朱荫贵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为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中国近代轮船航运史、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近代企业史等。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